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鱼类增养殖学》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鱼类增养殖学>教学生产实习的特点、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教学生产实习过程中校方的地位和作用;实习的目的、方式、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如何把握实习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等.以为今后的教学生产实习及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部分组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鱼类增养殖学中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和食用鱼的饲养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养殖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塔里木大学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针对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提出课程学时、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4个方面改革,并结合地域特征进行探讨,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和掌握水产养殖的生产技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明确了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是杂草学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实践性学习活动,认为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自身和社会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实施杂草学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农业实践活动提高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19,(7):274-277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是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模式3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复合型高素质海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黄永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55-12758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开展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说明应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调整课时安排等增加课堂信息量;开展现场教学和专家讲座,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教学课件,避免教学课件“华而不实”和成为教科书的“复印件”;通过专题讨论,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开展学生科研实验,开辟鱼类增养殖学的第二课堂6个方面的创新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动物繁殖学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分类式学生培养模式。在动物繁殖学实践教学课程中分别进行了以羊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为主线的生产和胚胎生物技术相关的实验室实习。以学生为主体,自行设计、执行、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合作、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学习胚胎生物技术相关实验操作,了解了前沿领域,增加了科研兴趣。问卷调查显示,这种教学实习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国内同类院校动物繁殖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产实践教学,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普遍重视与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我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建立《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体系的问题。即:根据农业专科教育的特点,把学生入学后的三个学年作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专业生产劳动课、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等有机地联系起来,通盘安排,落实计划,完善制度,狠抓质量,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级农业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的一个有益尝试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园林专业观赏植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立足于观赏植物学课程的应用型和实践性特点,进行应用型教学的创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实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新方法,使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产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非农学专业植物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低、创新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教材内容、科研动态、教学方法、课程实习、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索,以期培养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培养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种子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做法:结合种子学专业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能力为基本点,从实验教材的改编开始,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融会到理论教学中。并介绍了教学改进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土壤肥料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针对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统一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基本教学任务、保障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它决定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沼气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沼气生产工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沼气技术及产业发展特点,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实现教、学与沼气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81-282
专业实践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研究性教学方法将水生生物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应用到水产养殖专业基础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中,采用科研项目设计的方式,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从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等角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实习、研究性实习、探索性实习与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面向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建立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及探索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5.
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储备下了必要的实践知识,而且为学生以后的生产实习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组织安排好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实习,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几年来,我们在如何组织安排测量教学实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以及如何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很不完善。下面结合本人从事测量教学实习几年来的实践,谈谈对…  相似文献   

16.
对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班的《羊生产学》教学实习在实习内容、方式上进行改革实践,以充分发挥教学实习的应有作用。结果显示,改革后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实习的内容、方式反应良好,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可见,该课程的教学实习改革较为有效,可以在该课程以后的教学实习中加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荣英  李传保  胡汉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729-12730
分析了土壤肥料学的课程地位和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探索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从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两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动物繁殖学实践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繁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课程,随着高校实践教学方式的演变,现行的实践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一些动物繁殖技术环节的操作规范,但是在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所面临的繁殖问题等方面,并未能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高校在专业实习的课程设置上,应建立符合生产性质为特点的综合实习方式,还原动物繁殖学实践的固有性质。  相似文献   

19.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大众化高等农业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水生生物学课程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改革,构建了包括实验环节、参观学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主要环节的水生生物学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植物生物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性试践教学、拓展性试践教学和野外实习等3个方面,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程综述论文、自主性实验以及野外实习中基本技能、数据分析和专题研究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培养,达到培养具有基础扎实、富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