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掌握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在吉林省榆树地区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并对防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二化螟发生盛期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虫等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危害;病虫害对水稻产量构成严重威胁,生产中提高防护意识,准确用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危害,确保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为水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如一味的应用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本文针对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方法做出了分析,对害虫无公害防治的现状和趋势、二化螟的危害和防治现状、建立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是吉林省水稻主要虫害,介绍了其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习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危害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户的增产增收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从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危害的发生规律入手,对气候变暖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危害加重的原因和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试验评估了美国陶氏益农有限公司的"艾绿士"与"雷通"药剂混配对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艾绿士"与"雷通"混配可以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推荐田间应用"艾绿士"与"雷通"混配防治二化螟的使用剂量为17.8+22.2毫升/亩。  相似文献   

9.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二化螟和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1.
纪传义 《农技服务》2008,25(2):92-93
介绍了水稻二代二化螟的发生及危害特点,测算了危害损失率,并提出了水稻二代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介绍了二化螟的发生与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关系及二化螟危害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特征,以便为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二化螟九十年代初在吉林省各地零星发生,1993年一些县份报告发现二化螟危害,局部造成减产。1994牟曾作了一次调查,各市县均有二化螟发生,并有成灾地块,但面积不是很大。到九十年代末,发生面积逐年成倍增长,全省水稻种植区都有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已成为吉林省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并从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减少水稻产量损失和科学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湖南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出于稻田耕作制度的变化.二化螟的桥梁田增多,加上其抗药性增强等原因,近年来,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之势,醴陵市均楚镇农民彭移水种双季水稻0.3公顷.每年防治二化螟的农药成本比周边农户低2/3以上,水稻却没有因二化螟危害造成损失。他的防治秘诀是: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新型虫害,其危害分为幼虫危害和成虫危害,主要危害水稻茎秆,造成枯鞘,使稻穗不能得到营养供应。阐述了二化螟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及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理论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就吉林省水稻二化螟之多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二化螟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想获得绿色大米首要解决化学防治,故建立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刻不容缓。该体系含2部分,社会组织和集成技术。而技术也分成3个部分,经济阈值、防治措施以及虫情预测,预测主要靠性信息素,可无公害诱杀害虫,还简单说明了性信息素使用方法即组织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水稻二化螟对稻米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分析了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特点,提出了其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稻二螟发生危害规律,分析新民市水稻二化螟重发原因,主要包括越冬幼虫数量大、土壤耕作条件有利于二化螟发育、插秧早有利于二化螟成虫产卵和幼虫为害、施肥不合理以及防治不科学,并就此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