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4dm3系大理州农科所1994年采用系选育种方法选育的六棱大麦新品种。1998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6855.0kg/hm^2,较对照品种品八增产34.7%;1999-2001年参加大理州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26.0kg/hm^2,较对照高产六棱大麦良种V43减11.3%。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达9d。该品种生育期151d,株高85cm左右,穗长3.7cm,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g左右。试验示范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抗倒伏,粒多,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强,抗旱耐寒性较好,生长稳健,成熟落黄好,易脱粒,1999-2001年生产示范190.5hm^2,一般产量6000kg/hm^2,最高产量达9750kg/hm^2。  相似文献   

2.
青稞新品系 87- 9- 5是甘南州农科所 1987年用 83A - 19- 1为母本 ,肚里黄为父本组配组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 1992年参加品种 (系 )比较试验 ,平均产量 550 0 5kg/hm2 ,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 4 8 4 % ;1993~ 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 ,平均产量 372 7 5kg/hm2 ,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 13 9% ,居第 2位 ,差异极显著 ;1996~ 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 4 2 94kg/hm2 ,较对照品种增产 2 5 38%。该品系生育期 110~ 115d ,株高 84~116cm ,穗长 6 9~ 9 4cm ,穗粒数 4 4~ 52粒 ,千粒重 4 2 1~ 4 8 8g。籽粒粗蛋白含量 11 2 % ,赖氨酸 0 4 9% ,淀粉 6 2 6 %。表现早熟 ,抗倒伏 ,穗大、粒多 ,穗脖坚韧 ,落黄好 ,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3.
青稞新品系87-9-5是甘南农科所1987年用83A-19-1为母本,肚里黄为父本组配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500.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48.4%;1993-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平均产量3727.5kg/hm^2,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13.9%,居第2位。差异极显著;1996-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429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38%。该品系生育期110-115d,株高84-116cm,穗长 6.9-9.4cm,穗粒数44-52粒,千粒重42.1-48.8g。籽粒粗蛋白含量11.2%,赖氨酸0.49%,淀偻6.26%。表现早熟,抗倒伏,穗大、粒多,穗脖坚韧,落黄好,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4.
阿青 5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和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联合选育的高原优质青稞新品种 ,2 0 0 2年 10月 2 1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0年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用自育品系 83- 93- 7- 2 - 1作母本 ,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育成品种川 83- 5 319作父本组配杂交 ,组合为 83- 93- 7- 2 - 1×川 83- 5 319,经 7年 8代系统选育而成。阿青 5号系春性中晚熟青稞品种 ,属四棱裸大麦 ,长芒、勾头、全抽穗 ,穗脖弯垂 ,全生育期 12 2d。株高 85~90cm ,株型半紧凑型 ,幼苗绿色 ,半直立型 ,长势强 ,分蘖多。种子锥型、黄褐色、腊质 ,腹沟浅 ,千粒重 4 0 8g ,穗长 6 0cm ,每穗粒数 37 0粒 ,小穗密度 6 2粒 /cm。籽粒品质好 ,蛋白质含量 8 4 % ,容重 80 5g/L ,粗淀粉 (干基 ) 78% ,氨基酸总量 8 4 9%。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中抗云纹病和网斑病 ,轻感散黑穗病、斑点病 ,抗倒伏。州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1 4 9% ;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13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9 2 %。生产示范平均产量 4 0 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33 6 % ,适宜在我州青稞主产区种植 ,也适宜在海拔 2 6 0 0~330 0m之间的云、甘、青、藏等青稞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V43属墨西哥六棱大麦品种 ,1991年大理州农科所从云南省农科院引入。 199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单产达 (公顷产量 ,下同 )7393.5 kg,名列第一 ,1996~ 1998年全州大麦品种区域试验 ,该品种 2年试验所有试点产量均名列第一 ,丰产稳产性突出 ,适应性广 ,生育期适中 ,抗逆性强 ,抗倒耐肥 ,抗锈病。生产示范中一般单产 6 75 0 kg,最高单产达 9 90 0 kg,1999年州内外示范面积3735 hm2 ,并经州级品种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1.1 中早熟、耐迟播  V43属春性品种 ,在我州海拨 2 0 0 0 m地区 ,全生育期一般为16 0 d。即使在 11月下旬播种 ,产量也较…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长白26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生育期131d,在吉林省属中早熟品种,株高104.2 cm,穗长16.3 cm,平均穗约113.3粒,吉林省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682.8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7.0%。历经多年试验研究,摸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其适应种植区域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是从匈牙利品种Jaxana中选择优异的变异单株培育而成,为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110 d左右,株高70~85 cm,穗长7.7 cm左右;穗粒数22粒左右,绝干千粒重43~45 g,绝干蛋白质9.7%~11.0%,2.5 mm筛选率在91%以上,浸出物(以干基计)达到81.8%、α-氨基氮为160 mg/100 g、糖化力为355.5WK,库尔巴哈值为42.4%,在两年甘肃省多点试验中,陇啤1号平均产量577.6 kg/667 m2,较对照品种甘啤4号、甘啤5号产量522.54 kg/667 m2,增产55.06 kg,增幅达10.54%,居参试品种第1位。与甘啤5号、甘啤4号相比较,具有丰产、抗逆、优质和广适等特点,不仅适宜甘肃省河西、"沿黄"、"引大"灌区和中南部雨养旱作区种植,也适宜于北方同类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扬啤 2号 (原名扬辐 972 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辐射诱发早熟突变并经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春性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 ,一般产量(每公顷产量 ,下同 ) 6 750kg左右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 ,产量可达 750 0以上 ,增产潜力大 ,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 ,品质优。 2 0 0 2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2年秋播面积已达 1 333 5hm2 。1 产量表现扬啤 2号在 1 999~ 2 0 0 0年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 6 82 1 7kg ,比对照增产 1 32 % ;是唯一比对照增产的品种 ;2 0 0 0~ 2 0 0 1年平均产…  相似文献   

