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兰州、天水地区的葡萄为试材,利用孢子捕捉仪对2个地区葡萄生长期田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进行了观测,同时定点系统调查了田间霜霉病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6月下旬或7月初,7—9月为扩散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从田间捕捉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开始,若环境条件适合,7d后霜霉病陆续发生;葡萄生长期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相关系数为0.90以上,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扩展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的时空扩散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霜霉菌孢子囊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高峰期,随后进入消退期。其孢子囊通常在葡萄冠层以下分布较多,一天24 h内都可捕到孢子囊,但一般8:00左右和20:00左右捕捉量最多。孢子囊的扩散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在P<0.01水平下,霜霉病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5 d后病害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品种"巨峰"和"美人指"为试材,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和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黑暗、湿度100%并加入2%乳糖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条件;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经4℃低温刺激0.5h,用2%乳糖置于15℃黑暗条件下培养,孢子囊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落叶果树》2021,53(3)
为明确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流行规律,连续4年田间定点调查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葡萄霜霉病的初始发生时间及规律。调查表明,葡萄霜霉病在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上的初发时期及危害程度不同。无核红宝石于7月中、下旬始见葡萄霜霉病斑,比玫瑰香早7 d左右,比蛇龙珠早10 d左右;霜霉病病情指数,无核红宝石同期均显著高于玫瑰香和蛇龙珠;无核红宝石发病高峰期时间最早,在9月20日前达到高峰,比玫瑰香早6 d左右,比蛇龙珠早10 d左右。  相似文献   

5.
几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在全国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营口地区亦在日趋加重。一般年份减产20%~30%,重者达到50%以上,严重的影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也给窖贮葡萄带来重大的损失。生产上果农长期使用的甲霜灵、杀毒矾、乙磷铝等药剂,已使病菌产生了较强的抗性,降低了药效,在葡萄生长的后期使用又给果面造成了污染。笔者于2006年用几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本地使用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11种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11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mg/kg、250g/L嘧菌酯悬浮剂167mg/kg、20%松脂酸铜水乳剂250mg/kg、波尔多液1∶1∶200、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50mg/kg的防治效果最佳,药后9~10天调查,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12种杀菌剂、4种植物原液为试材,研究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并用6种杀菌剂对菌丝进行毒力测定,以期为葡萄霜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对菌丝抑制作用EC50值依次为85%波尔·甲霜灵(0.442 2 mg·L^-1)<18.7%烯酰·吡唑酯(0.711 9 mg·L^-1)<57%烯酰·丙森锌(0.778 9 mg·L^-1)<72%霜脲·锰锌(1.608 9 mg·L^-1)<50%烯酰吗啉(2.381 1 mg·L^-1)<80%福美双(15.619 0mg·L^-1)。60%唑醚·代森联、57%烯酰·丙森锌、68%精甲霜·锰锌、72%甲霜·锰锌、18.7%烯酰·吡唑酯、2%辣椒液等大田防效好,持续时间长,防效均达60%以上,其中72.2%霜霉威盐酸盐1 000倍液防效最好,3次用药后达到100%。50%烯酰吗啉、23.4%双炔酰菌胺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8.
葡萄田间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温商霖  刘英军 《园艺学报》1989,16(3):168-172
本研究探索了葡萄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及日周期变化。上述变化规律,在当地条件下呈正规型单峰曲线。展叶后至30天左右,光合速率急速上升,为全年中提高最快的阶段,至7月中旬达到曲线的项峰。在一天中以8:00-10:00时光合速率上升较快,曲线顶峰在14:00时,秋季测定主梢成叶的光合速率低于同节位上的副梢成叶。结果枝上叶片的光合速率高于发育枝上的叶片。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葡萄霜霉病抗性鉴定的分级标准和鉴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以室内离体叶接种,用反应型分级为宜。并且指出,反应型结合田间发病后期落叶程度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不同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观察记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霜霉病生防菌株BCJB01和BMJBN02为供试菌,分别在山东省济南和烟台地区的葡萄园对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进行了小区防治试验,以期明确BCJB01和BMJBN02对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的实际防治效果,探寻提高BCJB01和BMJBN02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术,为其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霜霉病发病初期,20mL·L~(-1)芽孢杆菌BCJB01和BMJBN02悬浮剂对"泽山一号"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05%和73.30%;20mL·L~(-1)芽孢杆菌BCJB01和BMJBN02悬浮剂交替使用对"蛇龙珠"的防效在62%以上;20 000 mg·L~(-1)?BCJB01粉剂+0.1%助剂对"蛇龙珠"的防效为81.31%;6 667mg·L~(-1)?BCJB01粉剂+0.1%助剂对"蛇龙珠"的防效为61.29%。在霜霉病进入盛发期后,20 000mg·L~(-1)BCJB01粉剂+0.1%助剂对"蛇龙珠"的防效仍在80%以上;6 667mg·L~(-1)芽孢杆菌BCJB01粉剂对"夏黑"的防治效果为62.65%。表明BCJB01和BMJBN02悬浮剂及BCJB01粉剂+0.1%助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交替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11.
山葡萄霜霉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霜霉病为山葡萄的主要病害,随着山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霜霉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并直接影响酿酒山葡萄果实的优质和高产。霜霉病在我国山葡萄产区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进入盛发期,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或类型,没有一种农药能根除此病。现对目前我国山葡萄产区霜霉病发生、危害和研究现状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霜霉病的研究和防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葡萄野生种霜霉病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原产我国的葡萄属19个种和变种、82个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很大差异。抗病的种或变种有:华东葡萄、瘤枝葡萄、复叶葡萄、秋葡萄、葛(?)、华北葡萄、燕山葡萄和菱状葡萄;感病的种或变种有:网脉葡萄、毛葡萄、山葡萄、刺葡萄、蘡(?)、三出葡萄、桦叶葡萄、小叶葛(?)、麦黄葡萄、秦巴野葡萄和米葡萄。 华东葡萄、刺葡萄、秦巴野葡萄和米葡萄种内不同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变异不大。而瘤枝葡萄、复叶葡萄、秋葡萄、山葡萄、燕山葡萄和华北葡萄等种内不同株系间抗性差异很大,有抗病和感病两种类型。并且抗病类型的分布似与地理起源无关。  相似文献   

