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吕志伟  呼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66-20468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 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 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 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酵母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对玉米秸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和乳酸菌接种量对玉米秸秆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玉米秸秆发酵工艺参数,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发酵工艺:发酵时间为9 d,发酵温度为40℃、接种量为1.5%的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达到15.471%。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藜麦秸秆的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选取发酵时间、乳酸菌添加量和秸秆含水量3个因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后藜麦秸秆感官品质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3个因素对发酵后的藜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乳酸菌添加量>秸秆含水量>发酵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4.5 d,乳酸菌添加量12 mg·kg-1,秸秆含水量60%。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的藜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为(6.93±0.05)%。该结果可以为藜麦秸秆发酵饲料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胞外多糖具有抗癌、抗氧化等多种活性作用,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达到高产胞外多糖的效果。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检验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培养时间、接种量、碳源、氮源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周期为8 d,最佳接种量为7%,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正交试验优化后发现,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8 d、接种量5%、葡萄糖添加量40 g/L、酵母粉添加量5 g/L,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271.40 mg/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玉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测定菌质多糖含量的同时,测定了菌质中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粒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基料中菌质多糖的产生及主要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10目大小的玉米基料,接入12%液体菌种,28℃发酵20d。经优化后,多糖含量可以达到21.97mg/g,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也优于其它处理组。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降低纤维乙醇生产成本,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烟曲霉作为产酶及酶解菌株,采用嗜鞣管囊酵母以半同步糖化发酵方法生产乙醇,对烟曲霉酶解过程、嗜鞣管囊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酶解和发酵条件分别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0 g玉米秸秆中加入90 m L 0.2 mol/L Na OH溶液,121℃灭菌20 min并冷却到室温后用5 mol/L无菌H2SO4或10 mol/L Na OH调节p H至4.5,加入无菌饱和硫酸铵至终浓度为10 g·L-1,该组成的发酵培养基中接入8%烟曲霉种子,酶解12 h后接入4%酵母种子,酶解发酵共计28 h,玉米秸秆降解率可达94.2%,获得乙醇31.8 g·L-1。这说明预处理后无需固液分离及脱毒,采用烟曲霉酶解稀碱预处理玉米秸秆,以及嗜鞣管囊酵母发酵能经济有效低成本获得生物乙醇。  相似文献   

9.
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白腐菌对其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发酵后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以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时的秸秆含水率、温度、接种量、起始pH为主要影响因素,筛选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结果】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优条件为:秸秆含水率为70%,温度为30 ℃,接种量为0.25 g/kg,起始pH为4,在此条件下发酵7 d,秸秆粗纤维含量由348.7 g/kg下降为299.4 g/kg,粗蛋白含量由58.3 g/kg升高为116.6 g/kg。【结论】筛选出了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雷蘑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适于雷蘑深层发酵的初始pH值、接种量、装液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及摇床转速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并通过L16(45)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6.5,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500 ml,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9 d,转速140 r/min的发酵条件下,所得胞外多糖量为93.61 mg/100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