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害虫,其成虫生存期间会取食,但是取食获得的水和糖在其交配繁殖中的作用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卵巢解剖法和行为观察法,详细研究了成虫喂食对草地贪夜蛾存活、卵巢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发现饥饿不喂食草地贪夜蛾成蛾存活时间短(约3 d),卵巢发育不成熟(低于2级)、交配率低(22.00%)、几乎不产卵(5.8枚),卵几乎不孵化(3.0%)。喂食纯水或蜂蜜水成蛾存活时间长(6~8 d),雌蛾卵巢发育成熟(3.4~3.6级)、交配率高(61.1%~66.7%)、产卵量大(436~1281枚)、卵孵化率高(大于95%),均显著大于不喂食成蛾。喂食对交配雌蛾的交配次数(1.1~1.7次)和未发育成熟雌蛾的交配率(18.2%~22.9%)无显著影响。喂食蜂蜜水雌蛾的存活时间(8.06 d)和产卵量(1281枚)显著大于喂食纯水(分别为6.57d和436枚),而雄蛾存活时间、雌蛾卵巢发育等级、交配率、卵孵化率在喂食纯水和蜂蜜水之间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认为水是草地贪夜蛾成蛾存活和繁殖必须补充的物质,糖仅能增加雌蛾的产卵量。仅仅利用花香气味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效果可能不理想。这些结果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监测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体重及繁殖力等,探究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2℃条件下仅能短暂存活,在17~32℃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发育,其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条件下世代历期和幼虫期分别为(58.73±1.46)d和(21.79±1.03)d,37℃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2.57±0.84)d和(11.12±0.31)d。成虫寿命在17~27℃范围内差异不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7℃下成虫寿命仅为27℃下的1/4左右,且在该温度下成虫无法正常羽化,雌成虫不产卵。17~32℃下雌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期则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延长,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7℃下最高,为(565.50±143.40)粒。说明温度升高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幼虫取食量增大,对作物的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到底有多“贪”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巨大的破坏性主要源于其具有贪吃、贪育、贪婪、广适、耐药等特性。治"贪"就是要利用它的贪性发展出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技术,使得其贪性难以发挥,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以保障作物生产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近两年河池市草地贪夜蛾防控经验,做好"五强化、五突出",推进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不同木薯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对木薯的寄主选择性,采用虫害指数以及发育与繁殖系统鉴定评价20个木薯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结果显示, C1115、 SC5和Miandian品种对草地贪夜蛾表现为抗虫性, SC15、 SC8、 SC10、 Limin、 SC124和NZ199品种对草地贪夜蛾表现为中抗,SC9、 SC12、 GR891、 SC8002、 SC6068、 GR10、 SC205和TMS60444品种对草地贪夜蛾表现为敏感,BAR900、 KU50、 Bread对草地贪夜蛾表现为高感。与对照甜玉米YT29相比,取食抗、感木薯品种的草地贪夜蛾发育与繁殖均受到显著抑制,其中抗虫木薯品种的抑制效果最好,取食抗虫木薯品种C1115、 SC5、 Miandian的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最长,幼虫死亡率最高,雌雄成虫寿命最短,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雌虫比最低,表明草地贪夜蛾发育与繁殖受到显著抑制可能是抗虫木薯品种对其表现出较低寄主适合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温度是影响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地区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利用室内恒温饲养的方法,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生命表参数,并构建了发育历期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化蛹率、蛹的存活率与羽化率以及成虫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35℃下幼虫的发育历期为55.26~9.58 d。20~30℃为种群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成虫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25℃。卵、幼虫、蛹和卵到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27、11.10、12.20和11.34℃,有效积温分别为44.57、211.93、135.69和390.55日·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预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发生区域、发生期和发生世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迁飞害虫,对我国玉米等多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进行展望,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科学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谢钊尔  阳志群 《湖北植保》2021,(2):11-12,19
为探索草地贪夜蛾在灵川县越冬情况,本文开展调查与试验,旨在为灵川县草地贪夜蛾冬季发生规律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在越冬模拟试验中,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草地贪夜蛾蛹大幅度死亡,平均气温下降到达5 ℃以下,虫蛹在灵川县无法生存.性引诱剂监测显示,灵川县自12月1日后均未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在浙江为害甘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江城县,随后在多个省份发现其为害玉米,4月份以来在部分地区陆续发现其为害甘蔗、高粱等作物。作者于2019年10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甘蓝上发现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造成局部为害,平均每株幼虫0.62头,有虫株率达25%。建议今后加强蔬菜作物上该虫的监测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0.
11.
