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天津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瘟病(pyrlcularia oryzae)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存在着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水稻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是由于新小种的出现和变化所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的研究,对抗病育种及抗性遗传的研究、生产上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和减轻稻瘟病大流行都有重要作用。材料与方法 1.菌种来源:1986年从病样每个病斑上挑取3个单孢后,又从每个单孢培养的菌落中分挑9个单孢,1987年通过鉴别品种区分7群18个小种,选出10个不同单孢小种,ZA_(17)、ZB_(17)、ZC_(15)、ZC_1、ZD_1、ZD_3、ZE_1、ZE_3、ZF_11、ZG_1。1988年采用振荡法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继续用中国鉴别品种和吉林辅助鉴别品种接种鉴定了全省主要产稻区28个市、县533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品种更换,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出现ZC群中国小种,ZD群和ZE群中国小种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长。吉林小种的变化更为明显,出现J_4、J_6两个新小种组,J_0组小种(ZD_1J_0、ZE_1J_0、ZF_1J_0、ZG_1J_0等)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J_2组小种(ZD_1J_2,ZE_1J_2、ZF_1J_2、ZG_1J_2等)的出现频率显著上升。本文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数量的消长变化与水稻品种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1977年~1982年,用我国一套鉴别品种对本市郊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全郊区61个籼粳稻品种的病标样186份,测试364个单孢菌株,鉴定出8群20个小种,其中ZF_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布于全郊区,为优势小种。在几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菌株31个,进行测定,筛选出郊区致病性基本稳定的菌株有:77-43-2(ZB_1)、77-93-1(ZB_(17))、77-03-1(ZD_3)、77-121-3(ZE_1)、77-101-4(ZE_3)77-08-1(ZF_1)、77-91-1(ZG_1)和78-41-1(ZA_(61))。对上海地方品种资源和当家品种进行抗性分类研究。品种资源中以“晚绿”种抗性最强。10个籼稻当家品种,以“庆莲16”抗性最强。18个粳稻当家品种中,“沪选19”抗性最弱。 1978年~1979年在发病严重的枫围公社和向化公社设立病圃。生长期间逐月采集标样,测定其小种消长,病圃每月出现1~2个小种,以ZF_1小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1985-1986年,以“HA-4”、“Ba-90-2”、“红突31”、“HA84494”、“V/38”、“837”及“早选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品种的慢瘟抗性。结果表明:病斑大小、单位病斑的产孢量、最终百分病叶面积及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是慢瘟抗性的4个组分,4个组分间彼此高度相关(r-0.8082~0.9741)。就4个慢瘟组分对8个品种做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为3类。“HA-4”、“Ba-90-2”、“缸突31”、“HA84494”及“1952”是慢瘟品种,“V/38”是中慢品种,“837”与“早选4号”为速瘟品种。以ZC_(15)为代表菌研究的慢瘟品种对ZC_(13)、ZE_3、ZF_1及ZG_(14)个生理小种呈类似的慢瘟反应,在田间自然诱发试验田里,也皆表现为抗病。室内外慢瘟性研究结果高度相关(r=0.9972)。  相似文献   

5.
稻瘟菌致病力易发生变异,过去和现在都有过报道。为了能进行品种遗传研究,日本曾选择了代表不同小种的致病力较为稳定的分离菌。我们也想从现有保存的分离菌中选择致病力较稳定的分离菌,以供抗性遗传研究之用。材料和方法1、供试分离菌和孢子培养从历年测定小种的单孢菌中,选择0137—2(属小种ZA_1)、75—49(属小种ZA_(25))、73—15(属小种ZB_1)、75—72(属小种ZB_(25))02061(属小种ZC_(13))和0035—2(属小种ZG_1)。将大麦粒上保存的原菌株,移于酵母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孢子,用稀释法分离单孢,移至斜面培养基上,长满整个斜面后,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菌对防治药剂的敏感性可因生理小种的变化而改变。利用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12年采自贵州省开阳、桐梓和黄平3地的30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分离菌株进行接种鉴定,3地共鉴定出3群13个生理小种,其中开阳县的优势小种为ZA1,桐梓县的优势小种为ZA11袁黄平县的优势小种为ZB15。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稻瘟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桐梓县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表现为最不敏感,EC50平均值为4.21μg/mL;黄平县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表现最为敏感,EC50平均值为2.59μg/mL。同一地区的不同生理小种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不同,不同地区相同生理小种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也不同,同一地区相同生理小种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病原真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为材料,建立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的平板检测方法.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果胶,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4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最大;纤维素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羧甲基纤维素,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5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在此基础上,筛选已获得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减弱突变体,获得了2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酶活性显著降低的致病突变体.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山东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从山东6个代表性稻区收集的病样中分离到57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并采用离体划伤叶片法接种至7个中国统一鉴别水稻品种。结果表明:57株菌可分为6个群33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ZC群,出现频率分别为42. 11%、19. 30%;其次是ZB、ZE群,出现频率分别为15. 79%、12. 28%,不含ZD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E3,出现频率为12. 28%,其次是ZG1,出现频率为8. 77%。此外,山东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组成不同。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山东省部分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结构,为开展针对性抗瘟育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稻瘟菌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鉴别了1987~2003年广东省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标样3 865份,分离出有效单孢菌株2 621个,共鉴定出8群6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稻瘟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存在较大的变动.其中ZC群为优势菌群,出现频率平均达45.71%,ZB和ZG为次优势菌群,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20.87%和19.11%.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达23.47%,其次ZG1、ZC15、ZF1和ZB13小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分别为18.11%、12.18%、8.91%和7.37%.  相似文献   

