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酒炙龙胆的炮制工艺,为酒龙胆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胆苦苷含量、浸出物量为指标,对加酒量进行单因素考察;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闷润时间为考察的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选出龙胆最佳酒炙工艺。结果优选出龙胆最佳酒炙的工艺为:龙胆100g,加15g黄酒,拌匀,闷润1小时,100℃下炒制25min。结论本实验可为酒炙龙胆炮制工艺的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炒甘草炮制工艺,建立炒甘草质量标准。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炒锅转数为因素,以性状、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炒甘草炮制方法。根据10批炒甘草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结果建立炒甘草的质量标准。结果炒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取甘草饮片150℃炒制25min,炒锅转数为20rpm/min。炒甘草水分不得过5.0%,总灰分不得过5.0%,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45%,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1.8%。结论建立了炒甘草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为炒甘草饮片生产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五味子醋制的最佳工艺,并用色度值量化炮制终点判定标准.方法 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总木脂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设计相关结合优化法,确定五味子醋制的最佳工艺;采用色差计量化炮制品的颜色值.结果 闷润时间和米醋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蒸制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分析不同新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变化情况,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工艺:采用传统中药的炮制方法(醋炙、酒炙、姜炙、蜜炙)加工平贝母新产品。结果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h,总生物碱得率最高;与传统加工品中的总生物碱含量(0.191%)相比,醋炙、酒炙分别为0.242%、0.204%:姜炙、蜜炙分别为0.186%、0.167%。结论平贝母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h。醋炙、酒炙能有效地提高平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姜炙、蜜炙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黄精和铁皮石斛为原料,辅以甜菊糖苷、木糖醇为甜味剂,三七皂苷、蒸馏水,研究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最佳制作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作工艺进行探讨,以求得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最佳研制配方。采用水提的方法制备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通过测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3)正交试验优化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优选出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60℃的温度,浸泡1h,提取1次。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为50g/L。结论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充分提取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中的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谢锋  张宏杰  朱华 《茶叶通讯》2021,48(3):514-5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条件为考察因素,以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浓茶汁制备工艺优选;制备茶汁制三十六荡炮制品,测定其炮制前后的LD50,比较其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浓茶汁制备方法为回流提取优于浸泡提取,三种茶叶茶多酚提取率为绿茶>黑茶>红茶;浓茶汁提取工艺为50 g茶叶加水量400 mL,提取时间为40 min,温度为95℃;三十六荡经浓茶汁炮制前后的急性毒性有差异,其毒性大小依次为红茶炮制品>原药材>绿茶炮制品.三十六荡经绿茶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茶汁解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五味子中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对五味子采用炒制、醋制,酒制等8种炮制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运用分光光度计法,得到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鞣质的含量。结果鞣质含量最高的为醋制五味子(28.79%),含量最低的是炒五味子(2.04%),其他几种炮制品分别是:酒蒸(13.39%)、清蒸(4.64%)、生品(4.31%)、盐蒸(3.66%),炒炭(2.61%)、炒焦(2.11%)。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五味子中鞣质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正交优选两头尖水提工艺。方法以竹节香附素A含量转移率及出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综合评价法优化两头尖水提工艺。结果:优选出来的最佳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h。结论优选出的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药膳方"黄芪猴头菌汤"为基础,进行制作方法考察。本实验以感官评价、皂苷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炒制法、煮制法制备黄芪猴头菌汤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肉与黄芪的煎煮时间、猴头菇煎煮时间、煎煮功率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黄芪和鸡肉先经过炒制后煎煮60min,猴头菇后下煎煮30min,文火煎煮功率为800w时,达到口感和功能性成分含量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枳实薤白桂枝汤基准样品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方法优选煎煮工艺,在“尊古”前提下,实现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保证物质基准的质量稳定。方法在参考古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研究手段,以柚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为指标,建立基准样品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加不加盖、浸泡时间、煎煮火候、煎煮时间、干燥方式5个因素为参数,以出膏率和指标性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最佳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枳实薤白桂枝汤基准样品最佳工艺参数为:取枳实、厚朴,加水1000mL,加盖煎煮,武火煮沸,文火煎至煎液体积为400mL,100目筛网过滤,煎液加入薤白、瓜蒌、桂枝,武火煮至3沸(1h),100目筛网过滤,得汤液约200mL,减压浓缩至100mL,冷冻干燥,即得。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参数稳定可行,为枳实薤白桂枝汤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西洋参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西洋参中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总皂苷含量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西洋参总皂苷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入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结论本试验可为大工业生产中合理地提取西洋参中总皂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9种不同方法对天麻进行炮制,考察炮制前后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的变化情况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生品和各炮制品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并对不同炮制品进行DPPH法抗氧化实验。结果炮制后姜炙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最高;炒黄后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最低;醋炙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最高;炒焦后的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最低;炒炭后的天麻抗氧化效果高于其他炮制品。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天麻中两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是有影响的,各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以五指山绿茶为原料,研究绿茶汁的浸提工艺和绿茶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茶水比1∶70(g/mL),浸提温度85℃,浸提10 min,所得的茶汁感官品质良好。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绿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05%,蔗糖添加量190 g/L,初始pH值4.0,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生产的绿茶酒色泽黄绿透明;酒香淡雅,茶香怡人;酒体丰满,酸甜适口;具有本品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选人参药性菌质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考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人参药性菌质最佳提取条件为加7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疏络牵正丸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全蝎、僵蚕等药材中的总蛋白和总腺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疏络牵正丸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生药量80℃水温浸提取三次,每次2 h。结论验证试验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为疏络牵正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油松松塔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充分开发利用油松松塔多糖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确定油松松塔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PPH、ABTS及还原力法测定油松松塔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单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热回流提取油松松塔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g/mL),回流时间8h,回流温度100℃,其多糖含量为1.12g/100g。油松松塔多糖对DPPH、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当浓度为10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86.2%和83.7%。其还原力也较强。结论得出热回流法提取油松松塔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其抗氧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党参炔苷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冷浸法、索氏回流法、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应用正交试验筛选党参炔苷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液中党参炔苷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8.
闷黄对黄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  周跃斌  王准 《茶叶通讯》2012,(2):8-11,16
以沩山毛尖的加工工艺为参考,将闷黄分为六个阶段(1h、2h、3h、4h、5h、6h)进行取样,运用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着闷黄时间的延长,干茶色泽绿色减退,黄色显露,闷黄至5h 后,汤色由绿明变成浅黄明亮,滋味鲜醇爽口,略带嫩香.在闷黄过程中,多酚类含量下降,氨基酸含量上升,闷堆5h 左右,酚氨比值最小;可溶性蛋白质在闷黄过程缓慢下降,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升高,水浸出物随着闷黄时间的延长含量稍有提升,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总叶绿素在杀青和闷黄阶段降解损失较大,加工过程中还生成少量的 TF.表明相同条件下,闷黄时间是影响黄茶滋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小茶闷黄时间以5h 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 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干闷与湿闷对黄茶感官品质、茶汤与干茶色度、品质成分含量以及其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湿闷工艺黄茶感官品质优于干闷工艺黄茶,茶汤与干茶色度均偏黄;生化成分检测结果显示,湿闷工艺黄茶中总儿茶素、酯型儿茶素、EGCG、ECG和叶绿素总量较干闷工艺黄茶显著降低,非酯型儿茶素、GC和EGC含量显著增加。MTT检测结果表明,干闷工艺和湿闷工艺黄茶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肝癌活性。在闷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相同条件下,湿闷工艺更有利于黄茶品质的形成,并可保持较强的体外抗肝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