9.
驻大麦 3号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倒、耐渍、耐旱、耐寒、抗病、广适的啤酒大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 31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 4年 2 8点次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582 3 9kg/hm2 ,居前茅 ,平均比对照豫大麦2号增产 9 0 5% ,比苏引麦 2号增产7 92 %。经品质分析 ,蛋白质含量 1 0 3%~1 1 6 % ,千粒重 4 0 2~ 4 0 7g ,水分 1 2 3% ,发芽率、发芽势达 99%~ 1 0 0 % ,粒大均匀 ,淡黄色有光泽 ,浸出物 79%~ 80 % ,其理化性状符合优质啤酒大麦标准。据不完全统计 ,省内外示范推广面积达 3 3…  相似文献   

10.
浙皮 7号经 2 0 0 1年度和 2 0 0 2年度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 ,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36 72 75kg和 390 6 0kg ,比对照种浙农大 3号分别增产 15 4 7%和 9 2 3% ,均增产极显著。二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 16 2d ,与浙农大 3号相仿 ,有效穗数中等 ,大穗大粒 ,株高 83 6cm ,每穗实粒数2 5 7粒 ,千粒重 4 7 1g ,茎秆粗壮 ,抗倒性强 ,青秆黄熟。中抗赤霉病 ,高抗黄花叶病。  相似文献   

11.
2 0 0 1~ 2 0 0 2年 ,大麦新品种扬农啤二号在江汉平原引进种植 ,表现出高产、耐肥、抗倒、高抗黄花叶病。该品种生育期 185d ,株高 75~ 80cm ,在 2 0 0 2年 4~ 5月低温、多雨、寡照情况下 ,实收单产 5 730kg/hm2 ,比本地当家品种增产 112 % ,穗实粒数 18 1粒 ,千粒重 4 0 9g ,生长清秀 ,熟相好。在江汉平原种植 ,最佳出苗期为 11月 7~ 17日 ,目标单产为 75 0 0kg/hm2 。  相似文献   

