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茶芽枯病于1976年在我国浙江省首次被发现,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大茶区,主要为害茶树,使发病芽叶生长受阻,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并致品质下降。发病原因:引发茶芽枯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叶点霉属真菌(图1),其球形的埋生分生孢子器壁薄,膜质,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内含1~2个油球。在24℃左右  相似文献   

2.
地柏植株矮生,枝叶葡匐地面,栽培容易,深受盆景制作者的喜爱,也是庭园著名的园景植物。但目前正遭一种新病害——芽枯病危害,不仅影响地柏的造型,且直接威胁着地柏的生长,是一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值到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芝麻茎点枯病俗称黑根病、黑杆病,是芝麻生产中最主要病害,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自根部或茎部开始发病,向茎上部发展。根部感病后变为褐色;茎部感病后迅速形成绕茎的黄褐斑,边缘无明显界限,中部灰白色表面油光,其上密生许多黑色小粒。芝麻茎点枯病病菌主要是以种子、土壤中病残体上的菌核越冬进行传播。高温多雨,地势低洼,土壤长期过湿是暴发流行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地柏是作盆景的好树桩。而在培育过程中往往遇到嫩芽枯萎的现象,影响其观赏价值。经多年研究,现在终于揭开了这个谜,找到了消除这种现象的方法。嫩芽的枯萎是由一种很小的瘿螨危害造成的。这种瘿螨体长只有149~285微米,白色带黄色,蠕虫形。经专家鉴定称之桧三毛瘿螨,在国内是首次发现。经研究,掌握住瘿螨在全年中有二个危害高峰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草莓芽枯病又称立枯病或烂心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也是我国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和危害程度大的发生流行特点,难以治疗,直接影响草毒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草莓芽枯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图1),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亚门的薄膜革菌属真菌。立枯丝核菌菌群是一种不产生孢子的长丝状且隔膜明显的真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  相似文献   

6.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赤枯病俗称铁锈稻,是水稻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会导致水稻生育期推迟、分蘖减少、穗小粒少,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该病害一般于水稻分蘖初期开始发生,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当雨天多、田间水肥管理不当时极有可能导致赤枯病的发生。水稻赤枯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稻株缺钾。降雨少以及长时间低温寡照造成稻田水温、土温低,根系发育不良,水稻吸收钾等营养元素的能力降低,从而诱  相似文献   

7.
8.
结合实践,探讨了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症状特点,并对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林区更好地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小麦枯白穗症状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虫害引起的白穗1.1诊断在我区引起枯白穗的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幼虫咬食小麦根茎基部,小麦抽穗后遭金针虫为害则形成枯白穗。轻拔病株即见病株根茎部已被咬断,观察植株基髓部,可见咬食呈蜂窝状的痕迹。1.2防治返青至抽穗前,枯心苗率3%即开展防治。方法是40%甲基异柳磷或35%甲基硫环磷1500倍液顺麦垅基部浇灌。常发地块7~10d一次,连防2~3次。2病害引起的白穗2.1小麦纹枯病症状茎基部叶鞘上有梭形或椭圆形云纹状褐色病斑,当病斑侵茎超过小麦茎秆周长3/4以上时,造成植株茎秆坏死,从而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形成枯白穗,田间多是单株发病,…  相似文献   

11.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的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又受海洋气候的影响。从地形上属丘陵山地。柳河现有耕地面积7.2万hm2,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年种植玉米面积5.3万hm2。随着玉米杂交种的普及应用,玉米杂交种的品种繁多,在低温多雨年份容易引发黄枯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防治玉米苗期黄枯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选购良种,培肥地力,适时播种,及时喷药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邢军 《山东蔬菜》2007,(2):42-42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山东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有加重的趋势。五六月份进入了高温、高湿季节,也是芦笋病害的高发期,尤其是在老种植区,芦笋茎枯病成为制约生产的一大主要病害。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该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果园重茬病又名再植病,是老果园常可见到的一种病害。所谓重茬病是指同一块地上,种植果树后又继续种植同种类的果树,导致再植果树生长受到抑制或病虫害重发的现象。重茬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移栽幼树生长衰弱,根系发育不良,腐烂,新梢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后失绿,抽条困难,单挂植果少,果品质量差,且再植树成为小老树,重则未到成龄就逐渐枯萎死亡,导致果园提早衰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果园重茬病,其原因一是老果  相似文献   

14.
刘菊梅  张红霞 《种子科技》2020,(9):83-83,85
主要探讨了侧柏叶枯病的影响、发病情况和病因,分析了发病规律,总结了科学的防治经验,旨在为侧柏叶枯病的高质高效防治提供一些参考,最大程度地降低侧柏叶枯病造成的危害,避免经济遭到损失。  相似文献   

15.
枯黄萎病是棉花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我国每年因枯黄萎病造成的皮棉损失约占棉花总产量的10%~20%。棉花的全生育期都有可能遭受枯黄萎病的为害。棉花在苗期发病可造成缺苗甚至断垄。在中后期发病病株生长缓慢,蕾铃脱落严重,成铃少,棉铃小、衣分低、产量下降;从病株上采摘的棉花纤维品  相似文献   

16.
正马蹄秆枯病可发生在茎秆、叶鞘和花器上。叶鞘感病、基部初生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可扩大至整个叶鞘,表面多生黑色长短不一的条斑(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病部呈灰白色。茎秆被害多由叶鞘上的病斑扩展而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一般为梭形,有时也呈椭圆形或同心轮纹状或不规则形。病部组织发软、凹陷,表面也生有黑色条斑。病斑可相互重叠成较大的枯死斑,严重时全秆倒伏、枯死,呈浅黄色稻草状。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花器染病,症状与茎部类似,多发生在鳞片或穗颈  相似文献   

17.
18.
茶白星病的病原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白星病(Phyl losticta theaefotia Hara),在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特别在高山茶场的春茶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茶树感染后,新梢生长不良,芽重减轻,叶片容易脱落,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者可造成50%以上的减产,甚至片叶无收,而且发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茶汤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破碎率较高,并有矿物质臭气,饮用后肠胃还有不适之感,对成品茶品质影响极大,严重阻碍高山茶区名优茶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棉花茎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上海地区的发生日益增多。我场自一九六八年普遍种植海岛棉后,茎枯病的危害越来越重,已经成为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造成很大的损失。一九七三年全场六千一百多亩海岛棉,发生茎枯病的有四千七百多亩,其中死苗一半以上的占五百八十多亩,还有一百亩棉田因死苗过多只得翻耕重种。病原菌茎枯病是由半知菌 AscochyfaGossypii 引起的。一九七三年六月,我们曾用病叶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真菌菌落在摄氏二十五至二十七度下很快,一星期后斜面培养基即布满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