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麻纤维包埋于茎秆的韧皮部,必须经过“脱胶”,去除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非纤维素物质(统称为胶质),才能获得用于轻纺的纤维,实现其使用价值。脱胶是连接亚麻种植与纺织加工的桥梁和纽带,是亚麻产业中的关键环节,脱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亚麻纤维的产量、质量乃至农民、企业的经济收入。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雨露沤麻法和生物脱胶法,均利用微生物及其酶对亚麻的胶质进行降解,下面简单介绍技术方法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雨露沤麻、生物脱胶等对亚麻的胶质进行降解脱胶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双亚7号为试材,建立温度(X)1、时间(X)2、氮素添加剂(X3)和起始酸碱度(X4)与纤维强度(Y)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提高起始pH到9,降低温度到24℃,添加麻重0.76%的尿素,延长脱胶时间到7d,可以获得最大强度259.2N的纤维,这也提示对于耐沤型品种,缓慢脱胶过程可以避免纤维束内纤维细胞间果胶质的过度损失,获得高强度纤维。  相似文献   

4.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1脱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地域的16个样品.分离脱胶菌148株,其中麻田土获脱胶菌105株,获得率居首位(35%).复选后60h完成亚麻脱胶的有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6.1%;72h完成亚麻脱胶的1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12.8%,5株60h完成脱胶的菌株性能测定表明,它们均不分解纤维素,亚麻沤制后纤维外观性状优良;亚麻纤维中果胶残留量均合要求,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尤为突出,果胶钙含量为4.43%和4.8%,折合果胶酸量为4.07%和4.41%;出麻率以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最高,分别为31.13%和30.92%,故均为微生物脱胶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5.
选用在相同条件生长得到的6个不同品种亚麻原茎,取中部30 cm茎段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温水沤麻,在不同时间取样,研究纤维品质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国外品种的纤维强度在脱胶前期和中期高于国内品种,脱胶后期迅速减少,接近甚至低于国内品种。所以国外品种相对国内品种耐沤性较差。而在可挠度方面,国内品种的可挠度大于国外品种,特别是在脱胶后期国内品种可挠度有明显增加,而且此时国内品种的纤维强度在后期也比较稳定。亚麻的纤维强度和可挠度与果胶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的关系密切,在脱胶过程中果胶与半纤维素含量均是逐渐减少,品种间果胶迅速减少的时期各异。  相似文献   

6.
对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的生长繁殖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适宜扩繁培养基以豆饼粉培养基为最佳、其次为麦芙皮培养基,其中豆饼粉的含量以3%为宜;最适培养温度为35 ̄40℃之间,最适pH值为7.0(中性);但是,以3%的豆饼粉培养基,pH值取其自然,培养效果也很理想,在优选各项测试的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曲线,并结合涂片镜检观察菌体变化,最终确定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以3%的豆饼  相似文献   

7.
亚麻原茎收获后需要经过水沤或雨露脱胶以制取纤维,但这2种方法耗时长、有污染,本文利用射频介电加热进行亚麻原茎脱胶。为研究射频脱胶方法,明确脱胶介质与功率、温度和处理时长对亚麻脱胶质量的影响方式,进行了3组对比试验,脱胶质量则通过脱胶效果和纤维力学性能两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组内与组间麻茎失重率的分析得出,无水射频较有水射频脱胶会增加脱胶效果;并且不管何种脱胶介质,增加射频功率、温度和处理时长都会改善脱胶效果。通过亚麻纤维力学性能的比较分析得出,相比于原麻纤维,无水射频频脱胶后纤维的拉伸性能显著降低(P0.05),而有水射频脱胶时增加温度和处理时长则有使拉伸强度增大的趋势。综合考量,亚麻原茎短时水沤后采用有水射频脱胶能够获得较优的脱胶质量,可以成为一种亚麻原茎绿色、高效的增值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亚麻酶法脱胶的效率,对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以亚麻为碳源产生的酶制剂特性及脱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6菌是1株高效的脱胶菌,摇瓶振荡加菌脱胶,12h即能完成,其产生的酶制剂包含大量的果胶酶,酶作用的最适反应pH为9.0,酶作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酶在pH7~8,30℃条件下能保持稳定,高温(30℃以上)下易失活,利用酶液进行亚麻脱胶的纤维光泽明亮,颜色呈黄白色,纤维表面残留物少,手拉纤维强度大于水沤法脱胶纤维.  相似文献   

9.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工厂化生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厂化条件下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规模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亚麻高效脱胶菌株Ym68'(E.herbicoli)的适宜培养条件为:35℃搅拌、pH6.5~7.5、通气量0.02 m3·m-3water·min-1、培养时间5~6 h。与传统温水沤麻方法相比,其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1%左右,纤维强度提高25.9%;BOD5和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传统沤麻工艺的不足,提高沤麻的效率,以亚麻原茎为菌种筛选的来源,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株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不产纤维素酶的脱胶菌株A6.摇瓶脱胶试验表明,A6菌能24h完成亚麻脱胶.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20.63%,胶质脱除率达38.80%,比天然水脱胶高出11%.初步鉴定并命名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亚麻木酚素的结构、代谢、功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亚麻木酚素具有抗肿瘤生成作用、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效应、抗癌、抗动脉硬化、预防糖尿病、抑制芳香酶活性、抑制DNA和RNA合成、抗病毒、抗真菌等多种功效。在食品、临床医学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迅速上升,木酚素对于预防与防治这一类疾病意义重大,同时化妆品也成为一大消费领域,以木酚素为主要原料的化妆品可以预防或治疗肌肤衰老。木酚素在亚麻籽中含量非常丰富,中国又是亚麻的生产大国,开发亚麻木酚素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亚麻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农作物品种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种标记方法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速度。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子标记因其灵敏度高、速度快、可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标记。且费用和技术难度较低,易于应用而备受青睐,已在农作物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性状和作物品系鉴定,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相对滞后,存在设备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在此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的发展方向,对提升我国颗粒燃料成型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亚麻白粉病的研究逐渐成了热点。为探索亚麻白粉病未来的研究方向,从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发生与发展、综合防治、遗传规律及抗性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于亚麻白粉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胡麻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我国胡麻施肥技术研究状况,对胡麻吸肥规律、施肥时期、施肥量、配方施肥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我国目前胡麻施肥的研究水平,并对未来胡麻施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ILLING)技术是反向遗传学中研究功能基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TILLING技术借助高通量检测手段,快速有效地从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点突变。系统介绍了TILLING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同时总结了TILLING技术本身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铁氧化物负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放电平台低、合成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铁氧化物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制备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提高铁氧化物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式,提出铁氧化物负极材料可望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稻壳为大宗农业废料,是近年来新兴的重要替代性材料,具有满足建筑需要的重要特性如建筑隔热、隔声、低密度、多孔性等.在国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稻壳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保温隔热性能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了存在问题,以期为国内稻壳水泥基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测序技术从第1代Sanger测序经第2代高通量测序已发展到第3代单分子测序,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前基因组测序中最主要的分析技术。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原理、步骤及现状进行综述,以为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应用提参考。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测序的初步完成,研究重点转到对基因功能的研究上。蛋白质作为基因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对其表达模式和功能的研究成为热点,出现了蛋白质组学。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产生的背景、蛋白质组学的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此外,本文还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基础研究、农业、疾病、药物开发方面的应用,并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