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三系杂交种常因不育株的存在而影响杂交种的产量,关于F1不育株率对杂交种产量影响程度的报道不多.1996~1999年我们进行了垦油1号杂交种F1不育株率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栽培密度对大豆高原1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高原1号品种为材料,3种密度处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下,高海拔冷凉地区大豆高原1号早熟品种以每公顷41.25万株栽培蜜度的生育时期适中,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均有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栽培密度的农艺和产量性状,平均公顷产量最高,达3999kg。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与其它的两种密度产量差异达1%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提那罗爪哇大豆和热研5号柱花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底肥、氮素、灌水处理对2个牧草生长与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为100 cm时,牧草生长量和种子产量较高,而行距为50 cm时,2个牧草的草产量最高;磷肥水平为1000 kg/hm2时,提那罗爪哇大豆生长量、分枝数、种子产量和草产量最高;磷肥水...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西卡柱花草硬实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7种不同方法对西卡柱花草(Siytosanthes scabra CV.Reyan No.14)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石英砂磨破两卡柱花草种皮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其次是98%浓硫酸浸种20 min,发芽率达60.7%;80℃热水浸种20min,发芽率仅24.7%;高温干燥处理,无水酒精,40%的氢氧化钠,无水纯甘油浸种对西卡柱花草的发芽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配方施肥对“黔藿1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种子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比,为“黔藿1号”种子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黔藿1号”两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设置氮、磷、钾3因素,每个因素4水平,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黔藿1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2P2K1处理种子产量最高,N3P2K2处理千粒重最高,N2P2K1处理种子活力最高,N2P2K3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N2P1K2处理淀粉含量最高,N2P3K2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N1P2K1处理含水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了86.81%、19.65%、12.87%、213.87%、29.93%、210.71%、20%,均差异显著。(2)结合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和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得出,在处理N2P2K1下,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80 kg·hm-2、270 kg·hm-2和225 kg·hm-2,氮磷钾肥料配比为1∶1.5∶1.25时,“黔藿1号”种子可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优质量。综上得出:在贵州省从江县生产区域“黔藿1号”种子最优氮磷钾肥施用量为180 kg·hm-2、270 kg·hm-2、225 kg·hm-2,氮磷钾肥料配比为1∶1.5∶1.25。  相似文献   

6.
不同定植密度对黄芪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试验不同栽植密度对黄芪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提出在陇西县自然生态条件下留种黄芪最佳栽植密度,为科学指导大田栽培和提高药农的收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芭蕉芋硬实种子种皮透性差,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常规播种难以萌发,为了提高芭蕉芋种子发芽率,为芭蕉芋杂交育种奠定理论依据。以贵州采集的芭蕉芋种子为材料,采用酸蚀、碱蚀及GA3活化胚的方法对芭蕉芋硬实种子进行处理,达到软化及腐蚀种壳、解除芭蕉芋硬实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目的。结果表明:NaOH和GA3处理效果不佳,因为,NaOH不能破坏种皮中栅状细胞或石细胞而透性差,激素物质不能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不能催化胚细胞的生化反应;以浓硫酸处理80~120 min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均达到90%以上,发芽指数达到11以上,浓硫酸处理120 min有畸形苗,以保险角度和降低处理时间来看,浓硫酸处理80 min就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方法对山蚂蝗属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热水浸种和化学方法赤霉素、萘乙酸溶液处理种子均可破坏种皮,提高种子发芽率;不同处理方式对山蚂蝗属不同种的发芽种子效果不同,整体上,30℃热水处理30min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高达75%,而90℃热水处理30min发芽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新陆早10号和新陆早24号材料进行不同打顶时间处理调查,分析我区打顶最佳时期,以期为我区棉花的栽培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位于农6师新湖农场3分场13连2区1号地,试验地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2%,全氮0.9克/千克,速效磷46.7毫克/千克,播种日期4月16日,出苗日期4月28日。  相似文献   

