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日常养护、景观游览和科普教育等公共服务,更好地突显公园生态优势,以江洋畈生态公园为例,从自然野趣、生态环保、低碳节能、涵养水源、展陈新颖等方面,综述了设计建设成果;介绍了科学利用成果,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图片     
《新农业》2014,(10):16-16
<正>近日,位于浙江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的"蝴蝶谷"对外开放,50多个品种的600多只蝴蝶在"蝴蝶谷"翩翩起舞,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图为一名小朋友在"蝴蝶谷"注视着落在手上的蝴蝶。目前,北京市已在通州区、延庆县、密云县等10个郊区县建立2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内推广生物农药、物理隔离、理化诱控、天敌昆  相似文献   

3.
受损边坡生态修复工艺选择、目标群落设计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道路边坡、采石边坡2类最常见的受损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工艺选择、目标群落设计进行了总结,对工程效果进行了调查和观测。结果表明,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总的演替顺序为草本植物群落→灌、草混生群落→乔、灌、草立体群落,单纯草被群落在后期生物演替过程中存在退化,而乔、灌、草混合生态模式则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值得推荐的植物配置方式;采石受损边坡植被覆盖率较高,复层混合群落结构占主导,生物多样性丰富,演替过程明显,但局部存在植被退化现象。总体而言,调查样地受损边坡生态修复工艺选择与目标群落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着沿海的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对海口市五源河湿地公园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2种,分属10科12属,其中人工林群落本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秋茄树、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和白骨壤,人工群落外来种红树植物有无瓣海桑、拉关木,半人工群落半红树植物有黄槿、海杧果、玉蕊和阔苞菊等;五源河红树植物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长发育成单层群落,林下植被主要有铺地黍、鱼藤、蕹菜等。此次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与红树植物群落现状的调查,可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着沿海的生态环境安全。对海口市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得出共有植物种12种,分属10科12属,其中,人工林群落本土红树植物:红海榄、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和白骨壤;人工群落外来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拉关木;半人工群落半红树植物有黄槿、海杧果、玉蕊和阔苞菊等也有分布。五源河红树植物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长发育成单层群落,林下植被主要铺地黍、鱼藤、蕹菜等。以此次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与红树植物群落现状的调查能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与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福建北部马尾松群落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福建北部的马尾松林分布广,马尾松又是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马尾松群落生态位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群落类型、不同海拔分布替代多维生态因子变化,调查样方替代资源位,以此计测群落各层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研究表明:通过定量的生态位分析,结果与自然规律相符合,有一定适用性,能作为进一步研究福建北部马尾松群落稳定性、演替、空间分布格局的理论基础,并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湖滨带狭长型沟谷和宽广型沟谷设置了两条沼泽研究样带,研究了沼泽群落种类组成特征、群落分布与演替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条样带总计调查到43种植物,隶属21科35属;群落中均以稀有种占多数,但总体上狭长型沟谷沼泽群落的均匀程度高于宽广型沟谷;α多样性各指数与沼泽水位均呈显著正相关,但β多样性与沼泽水位无相关性;沿水分梯度,沼泽群落呈现出挺水植物群落→沼泽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生态序列分布,但是也在局部微地形作用下形成群落复合体;生态序列分布与湖岸特点和沟谷类型有关:狭长型沟谷具有陡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间断分布,宽广型沟谷具有缓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连续分布.以水分因子为主、以地形等因子为辅的综合环境因素是决定碧塔海湖滨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序列分布格局的驱动因素,相应地植物群落演替特点为渐变式演替和跳跃式演替两种模式并存,但演替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8.
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植物景观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借鉴LID技术在湿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结合对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本身植物资源的调查,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配置选择,构建起了多样的新旧植物景观模式,用以探索科学合理的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期恢复湿地公园植被生态多样性,提升视觉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千岛湖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根据千岛湖次生林群落的样地调查资料,采用极点排序将千岛湖次生林群落划分为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叶林等4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群落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的分析比较,认为随着演替的发展,群落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4种群落类型的均匀度值诊次为69.6,81.6,82.8和89.6,多样性指数依次为2.33,2.82,2.67和2.75;生态优势度下降,其值从0.307下降到0.158,但并不是演替的最高阶段物种多样性最大;通过对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成分的分析,认为封山育林是千岛湖区森林植物被进展演替的有效途径,目前森林植被正在向演替系列的更高阶段发展,同时由于立地质量的差异导致了同一空间存在着不同的演替系列。图2表3参13。  相似文献   

10.
千岛湖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及其演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所属山地天然森林群落中典型抽选15个群落进行群落结构与群落生态环境调查,运用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结合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将该地区主要天然森林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13个群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主要群落的演替趋势与保护利用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