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对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幼苗生长势均与PEG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野生大豆的抗旱能力强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2.
王丽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8-11379
[目的]阐明干旱胁迫与盐胁迫的关系,为整体性抗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NaCl、PEG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测定等渗透胁迫下野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生长情况。[结果]PEG处理抑制了野大豆的萌发,计数第1天-0.4、-0.8MPaPEG处理的发芽率均明显低于对照。-0.4MPaNaCl促进野大豆的萌发,-1.6MPaNaCl处理发芽率明显降低。低浓度的PEG和NaCl对萌发率影响不大,高浓度的PEG和NaCl降低发芽率,且等渗的PEG对野大豆的发芽率抑制强于NaCl。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变化与发芽率的变化相似,PEG和NaCl降低种子的萌发势。[结论]野大豆种子对盐胁迫具有更大的萌发耐受能力。在该试验浓度范围内,影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因素主要是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作渗透介质进行干旱胁迫,对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披碱草和野大麦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平均发芽数均呈下降趋势,开始发芽天数和发芽高峰期均被推迟。两种供试材料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抗旱指数、发芽指数在干旱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胚根/胚芽的比值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披碱草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抗旱指数、发芽指数大于野大麦,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大于野大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野罂粟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GA3、6-BA、PEG溶液浸种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变温(25℃12 h,15℃12 h),发芽率为78%;0.10%~1.00%KH2PO4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10%时最高,发芽率为94%;赤霉素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野罂粟种子在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3%;不同浓度6-BA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不太显著。在变温(25/15℃)、2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野罂粟种子发芽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5.
<正> 试验采用1985年生产的玉米杂交种种子陕单9号和大豆种子兖黄1号,以水份平衡法和PEG渗调法处理种子,提高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水份平衡法对玉米、大豆的种子活力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PEG溶液渗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细叶云南松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0%,0.5%,1.0%,1.5%,2.0%,2.5%,3.0%,3.5%,4.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其种子萌发、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叶云南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前15 d,0.5% PEG浓度下发芽率最高,为29.50%,说明低浓度(0.5%)PEG胁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叶云南松种子萌发.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细叶云南松种子中MDA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PEG浓度为1.0%和2.5%时MDA含量分别为最低和最高,为对照的0.90倍和1.85倍;S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1.0% PEG胁迫下SOD活性达最高,为222.30 U/g FW,4.0% PEG胁迫下最低,为对照的0.50倍;CAT活性逐渐降低,4.0% PEG胁迫下其活性最低,为对照的49.34%.结论:轻度干旱(0.5%PEG浓度)对细叶云南松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细叶云南松种子的抗旱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7.
以沙冬青为试验材料,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5%、10%、15%、20%、25%、30%、35%)聚乙二醇(PEG)、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 mg/L)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与PE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79 9;低浓度(5%)的PEG能提高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当PEG浓度高于10%时,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且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赤霉素浓度呈单峰曲线,以200 mg/L浓度最佳。说明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的轻微抑制效应,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缓解和刺激干旱胁迫下的沙冬青种子萌发,未萌发的沙冬青种子复200 mg/L赤霉素后的恢复萌发率均达到40%以上。尽管200 mg/L赤霉素对解除干旱胁迫后的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浓度超过25%的PEG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表明在一定范围的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但PEG浓度过高会导致种子失活;结果还表明,幼苗鲜质量可作为赤霉素促进作用和沙冬青植株与干旱胁迫相抗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筇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筇竹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增强,筇竹种子的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5%、10%)胁迫可以促进筇竹种子胚根生长,而高浓度(≥15%)则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筇竹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迟明显,而在PEG浓度达30%时筇竹种子未见萌发;将在PEG浓度为30%条件下未萌发的种子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在通常发芽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可以实现复萌。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木芙蓉品种"单瓣红"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采用机械损伤、浓硫酸浸种、赤霉素(GA_3)浸种及复合处理破除种子休眠,并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和NaCl处理种子后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结果表明:机械损伤15 min和浓硫酸浸种15 min处理组合对于打破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种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种子萌发与PEG6000和NaCl的胁迫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随PEG6000和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PEG6000和NaCl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瓣红"种子能够在中度盐碱胁迫下萌发、生长,其对NaCl的中耐受浓度为6.7 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PEG-6000(聚乙二醇)浸润大豆种子(45-15、锦7307),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活力,从而提高幼苗的活力指数,其中以20%PEG(W/W)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大豆萌发过程中,PEG处理组的相对电导率始终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初始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又迅速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量明显低于对照;脯氨酸(Pro)的积累也明显低于对照。表明经适宜浓度PEG处理的种子幼苗活力升高及有利于膜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以大庆沙土干旱生境分布的花卉资源块根糙苏为试材,探讨不同果序采种部位及不同浓度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块根糙苏果序上部1/3区段种子的千粒重最高,为3.419 g;发芽率最高,为46%;发芽势最高,为12.19,明显高于中下部果序种子.15% PEG处理可提高果序上部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2.67%,较对照提高36.67百分点,较同浓度PEG处理的果序中部种子发芽率提高31.00百分点,较下部种子提高60.00百分点.15% PEG处理的果序上部种子发芽势为52.44.基本能够满足利用种子繁殖途径生产块根糙苏种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火棘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和土壤埋藏深度的响应.[方法]以火棘为研究对象,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并对不同土壤埋藏深度下的出苗率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火棘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增加,种子最终萌发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呈下降趋势;0 ~ 20% PEG浓度下种子萌发;土壤对火棘种子的适宜埋藏深度为0~1 cm,最适埋深为0 cm.[结论]种子在播种前可以用适量浓度PEG溶液进行引发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出苗整齐率.  相似文献   

13.