13.
欧亚种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感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温室接种鉴定、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14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的霜霉病感病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欧亚种葡萄品种都不抗霜霉病,但品种之间存在着感病性的明显差异。根据其霜霉病感病性的不同,可以将欧亚种葡萄品种分为轻感,中感,高感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叶片为试材,葡萄霜霉病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用抗生素2%武夷菌素300倍液、2%春雷霉素200倍液、3%多抗霉素1 000倍液、20%井冈霉素1 000倍液4种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菌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武夷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3种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5.97%、57.89%和70.18%,井冈霉素无明显预防效果,春雷霉素对葡萄霜霉病菌有治疗作用,脂溶性渗透剂对春雷霉素治疗葡萄霜霉病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5—6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五和基地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00和600mg/kg浓度对葡萄霜霉病两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9.8%和84.4%,均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并且对葡萄表现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山葡萄应答霜霉病侵染过程中叶绿素荧光成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霜霉病的‘左山一’和易感病的‘双丰’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为试材,离体叶片接种霜霉病菌后观察叶绿素荧光成像及参数变化。结果显示: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可在接种霜霉病菌3 d时观察到病斑;霜霉病侵染叶片组织会显著改变叶绿素荧光参数;接种7 d时病斑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抗病品种‘左山一’Fv/Fm、ФPSⅡ、Y(NPQ)与Y(NO)的变化幅度(–73.42%、–100%、–49.64%、+ 3285.21%)均大于易感病品种‘双丰’的变化幅度(–22.98%、–28.17%、+ 5.62%、+ 26.18%),‘左山一’病斑周围组织的ФPSⅡ与rETR高于对照,而‘双丰’低于对照。由此可见,‘左山一’能够较早形成枯斑,快速改变病斑处的荧光参数,并提高病斑周围组织的ФPSⅡ与rETR值,从而增强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因此,病斑周围组织的ФPSⅡ与rETR可以作为初步筛选山葡萄抗霜霉病种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山葡萄品种(品系)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7年对目前生产上主栽的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四个品种以及新选育17个两性花山葡萄品系进行室内、室外人工接种、田间自然感霜霉病、品种(系)的区域化感病对比试验和霜霉病大发生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东亚种山葡萄不抗霜霉病,但品种(系)间抗病力差异较大,这证明抗病的品种(系)中存在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抗病多基因。在山一、016、77-7-64、88-100进行上述试验均都表现抗霜病、存在高度  相似文献   

18.
山葡萄品种(品系)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7年对目前生产上主栽的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四个品种以及新选育17个两性花山葡萄品系进行室内、室外人工接种、田间自然感霜霉病、品种(系)的区域化感病对比试验和霜霉病大发生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东亚种山葡萄不抗霜霉病,但品种(系)间抗病力差异较大,这证明抗病的品种(系)中存在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抗病多基因。左山一、016、77-7-64、88-100进行上述试验均都表现抗霜霉病、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新选育的016、77-7-64、88-100三个抗病两性花新品系,为我国山葡萄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两性花山葡萄品种“双优”为高感类型,宜在我国干旱少雨地区生产栽培。左山一、77-7-64为今后生产发展山葡萄最佳、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组合。选育和合理推广抗病品种是综合防治霜霉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葡萄属种间杂交一代对霜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研究了原产我国的葡萄属5个种和变种的11个株系及其与欧洲葡萄种间杂交13个组合的1018株杂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结果表明,后代组合群体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野生种中主要存在主效抗性基因,后代群体的抗病性主要由野生种亲本所决定。欧洲葡萄品种的抗性程度也影响到后代的抗性强弱。种间杂交后代中,抗性基因的作用表现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葡萄霜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分布很广。也是我国葡萄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葡萄霜霉病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气候条件对病害流行影响很大,是冷凉高湿型病害。多雾多雨天气,有利于霜霉病发生,果园积水,植株过密,棚架过低,枝叶过挤,通风不良,加重病害发生。葡萄霜霉病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