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孟珈同邱智东李军鸽王永春唐秋竹 《人参研究》2022,(5):13-16
目的优选炒甘草炮制工艺,建立炒甘草质量标准。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炒锅转数为因素,以性状、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炒甘草炮制方法。根据10批炒甘草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结果建立炒甘草的质量标准。结果炒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取甘草饮片150℃炒制25min,炒锅转数为20rpm/min。炒甘草水分不得过5.0%,总灰分不得过5.0%,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45%,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1.8%。结论建立了炒甘草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为炒甘草饮片生产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7.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 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茶叶拼配是指两种以上不同品牌茶叶拼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常见的加工茶叶工艺.大红袍拼配,是各取所需,发挥所长,通过标准化拼配方式容易制作出好茶.酱香酒勾兑期间,综合调味过程和勾兑过程,通过联系与不同,凸显酱香酒的灵魂和精髓.本文将运用勾兑酱香酒的标准,探究大红袍拼配工艺.通过分析酱香酒勾兑流程,按照其勾兑标准将拼配茶叶作出...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在传统的淡豆豉(黑豆、黄豆)发酵工艺中加入人参后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变化,考察人参在淡豆豉发酵过程中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以大豆苷、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为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C18(150 mm x4.6 mmrn,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0.5);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以黄豆为原料发酵的淡豆豉,加入人参后大豆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显著升高,染料木苷显著降低;以黑豆为原料发酵的淡豆豉,加入人参后大豆苷的含量显著降低,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显著升高.因此,淡豆豉传统发酵工艺中加入人参后,大豆异黄酮含量变化因原料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为临床常用补虚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通过查阅汉代以来与人参相关的本草、医学典籍共计77部,归纳总结人参古代炮制方法,对不同时期人参净制、火制、加辅料炮制、其他制法及人参贮藏保管经验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查阅的77篇古代医药及本草典籍中有61篇明确提及人参去芦炮制,且人参芦公认为催吐的副作用成分;其中强调切制有“剉、切、槌”等6种方法,“焙”法有6种,“煨”有2种方法,“蒸”法有5种。其中蒸法大部分为饭上蒸,另外也有炒、炖、炼、熏等炮制。本文对人参古代炮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参的炮制研究及遵古炮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本文研究了士酒对体力疲劳的缓解作用。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与酒基对照组,以及2.40mL/kg·bw/d、0.8mL/kg·bw/d、0.4mL/kg·bw/d三个剂量组。受试小鼠每天按0.1mL/10g·bw剂量经口灌胃1次,连续灌胃30d后,分别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血浆尿素测定、肝糖原测定和血乳酸测定。结果表明,与酒基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浆尿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小鼠肝糖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鼠游泳后的血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士酒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品茗与醉酒已构成唐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茶、酒与诗词艺术融合,使得唐代产生很多的茶诗与酒诗,体现唐代文人不同的精神诉求、人生感悟。本文以唐代茶酒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唐朝具有代表性的茶诗与酒诗进行比较,一方面分析茶、酒在唐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及意义,尽可能还原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进而探讨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唐代饮食文化、文人文化的学者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