10.
在邓州市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及播量对小麦品种先麦8号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邓州市中等水肥地力条件下,10月10—15日播种,播量105~120 kg/hm2,先麦8号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北省小麦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越居国内领先水平。藁城市农科所是河北省杂交小麦协作组成员之一,我所自1988年开始采用化学杀雄制种技术,利用特异性状亲本,先后育出化优1、2、3、4号4个强优势组合。经过几年的试种和大面积示范,均表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和良好的农艺性状。其中化优1号表现更为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黔育1号菊苣种子的产量及其活力,为该品种在贵州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贵州省高、中、低6个不同海拔地区开展种子生产试验,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对黔育1号菊苣株高、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种子产量、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在独山、贵阳、松桃3个试验点黔育1号菊苣的种子产量、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均表现良好,其中种子产量分别为518.1kg/hm2、457.6 kg/hm2、420.4 kg/hm2。【结论】黔育1号菊苣种子生产适宜选择在海拔600~1300m、年日照时间1000h以上、年降水在1000~1350mm及年均温14~17℃的中低海拔地区进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20万株/hm2,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14.
特优航1号的产量结构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早季特优航1号超高产栽培示范片产量与产量结构的调查及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季特优航1号产量(y)与穗数(x1)和穗粒数(x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x3)和千粒重(x4)呈显著正相关,各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贡献率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6.009 0.004x1 2.915x2 23.793x4。特优航1号超高产栽培主要技术为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苜蓿品种甘农5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观察了密度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株高、一级分枝、结荚花序数和荚果数的影响较大,对籽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甘农5号苜蓿种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密度为82 530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分析表明,结荚花序数、荚果数、籽粒数及千粒重均与种子产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39,0.14,0.53。甘农5号苜蓿获得较高种子产量的种植密度为82 530株/hm~2,即行距60 cm、株距30 cm。  相似文献   

16.
为糯质谷子新品种黔谷 1 号在黔东南地区的适宜播种期的选择提供参考,设置 2020 年 3 月 31日、4月 10日、4月 20日、4月 30日和 5月 10日 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播种期对黔谷 1号生育期、抗逆性、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或延迟播种期对黔谷 1 号穗长、单株秆重、单株穗重、出谷率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有不利影响,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黔谷 1号生长发育。4月 20日播种的黔谷 1号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均表现较好,可作为较佳的播种期在当地推广。4 月 20 日播种的黔谷 1 号生育期为 119 d;农艺性状穗长、单株秆重、单株穗重、出谷率及理论产量均表现最佳;未发生黑穗病,倒伏率为 8. 5%,且谷锈病、谷瘟病、白发病的发病率均最小,分别为1. 98%、2. 06%、1. 15%;产量为306. 6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鲁黄1号不同密度的分析可知,在黄淮海夏大豆区域,只有适宜的密度使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和转换率,充分发挥鲁黄1号的增产潜力.单位面积鲁黄1号产量随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来表达.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趋于降低(减少).鲁黄1号株型收敛,有效分枝3~4个.适宜密度为15万~21万株/hm2,最佳密度为18万株/hm2左右,产量3148.3 kg/hm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3个不同浓度的金福隆植物营养剂对益玉1号的喷施,研究其对玉米益玉1号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金福隆喷施浓度(金福隆∶水)为1∶100,平均产量为9 750kg/hm2,较CK(喷清水)增产7.62%;同时金福隆能有效改善玉米经济性状,且使其生育期提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丰花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发挥植株个体与群体的综合增产优势,在本地推广种植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合理的行穴距为40cm×18.5cm,即最佳的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2苗。  相似文献   

20.
台芥1号是台州市农科院新选育的鲜食小芥菜品种。在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施肥方法对小芥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秋季栽培台芥1号以露地栽培,施三元复合肥337.5 kg·hm-2(折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基肥和追肥比例各占60%、40%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