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牛的额窦、顶窦和上颌窦积脓,常因鼻腔部的严重炎症蔓延、寄生虫侵袭或角突断裂后细菌乘机侵入而感染引起的。一般多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但症状严重时,必须配合外科的圆锯孔术,积  相似文献   

2.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正常,但在出生后,身体柔软,不呼吸或呼吸缓慢,有的张嘴出气,气管及肺有罗音,脐带基部和心脏仍在跳动,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死”或窒息.造成“假死”的原因多是胎儿过早地发生呼吸动作而吸入羊水,出生后,胎膜没破裂,羊水进入胎儿鼻腔及气管.在发生难产、倒生、分娩延滞或母体子宫内缺少氧气等时均容造成本病.   ……  相似文献   

3.
<正> 马鼻腔出血多因经鼻腔利用胶管投药或外伤性刺激,损伤鼻腔粘膜血管而出血。本病在兽医门诊较多见,笔者目睹两例病马患深部鼻腔流血,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出血过多而死亡。为了探索有效止血办法而使用乳胶套(可  相似文献   

4.
病因:本病主要由于受寒感冒之后,吸入刺激性气体(如粪尿堆积而产生的氨气、烟气及用漂白粉消毒产生的氯气等)和化学药物及机械性刺激等引起。鼻粘膜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抵抗力降低,鼻腔内的微生物乘机繁殖,刺激粘膜而发生炎症。症状:本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炎初期,精神、食欲、体温一般正常,无明显全身症状。鼻腔粘膜潮红、肿胀、常打喷嚏,鼻塞不通气,出现有响声的呼吸困难,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透明水样鼻液。中期由于粘液分泌增加并混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而变为粘液性鼻液。后期因混有大量白细胞鼻液为粘性…  相似文献   

5.
用木工手摇钻治疗马额窦炎胡殿有胡德多(黑龙江省拜泉县长荣乡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164732)额窦炎是马的常见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圆锯术,但在农村缺少医疗器材的情况下,笔者用木工手摇钻代替圆锯将额窦钻开,用0.1%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治疗,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认为,家畜患感冒是指畜体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临症上多以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为主症,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而春冬二季为多,一般多是散发,如果由于气候反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春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感冒着这种非时之气,就很容易造成广泛的流行,《诸病源候论》称为“时行病”,因此,在临证当中应掌握本病的主要特点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均期收到满意的效果,否则,也会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7.
本篇报道是由三名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诊治记录整理而成。他们对牛恶性卡他热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现摘译于后,以供参考。一、A.N.布宾氏报道: 恶性卡他热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和鼻腔粘膜,以及肠粘膜发炎,并有眼病和神经症状。本病呈散发性,死亡率达90%。有关特异性疗法尚未揭晓。在一些农场曾定期地散发。在牛终年同羊经常一起饲牧的常发地区多有本病的记载。有一个农场,间隔一年就发生了两次恶性卡他  相似文献   

8.
Q热(QFever)是由贝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burnet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一般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动物感染多为隐性经过,但妊娠牛、绵羊和山羊感染可引起流产。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发现并首先描述此病,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Q”乃Query的第一个字母,即疑问之意)。本病在全世界分布很广,随着对Q热研究的深入,许多原来以为不存在本病的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发现Q热流行。目前,除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国家及新西兰等尚无明确病例报告外,可以说,在开展Q热血清学或病原学工作的地区,均能发现本病存在…  相似文献   

9.
“牛流感”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一种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多发生在春秋季节。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先后对304头黄牛应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了治疗,其中两头因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且年龄较大而死外,治愈302头,治愈率达99%。此法不仅药品普通易取,治疗方法简单易行,而且药品价格便宜,治愈率高,又能减轻富主药费负担。1症状病牛精神极度沉郁、垂头、闭眼、怕光、流泪,鼻镜子热,反刍停止,肌肉震颤,喜卧懒动,多有跤行或步态不稳。体温升高到40-42℃,体表温度不均。呼吸加快而困难,目张舌伸,鼻腔有浆液性分讲物流出,口腔…  相似文献   

10.
<正>牛流行热是牛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消化道、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四肢关节障碍等。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对症治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病病原为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该病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脂溶剂、紫外线和酸碱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物均可杀灭该病毒。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较少感染。3~5  相似文献   

