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让高职艺术类专业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并结合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紧密衔接,开发乡村产教融合型课程新体系,才能适应未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根据最新职业教育标准,传统课程无法达到各项要求,创建乡村+“新文科”“、复合型”“、1+X”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采用“五通”融合培养模式,通过对艺术类各专业及方向重组,打破专业结构限制,多专业互通互融,围绕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打造乡村艺术课程,按照需求培养乡村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是“双高”建设院校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的关键着力点。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科技和人才。通过分析河南乡村振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结合“双高”建设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从体制机制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为高职院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高职院校对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农产品电商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对加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农产品电商创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产教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从高职农产品电商创业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分析了积极推行大学生农产品电商创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农产品电商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希望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推动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而“耕读一体”是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本文将耕读教育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在校企合作与亦耕亦读的实践中探索“校企共育、耕读一体”的育人机制内涵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研育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战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既是课程思政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本文总结了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培养学生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产教融合走进乡村田园,夯实职业人才乡村振兴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乡村建设模块,为职业院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推动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而耕读一体是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本文将耕读教育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在校企合作与亦耕亦读的实践中探索“校企共育、耕读一体”的育人机制内涵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千年农耕文明精神的感召下“学农、知农、爱农”,促进产教研育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事业是我国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做好乡村振兴的事业,能够全面缩短乡村与城市发展的经济差距,而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阶段,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贡献,所以需要给予产教融合的理念来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定向培养,这样才能够使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去,进而提升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涉农高职院校完成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涉农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为服务“三农”提供优质资源、助力国家优化农业人才配置、加快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梳理了涉农高职院校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与乡村人才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布局不平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乡村振兴理念不契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产教融合发展新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厚植服务“三农”情怀;搭建校地教学平台,健全激励保障体系4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推动涉农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一步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就了美好蓝图,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习近平同志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方向和前进要求。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对于我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来说要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情特色和本质要求,找准职业教育支撑国家全面现代化的着力点,发挥农业职业院校自身专业优势,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主线,与区域乡村振兴的不同领域进行有效衔接,推动校政企多方合作助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牧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但仍面临融入乡村振兴深度不够、农牧业产教供需双向对接还不顺畅等诸多瓶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从建立服务江苏乡村振兴研究所、完善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建成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成国家级现代农牧业公共技术技能实践平台、实施科技服务"五项工程"、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倾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时代发展智慧农业,培养“数字新农匠”是其核心力量,亦是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和强农兴农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梳理了“数字新农匠”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发展智慧农业培养“数字新农匠”所面临的乡村数字人才匮乏、培育路径不畅等困境问题。基于此,探索与构建了涉农职业院校“一平台、双融合”的“数字新农匠”育人策略:产教融合培养本土化智慧园艺新农匠;实施“产学研用”创新驱动“数字新农匠”的培养路径;依托项目、校地协同打造“数字新农匠”培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人才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引擎,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构建则是振兴人才的重要抓手。文章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坚持“农学结合”改革思路,分析了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素质农民“弹性学制”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探索学历教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结合的体制机制等相关对策,立足高质量发展,形成高素质农民培育河南范式。以打造适应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产教融合科研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3.
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懂农机、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机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和转型,通过构建“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了一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特别是创新和创业人才。在分析乡村振兴对土地整治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加强双创能力为重点土地整治及人才培养新转变,构建了包括设定科学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实训+实习”一体化培养的土地整治工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立科研体验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网络化教学平台等多元化平台,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完善产教融合政策等对策措施,以期为全面乡村振兴中高校土地整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应不断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靠人才,这为人才提供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潍坊科技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办学宗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丰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寿光模式”的新内涵,探索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学研创融合”“科产教一体”“校地企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U-G-R-E”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问题,逐渐摸索与实践出一条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厘清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关系,更好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应在优化人才培养、精准产教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宣传引导等方面综合施策,更加精准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3):274-276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针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校地企深度融合,构建"两周期、四融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支撑。多年来,东北农业大学秉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20余年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三全、三主线、四螺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三全融合”和“三条主线”贯穿,形成了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四重螺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可推广的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研究尚存在城乡教育二元割裂、过分夸大教育功能、“为农”与“离农”人才培养目标冲突等问题,导致农村高等职业教育无法精准匹配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助乡效用发挥不明显。从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机理来看,现阶段需建立“产业融合—教育驱动—产教配合—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路径,为实现这一路径,需要从政府层面、行业企业层面和院校层面分别采取措施进行路径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国家政府对于农村的重视以及农业的支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我国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尤为重要。现阶段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培育内容落后与实际需求,培育经费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了制约作用。本文围绕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