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发动机参数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发动机性能参数测试系统是目前发动机参数测量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LabVlEW平台在对发动机转速和油门虚拟控制下实现虚拟仿真发动机转速特性试验,该系统能够实时将发动机转速特性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并反应在计算机上.并为分析发动机的性能参数提供一定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发动机参数具有离散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常规的平均值控制模型难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性能指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发动机多元回归控制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融合了参数优化匹配在特定工况点处的优化功能和遗传算法优秀的回归参数寻优功能,形成了一种混合优化控制方法.探讨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回归参数自寻优,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表明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取得了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运行监控系统将人机交互界面嵌入PC机中,通过串行通信实现发动机运行状态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以及在线调整。本文利用VB6.0设计了电喷发动机运行监控系统,通过VB6.0Active中的MSComm通信控件。实现了在windows环境下的上位机和主控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并通过对标志位的判断实现上、下位机参数的对应可视化。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提高发动机参数匹配效率,从而获得发动机各工况下的最佳控制参数值。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发动机转速控制中,PID控制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但是参数调整比较困难。因此,在分析了神经元的自学习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神经元的自适应PID控制器。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利用神经元的自适应能力实现了PID参数的在线调整,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是发动机转速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提出发动机怠速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给出了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带遗忘因子的梯度下降法应用于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调整。利用RBF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对发动机转速及转速变化率映射,得到步进电机相应驱动信号,从而实现怠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控制响应快、鲁棒性强,可有效提高发动机怠速品质,改善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电控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来实:观对柴油机工作过程优化控制的技术。它用计算机控制代替了传统的通过机械、液力及电气等手段对供油时间、供油量、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特性和发动机安全保护体系的参数和工况的控制,从而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和使用性能。要使电控技术能运用到生产实际当中,应当解决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喷发动机是采用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发动机的供油过程。电喷发动机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的温度、油门状况、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等技术状态参数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通过对这些信号参数的计算,控制发动机各气缸所需要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从而确保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电喷发动机与传统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相比,由于原理上完全不同,因而结构上也面目全非,故障的诊断与常规诊断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对常见启动故障进行分析探讨,找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氢燃料发动机的异常燃烧,并且为解决异常燃烧与提高氢发动机功率的矛盾提供参考,本文阐述了氢燃料发动机异常燃烧的发生机理。分析了氢发动机压力升高率与早燃的关系,研究了早燃的诊断方法,试验指出: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可以诊断氢发动机在不同压力升高率下发生早燃的时间和严重程度。通过试验得出了影响氢发动机压力升高率的最主要运转因素是点火提前角和过量空气系数。在进一步分析这2个运转参数与压力升高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了氢发动机关于压力升高率的控制规律。为消除氢发动机异常燃烧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用拖拉机负荷是影响其发动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指标,直接影响拖拉机的田间工作效率及性能。相关研究表明:拖拉机发动机功率至少使用80%,且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可以实现拖拉机高效运行。为此,对麦赛福格森-MF 8480的发动机在田间作物收获时的发动机负载参数进行了控制测试,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反映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速和燃料消耗特性之间的关系,并给出拖拉机运行期间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的工作时间和油耗分布图,揭示了拖拉机田间运行效率及发动机各个参数运行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农用拖拉机发动机运行参数关系及提高田间运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GD-1系统油压控制策略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D-1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对共轨油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仿真。根据发动机工况分别进行开环与闭环的控制策略设计,仿真中引入控制字以在开环与闭环中进行切换,闭环控制中设计了多种控制模式,采用PID控制方法,通过试验进行在线参数整定。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控制策略进行编程实现和初步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能满足发动机实时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正交试验的乙醇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充量系数,改善整机性能,针对一台掺烧10%乙醇的汽油发动机进行了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了进气总管长度、进气总管管径、进气歧管长度、进气歧管管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L16正交表,利用GT-POWER软件对LJ276QE汽油发动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利用规范加权平方和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低掺烧比乙醇汽油发动机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优化后,发动机的功率最大提高2.86%、扭矩最大提高2.81%、燃油消耗率最大降低3.0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排气系统内压力波的形成及其传播过程与发动机工作状况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一个4缸4行程的汽油发动机模型。结果显示在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压力波出现了4个波峰和波谷,分别对应4个气缸的排气行程;修改发动机的转速,会影响排气压力波的幅值、谐波成分、相位等参数;在排气行程末期,排气压力波在排气管内发生干涉、叠加和负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美国GAMMA公司开发的发动机仿真软件GT-POWER,建立16V280型柴油机的仿真模型,研究配气定时对该机型油耗和排放的影响。在标定转速下,对100%,75%,50%,25%负荷工况进行部分配气定时的优化,仿真分析出综合情况最优方案,为该机型的后续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汽油机怠速转速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影响汽油发动机怠速稳定性的因素,设计了一个以发动机转速作为反馈信号的怠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MCS8098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旁通气道中的阀门旋转来调节缸内混合气量,以达到稳定怠速转速的目的。台架对比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怠速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应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意义,分析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实现控制的方法及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转换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燃油经济性的角度出发,确立了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以直流电动机和发动机为动力源,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为调速装置,行星排为动力转换器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分别以发动机最佳燃油经济性和电动机最佳效率为控制目标,分析了混合动力车辆由电动机驱动向发动机驱动转换时的综合控制策略。从而为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车用柴油机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更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要求,需要控制电控柴油机的运转参数.为此,设计了以DSP56F807为核心的电磁式执行器控制系统,提出了电磁式执行器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策略和模糊数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电磁式执行器和柴油机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应用实例简述了车用多功能32位电控单元UECU32的完整设计过程和基本软件的设计特点.UECU32是可二次快速原型开发的高性能电控单元,其功能涵盖了主要的车用电控单元,特别是集成了压燃式发动机、点燃式发动机、多燃料发动机等系统控制的各种输入、输出功能,并且为汽车电子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平台.在一台配有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6106型柴油机上进行了控制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UECU32的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汽油机爆震控制,对爆震特性进行了实时测量,并对爆震信号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为爆震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MC9S12单片机的氢发动机电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传统燃料,氢能作为车用发动机燃料拥有众多的优越性,它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清洁代用燃料之一,为了实现对氢发动机的精确控制,设计了氢发动机电控系统,对喷氢正时和喷氢量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氢发动机主程序和转速计算程序、A/D转换子程序以及输出比较中断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