10.
选取来自不同地区的57个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步表明:目前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种群,ZB13和ZB15为优势小种;优势小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优势小种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上出现的频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上分离到的稻瘟菌种群和小种组成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用ZA1、ZB13、ZC13、ZD1、ZE1、ZF1、ZG1 7个菌系对云南26个粳稻品种进行抗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F2代抗性2.2%受3对显性基因控制,58.1%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39.7%受2对互作基因控制。受2对基因控制的,其基因间有重迭、抑制、互补等作用。16个组合的F1代回交表明,B1F1的抗感表现与F2代结果基本相同。正反交F1、F2代表现一致,说明抗性遗传是细胞核遗传,不受细胞质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比较具不同抗稻瘟病性的30个水稻品种的稻胚凝集素(RGL)粗提液的血凝效价,发现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与其RGL血凝效价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ZE_3、ZF_1和ZG_1的菌丝对具不同抗稻瘟病性的29个水稻品种RGL均能吸附结合,这种结合不表现品种特异性。水稻品种262RGL与对该品种有不同致病力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A_63、ZB_(31)、ZC_(15)、ZD_3、ZE_3、ZF_1和ZG_1的菌丝均可吸附结合,不表现生理小种特异性。研究表明品种262RGL与稻瘟病菌菌丝接触或结合后,并不影响其菌丝伸长。RGL能抑制具不同致病力的稻瘟病菌各生理小种的分生孢子发芽,但是对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的分生孢子发芽抑制作用很小。RGL对分生孢子中部细胞的发芽抑制作用最强。不同品种RGL对某些生理小种分生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陈莉  杨双全  徐茹  王修俊  谢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29-13131
[目的]优化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研究,分别考察发酵时间、氮源、接种量和pH值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绿色木霉产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FPA酶活在发酵2d后达到最高值,Cx酶活在发酵3d后达到最高值。发酵培养基以蛋白胨为唯一氮源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发酵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初始pH值为4.5。[结论]不同培养条件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活力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水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传统上将其分为3类: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准确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大小,对于研究纤维素酶的特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纤维素酶测定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单一的酶活力测定方法不能确切的反映该酶的作用机制和活力,只有诸活力的综合测定方能全面的反映酶制剂对纤维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亚硒酸钠对猴头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菌丝发酵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2Se2O3,振荡培养7d后,测定菌丝生长量和发酵液中主要胞外酶的活性。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Na2Se2O3可影响猴头菌丝的生长及菌丝生长期间多种胞外酶的活性,0.05~2.00mmol.L-1的Na2Se2O3均可促进菌丝生长和菌丝生长期间胞外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以0.75mmol.L-1和1.00mmol.L-1的Na2Se2O3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菌丝生长量和胞外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7.39%、134.78%,24.12%、77.39%,34.95%、52.43%;0.75mmol.L-1的Na2Se2O3显著提高了蛋白酶的活性,比对照高143.92%,而高浓度(≥1.5mmol.L-1)的Na2Se2O3对酶活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纤维素酶对蛋白核小球藻多糖进行辅助提取,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酶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提取蛋白核小球藻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93℃、料液比为1∶30和酶浓度为2%,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6.13%,实际为(5.87±0.24)%。同时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多糖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别利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酸钠(Na NO2)诱变及UV和DES,UV和Na NO2复合诱变方法处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经液体发酵筛选,选择纤维素酶活性较高菌株并分析其液体发酵条件。在UV照射300 s,Na NO2处理10 min条件下获得4株稳定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M213纤维素酶活比原始菌株提高32.24%;运用正交试验优化M213菌株培养条件,筛选得到最佳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23.5 g·L-1麸皮和玉米秸秆,3 g·L-1(NH4)2SO4和豆饼粉,碳氮比8.1,pH 5.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24 h,接种量10%(V/V)。优化后M213纤维素酶活性可达48.42 U·m L-1,比优化前提升1.21倍。研究选育获得产纤维素酶能力较稳定菌株M213,可为后续大规模培养与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农作物秸杆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水解为葡萄糖,最终经过发酵产生乙醇。这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纤维素酶分类及其特点、纤维素酶分离方法、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多样性、热带地区纤维素酶多样性与广泛性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酶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对于畜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纤维素降解活性较高的菌种Bacillus.sp.A-I -3,采用盐析法对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纯化,对影响酶液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了纤维素酶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值4.4,温度50℃,硫酸铵饱和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h,此时的酶活为36.772U/ml.  相似文献   

20.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酶活及日粮养分48 h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2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100,200和300 m g/kg丝兰皂甙的饲粮,研究了不同水平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素酶、总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全混合日粮有机物(OM)、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48 h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绵羊瘤胃内的总脱氢酶平均活性依次为95.62,97.36,99.48和101.54 U/mL,与对照组(第1组)相比,第4组总脱氢酶活性提高了6.2%;纤维素酶平均活性第2、3和4组分别较对照组(44.66 U/mL)提高了5.2%,8.5%和16.7%,其中第4组同1、2组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第1、2、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2、3、4组OM瘤胃48 h降解率分别为59.90%,62.28%和64.65%,均高于对照组的58.74%,其中第4组高于对照组10.06%,二者差异显著(P<0.05);DM和NDF 48 h降解率均以第4组最高,分别为57.54%和3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7%和13.06%;1~4组ADF 48 h降解率虽有上升趋势,但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