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优938"由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粤泰"与恢复系"R93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0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01~2002年两年试种表现为省肥好种、米质优、产量高,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2.
"湘杂油3号"是湖南省"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芥酸含量0.21%,硫酸含量21.55微摩尔,达到国际双低标准,现由亚华种业独家开发.为了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民增收,特制订本技术规程,供大面积栽培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沪油15"保优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1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引入湖州地区,其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和双高(高出油率、高产量)的品种特性,深受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种植面积19万亩,2002年达到25万亩,2002年冬种面积达30万亩以上,占油菜总面积的40%,成为湖州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扬麦12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属春性.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我所示范种植中表现为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且穗大粒多,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宜作"扬麦158"替代品种推广,尤其适宜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1品种来源 东辛3号原名"东辛2002",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以A95-10/泗豆11杂交,于2001年育成.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东辛3号.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6.
蜀杂九号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于1995年育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全省示范种植中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淮麦19"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育成.2001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秀水110"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品种.经三年种植,表现适应性广、单双季兼用、抗病抗倒、株型理想、生长清秀、高产稳产和米质优良等特点,2001年通过省品审委审定,全市种植面积达2.33万亩,占单季晚稻面积21.6%,2002年预计面积可达6万亩.  相似文献   

9.
"浙双7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培育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的油菜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州市于1998年引进,1999年参加市油菜区试,2000年采取对比试验、高产攻关、示范推广同步实施的技术路线,大大加快示范推广步伐."浙双72"推广面积达38.68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47.0%;2001年冬种,全市"浙双72"种植面积扩大到48.83万亩,占油菜面积的59.54%,已成为我市油菜生产新一代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0.
泸糯3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于1998年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自育恢复系"恢1"配组育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由浙江省诸暨市农科所和璜山镇农技站联合引进试种.经二年种植,表现为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合诸暨市种植.  相似文献   

11.
"浙双72"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双72"系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宁油七号"与"马努"杂交育成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已通过品种审定.平湖市1995年冬种引进,经4年品比、3年大田对比试验,于1998年冬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获得种植户一致好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示范面积2.29万亩,2000年扩大到9.1万亩,2001年全市达11.5万亩,已成为我市油菜主栽品种,也是目前生产上唯一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2.
"秀水110"(原名"丙98-110")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嘉59天杂/丙95-13",于1998年定型.1999年开始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并应用于生产,由于表现突出,推广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浙江省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上海市约80.0万亩.上海市、浙江省分别于2000、2001年通过品种审定,并成为当前重点推广的优质品种之一.近两年我们对该品种的生育特性、高产潜力与配套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27"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27"水稻新品种是以"吉86-11"为母本、"吉农大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497.5 kg/hm2和8 764.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7%和9.0%.该品种干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吉林省中熟、中早熟稻作区种植,尤其适宜吉林、通化、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是南京农大棉花所选配的杂交棉新品种,1995年选育,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们于2000年引进和对照"苏棉9号"、"中棉所29"比较,结果表明,在沿海地区"南抗3号"有丰产性、抗虫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超甜玉米单交种"吉甜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超甜玉米品种"吉甜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898"为母本、"吉90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玉米单交种.1996-1998年吉林省专用型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3 33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9.7%.1997-1998年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2 401.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5.5%,2000-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13 196.3 kg/hm2.鲜籽粒含糖量18.73%,籽粒皮薄、甜而脆,有香味,口感好,品质优.高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茎腐病.适宜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区种植.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常农粳3号"原名"96-32",由江苏常熟农科所用"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杂交经连续两年海南加代,于1999年选育而成,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优良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12月28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玉1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玉106"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4—2005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255.2 kg/hm2,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8.1%。200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498.8 kg/hm2,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12.0%。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玉106"。该品种适宜吉林省晚熟、中晚熟区域种植。四平西部、长春北部、松原地区、吉林地区、白城部分地区和内蒙古等地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18.
"华优桂99"是广西藤县种子公司1998年早季利用优质不育系"华农A"与优质恢复系"桂99"杂交配组而成,属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1999年由龙海市种子站引进、试验试种,2002年、2003年参加漳州市早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和生产试验,2003年底作为区域性品种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甬优8号"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8号"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及苏州市种子管理站以"甬粳3号"不育系与"R6876" 恢复系配组,于2002年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良种.2006年1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适宜于江苏省苏南地区、安徽省南部及浙江省广泛种植,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粒多,增产潜力较大,抗逆性强,米质较优等特点,一般亩产在550kg,丰产方高产田块亩产可达600~650kg,由此在我市种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扬油4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其组合为"鉴13×8705".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