为阐明草地贪夜蛾起飞蛾龄以及迁飞在种群成灾中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草地贪夜蛾不同蛾龄飞行对其生殖及寿命的影响, 为草地贪夜蛾迁飞规律和致灾机制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同日龄的雌蛾进行吊飞飞行试验, 测定其飞行能力的变化以及对雌蛾后续生殖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 羽化后不同日龄的雌蛾吊飞8 h的飞行能力差异显著(P<0.05)。1日龄雌蛾即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 但飞行时间和距离最短。随着蛾龄的增加雌蛾飞行能力增强, 3~6日龄时飞行能力达到最强(4日龄飞行速度除外), 7日龄时飞行能力下降。与未飞行的对照相比, 1、2日龄雌蛾吊飞8 h处理的产卵前期无显著变化(P>0.05), 但3日龄吊飞8 h后产卵前期则显著延长(P<0.05); 1日龄吊飞后产卵量显著增加, 3日龄吊飞后则显著减少(P<0.05); 1~3日龄雌蛾吊飞后产卵历期、交配率和寿命均无显著变化(P>0.05); 种群产卵同步性(PFO)在2日龄吊飞后显著加强, 且1~3日龄吊飞后PFO四分位间距均小于对照。这表明, 草地贪夜蛾雌蛾可能在羽化后1~2日龄起飞, 此时飞行不仅不会付出生殖代价, 而且还会一定程度地促进成虫快速产卵、提高产卵量并增强种群产卵同步性, 从而容易造成田间迁入种群快速、集中产卵, 导致孵化的幼虫数量同时急剧上升, 引起迁飞成灾。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并为害冬玉米。本文基于我国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现状和田间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系统介绍了田间调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区域性发生规律、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技术、制定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玉米内生真菌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新方法,本文将玉米内生真菌白僵菌YC1和链格孢菌GX5处理的玉米种子种植于田间,常规管理,取其鲜玉米籽粒饲喂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蛹期、蛹重、羽化率、成虫重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内生真菌YC1处理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比对照增加69.36%,蛹期和化蛹率略有降低,羽化率和对照组(65.08%)相比明显降低,仅有3.33%;GX5处理组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化蛹率(16.67%)和羽化率(8.33%)也明显降低。蛹重、成虫重、翅展以及翅长在处理间及处理和对照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试验结果来看,玉米内生真菌YC1和GX5均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不利,可大大降低其繁殖率,在可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花丝、雌穂、心叶和功能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功能叶组在各发育阶段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组,且幼虫期最长(23.29 d±0.49 d);心叶组蛹重最重(270.89 mg±3.87 mg),且成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73粒和97.82%;雌穂组及心叶组的相对取食量较高,分别为(1.680 mg±0.013 mg)和(1.690 mg±0.004 mg);花丝组、雌穂组及心叶组的食物转化率及食物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均高于功能叶组。上述结果表明,与玉米功能叶相比,雌穂及心叶等幼嫩组织更适合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积累。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种群性诱测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地贪夜蛾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重大害虫,准确地预测预报是指导防治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国产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陷多测试了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陷多有效期可达60 d以上,3种诱捕器中以桶型诱捕器诱捕量最高。实验室研究显示,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雄虫精巢长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精巢长轴长度随日龄增加不断减小。据此规律,制定了按照精巢长轴大小判断雄蛾日龄的指标,并反演重构了田间雌、雄虫种群羽化的动态曲线。本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性诱到的雄虫的精巢发育状况推算田间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达到通过预测雌虫产卵与幼虫孵化动态指导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后,在田间与斜纹夜蛾混合发生。由于二者寄主种类、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鳞毛较为疏松,且单块卵量明显少于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有白色Y纹,第8腹节具方形黑点,而斜纹夜蛾幼虫亚背线内侧各体节均有1对三角形黑色斑纹,且第1腹节和第8腹节较大;草地贪夜蛾蛹臀棘无倒钩或弯曲,而斜纹夜蛾臀棘末端有弯曲或倒钩;草地贪夜蛾成虫体型小于斜纹夜蛾,其雄蛾前翅环形纹黄褐色、肾形纹灰褐色、剑状纹不明显、顶角具较大的白色块斑,而斜纹夜蛾雄虫前翅环形纹白色、外横线与亚缘线间具泛紫色斑纹、剑状纹明显。和斜纹夜蛾相比,草地贪夜蛾大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自残习性。除此之外,两种害虫的迁飞、交配、繁殖等生物学习性有较高的相似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田间卵、幼虫、蛹和成虫密度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湖北省后快速蔓延,为害玉米、高粱、甘蔗、薏米等作物,但主要为害玉米,尤其对秋玉米为害最重。本文通过全省植保系统的系统监测和调查,总结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发生区域、为害作物种类、受害面积,以及春、夏、秋三茬玉米主要被害时期的虫口密度和受害情况。结果显示,5月上中旬草地贪夜蛾从鄂东南、江汉平原南部侵入,5月中下旬是其主要蔓延扩散期;幼虫喜食苗期和喇叭口期玉米;全年玉米受害面积约10.083万hm^2,平均百株虫量3.5~12.3头,虫量秋玉米>夏玉米>春玉米,且同一季玉米播种迟的受害重;根据高空测报灯和性诱捕器的诱虫量,明显的成虫高峰期有2个,分别在8月下旬和9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湖北部分县区仍查见存活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18.
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两年内扩散至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自2018年底入侵我国云南以来,5个月内已扩散至我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本研究基于MaxEnt分别利用草地贪夜蛾目前在全球的所有分布点以及全年分布点(去除季节性分布点)两套分布数据分别预测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以期为有关部门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我国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等省需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全年监测及防控,在春、夏、秋季,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辽宁等省、市(自治区)也需对该虫进行监测防控。关于该虫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潜在经济损失的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