12.
《垦殖与稻作》2010,(5):F0004-F0004
由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9年以“吉92D14”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在吉林省气象条件下,为中熟品种,生育期137d左右,需≥10℃积温2800℃左右。株高101cm左右,株型较紧凑,叶色较绿.分蘖力较强。穗型半直立,穗长17cm左右.平均穗粒数116粒/穗,结实率90.9%.粒型椭圆,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4g。精米率76.5%.粒长4.7mm,蛋白质含量7.9%,米质较好。人工接种鉴定,叶瘟和穗茎瘟表现中抗。纹枯病也表现为中抗。2007~2008年两年产量平均结果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5.3%。试验产量9000kg/hm2.生产潜力在1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钾肥在马铃薯上的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秦芳 《中国马铃薯》2003,17(3):171-173
半干旱地区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 ,以施 6 0~ 90kg/hm2的K2 O效果较好 ,较无肥对照增产 75 4 9 5~ 94 0 0 5kg/hm2 ,净增产值 30 4 5 0 5~ 386 2 5 5元 /hm2 ,较单施氮、磷肥对照增产 2 799 0~ 4 6 5 0 0kg/hm2 ,净增产值 1183 5~ 2 0 0 1 0元 /hm2 ,使马铃薯商品薯率提高 0 1%~ 5 3%。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15.
苦荞麦新品种定引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杂粮作物》2005,25(6):362-363
定引1号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经6年试验成功的具有抗病、抗旱、早熟、丰产、适应性广的优质(高芦丁含量)加工型苦荞麦新品种.籽粒水分含量11.48%,粗蛋白含量128.7g/kg,粗脂肪含量26.6 g/kg,粗淀粉含量659.3 g/kg,芦丁含量高达26.1 g/kg;2000~2002年3年全国区域试验定西试点平均产量2 213.55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6.27%;2002~2004年3年示范21点次,平均产量1 472.1 kg/bm2,较对照凉荞1号增产242.25 kg/hm2,各点增幅为3.1%~29.2%;2003~2004年在全市各地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070~2 520kg/hm2,增产幅度为3.6%~17.8%.适宜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稻棵套播小麦轻型栽培技术 ,1997~ 1999年在张湾乡和平明乡进行了 6种密度和 7种施氮量的试验。通过分析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关系 ,初步明确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单产 6 0 0 0 kg/ hm2 的基本苗范围为 2 2 9.5 0~46 4.85万 /公顷 ,施氮量为 2 47.80~ 2 6 9.2 5 kg/ hm2。为提高群体质量 ,基本苗以 2 2 5~ 30 0万 /公顷为宜 ,施氮量以 2 2 5 .0kg/ hm2增产增收效果较好 ,比空白区增产 3133.35 kg/ hm2 ,每公顷增收 2 5 48.35元。  相似文献   

17.
丰产早熟抗病亚麻新品种天亚8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亚8号是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不同生态区穿梭选育而成的丰产早熟抗病油纤兼用型亚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油分品质较好、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甘肃省区试平均产量1 324.95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10.2%.全国(华北、西北)胡麻区试平均产量1 729.8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6.29%.生产示范最高产量3 062.3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1.89%.籽实平均含油率39.07%,其中亚油酸含量14.35%,亚麻酸含量52.98%.  相似文献   

18.
垦啤5号(代号95(7)-1-6-2)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啤酒原料作物研究所用法瓦维特作母本,Barletta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二棱啤用型大麦新品种.经连续5年的品鉴、品比试验,均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伏、抗病、抗旱、适应性强、品质好,主要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其株高68.4~81.8 cm,经小区试验平均单产(kg/hm2产量,下同) 7 635.3 kg ,比对照法瓦维特增产7.9 % , 比对照甘啤3号增产22.2%, 经三年多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单产6 907.79 kg ,较对照甘啤4号增产7.25 %-9.03 % ,据统计至2008年累计推广面积6 053.9 hm2,是甘肃省农垦系统目前新育成的又一个较有前途的啤酒大麦新品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啤酒大麦产区种植,也适宜在西北同类灌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湘杂油1号     
《作物研究》2002,16(3):133-133
1 主要特征特性湘杂油 1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杂种 ,株高 170 cm左右 ,种子黑褐色 ,千粒重 3.8g左右。芥酸含量 0 .0 6 %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 18.33μmol/ g,含油量约 39%。1999~ 2 0 0 0年度在全省示范种植中 ,多数点的产量达到 2 2 5 0 kg/ hm2以上 ;在“湘杂油 1号高产擂台赛”中 ,多数参赛户的产量超过 2 6 2 5 kg/ hm2 ,其中湖南省慈利县东岳观镇双桥村农户钱新安的产量达到4 0 2 1.5 kg/ hm2 ,创湖南油菜单产最高纪录。2 0 0 1年该品种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大面积种植 ,一般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 30 0 kg/ h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徐稻9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培育的优质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全生育期155.9 d,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 d,株高96.7 cm,每穗总粒数140.0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 g。国家区试2 a加权平均产量667.9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7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2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