PEG处理对提高一串红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中、劣三个活力不等的一串红种子为材料,研究了PEG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PEG可明显改善中、低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2)劣质一串红种子,用25;PEG处理1 d或10;处理4 d,其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6.12倍、19.2倍;中等活力一串红种子用10;PEG处理1 d较佳;而优良种子经过处理,反而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青钱柳种子发芽率,以永春牛姆林保护区中的青钱柳种子为试材,经过种子去翅、软化种壳,探讨预处理对青钱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发芽率随赤霉素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经5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37.8%;青钱柳种子发芽率总体上随ABA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经ABA处理的青钱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第7.0~9.5天内达到最大值;短时间低浓度(3%~8%)PEG处理对青钱柳种子萌发有改善促进作用。高浓度PEG胁迫作用明显,具有抑制作用,峰值为8%。  相似文献   

15.
以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种子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杜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2种杜鹃花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萌发高峰期日发芽率显著降低;(2)随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兴安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迎红杜鹃相关测定指标则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EG胁迫浓度≥15%时2种杜鹃花种子的各测定指标均显著下降,且处理间差异显著;25%PEG胁迫下2种杜鹃花种子均未萌发,即完全受到抑制;(3)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测定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9.09%、22.11%,对应水势为-0.53、-0.69 MPa;迎红杜鹃种子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7.56%、21.37%,对应水势为-0.46、-0.65 MPa。这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可抵御轻度干旱胁迫(5%~10%PEG),迎红杜鹃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大豆钟子贮藏期间活力变化规律及PEG处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规的仓贮条件下,经不同年限贮藏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动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ATP水平下降,与种子活力呈正相关;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有所升高,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证明膜及线粒体等发生了生理上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田间出苗率及整齐度降低。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田间出苗率与新种子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用浓度为20%的PEG水溶液在15℃条件下处理48小时,活力明显提高,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酸性磷酸醋酶活性、ATF水平提高,电导率下降:田间出苗率显著增加,后者与隔一年后收获的种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通过室内不同浓度PEG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调查、分析各PEG浓度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4个玉米品种种子的萌发及相关指标均有显著的延缓效应:种子发芽率(GR)、发芽势(GP)、平均发芽速(GV)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而呈明显下降趋势;D第一粒、D峰值所需天数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向后推移1~3天;在各PEG浓度下,L胚根、L胚轴、L全株长度受到明显的抑制。籽粒形态不同的各品种间延缓效应差异显著,说明当土壤处于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时,玉米小籽粒种子发芽更快,而大籽粒种子表现出更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薇种子的抗旱性。[方法]以紫薇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5%、6%、7%和9%)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随着PEG浓度升高(5%~7%)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幼苗的上胚轴呈下降趋势,而侧根数和下胚轴呈上升趋势;当PEG浓度达到9%时,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紫薇种子能忍受PEG(5%~7%)的渗透胁迫,紫薇幼苗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生长、增加地下部分生长的方式来适应适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9.
PEG引发种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PEG引发对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利用不同浓度PEG(0、5%、10%、15%、20%、25%)处理抗线10号和垦大18号2个大豆品种种子浸种12 h,用蒸馏水漂洗3遍回干后种于田间。测量产量、节数、两粒荚、三粒荚、单株粒重、百粒重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用PEG处理过的种子产量提高且10%PEG处理过的大豆种子产量高于其他。节数、两粒荚、三粒荚、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农艺性状与CK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胁迫时大豆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处理大豆种子,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低于60mmol/L时,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较小,而NaCl溶液浓度高于90mmol/L时,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发芽第3天大豆的α-淀粉酶活力最高,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α-淀粉酶的活力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大豆种子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