11.
幼驹可复性阴囊疝在兽医临床上,特别是在马场为较多见的幼驹疾病之一。以往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均采用手术疗法或“压带”压迫固定法。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都不够理想。手术疗法比较复杂,有的幼驹常因体弱而不易耐受此术,即使进行手术而术后也往往留有脏器粘连等不良后果。当采用被睾去势法时,对幼驹生长发育则带来不利影响。至于“压带”压迫固定法,常因压迫固定不确实而效果不稳定。为了寻  相似文献   

12.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头蚴病,因能引起明显的转圈症状,亦称羊转嘲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本病的传统治疗是用圆锯在术部摘取头骨,然后取出脑包虫.手术过程复杂,死亡率较高,很难推广应用.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而且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的手术疗法,经对20例脑包虫病进行简易手术治疗,18例全愈,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猪传染性肠胃炎(TG E)本病病原是典型的冠状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此病毒对日光和热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可以将其杀死。1.1流行特点传染性肠胃炎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各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高,其它猪发病率和病死率低。大多数发病猪能自然康复。本病以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出现,传播迅速,多见于春季产仔季节,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很少在夏季发生。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或污水而感…  相似文献   

14.
正便血即粪便带血,一般有实热型和脾虚型两种,本文在分析病因的基础上,结合治愈病例,提出了治疗的方法,现总结如下。1病因本病以夏秋季多见,冬春较少,多因暑天炎热,过度劳役,久渴失饮或饲喂霉败饲料、热性饲料,饮污浊不洁的水,使热毒郁结于胃肠,热盛则迫血于肠胃,使血离经络溢于胃肠,随粪便而下形成便血。另外,因久病体弱,饲养管理失调,引起中气亏虚,则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引起便血。2辨证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鼻卡他是鼻腔黏膜的炎症。主要受寒感冒引起,此外由饲料或外界环境中吸人异物,有害气体的刺激,使鼻黏膜的防卫功能和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引起本病,鼻炎还可继发于流感等传染病,慢性鼻卡他多继发于副鼻窦炎、鼻疽、鼻腔肿瘤等。中兽医也叫“肺火鼻子”。笔者结合实际。共治疗病例38例,治愈36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传染性肠胃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和呕吐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春冬寒冷的季节,与猪的年龄和抗流行病的强度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刚出生仔猪,随年龄增长,发病几率降低。本病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病毒对日光和热敏感,对胰蛋白酶和猪胆汁有抵抗力,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慢性传染病,以猪鼻甲骨萎缩,颜面部变形,慢性鼻炎为特征。本病随着养猪生产的工业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本病的病原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 I 相菌,其次是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前者单独感染时,猪鼻腔病变较轻,如果两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时,则鼻腔病变很重。有时还可分离到绿脓杆菌、放线菌、毛滴虫及猪细胞巨化病毒。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小杆菌或球杆菌,革兰氏阴性,有两极着染的特点,有荚膜,能产生强坏死毒素。本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杀死。  相似文献   

18.
每年开春后(2~4月),农村育肥猪群中的呼吸道疾病增多,猪急性鼻炎屡见不鲜。本病诊断容易,治疗却难,病程延至一周时,猪体重即会减轻。用青霉素或鼻眼净等治疗,疗效不理想。 (一)病因天气乍暖还寒,猪圈阴冷潮湿,长期舍饲中偶而放牧,饲养差,均可导致外感而发生鼻炎。 (二)症状初期鼻塞,呼吸不畅,时打喷嚏,体温、脉搏及粪尿无明显变化。继而鼻粘膜肿胀,鼻腔变窄,呼吸困难而出现胸部用力收缩和不间断的“呼呼”排气声,  相似文献   

19.
正1舌下囊肿1.1病因与诊断要点舌下囊肿又叫蛤蟆肿,是一种囊状肿瘤。一般位于舌系带侧面,多由于黏液腺或唾液腺管闭锁而引起。本病犬最多发。主要表现妨碍咀嚼和咽下困难,无炎症症状,其大小如鸡蛋。触诊肿胀处有弹性及波动感,热痛不明显,表面呈紫红色。抽取肿胀内容物,呈黄褐色粘稠液体,化验检查,液体内有多量嗜中性白细胞和老化的上皮细胞。诊断本病时,应注意与血肿、脓肿、淋巴外渗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代谢疾病给高产奶牛的饲养带来隐患,应引起重视,这就是产后瘫痪。我们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学习,就这一疾病从病因、症状、诊断鉴别、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本病一般见于6至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