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为筛选出新型的高效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防治药剂,采用浸渍法室内测定了氯氟氰虫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灭多威、特丁硫磷、甲基异柳磷和吡虫啉7种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和对其繁殖能力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氯氟氰虫酰胺在马尾松体内的输导分布,并在林间开展树干注射氯氟氰虫酰胺抗松材线虫病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氯氟氰虫酰胺对松材线虫的毒力最强,LC_(50)为0.019 mg/L,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次之,LC_(50)分别为0.0213 mg/L和0.0214 mg/L。氯氟氰虫酰胺树干注射3个月内能迅速从马尾松基部传导至树梢顶部,树干边材东、南面的药剂含量显著高于西、北面,且树干不同高度的氯氟氰虫酰胺含量均高于其LC50;氯氟氰虫酰胺制剂在林间注干后,对人工接种病原松材线虫松树的防治效果为73.33%,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的死亡率降至2.00%,而对照试验中人工接种松材线虫松树和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的死亡率分别为93.33%和19.67%。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制剂能有效预防松树个体的松材线虫病发生与为害,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氯氟氰虫酰胺(ZJ4042){3-氯-N1-(2-甲基-4-七氟异丙基苯基)-N2-(1-甲基-1-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邻苯二甲酰胺类新型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氯氟氰虫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室内杀虫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二化螟的LC50值分别为0.046、0.072、0.071和1.95 mg/L,与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毒力相当。在田间用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处理(有效剂量30 g/hm2),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及菜青虫Pieris rapae药后7 d的防效为90.1%~96.3%;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药后15 d的防效为82.9%~90.5%;在试验剂量下,未观察到其对作物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3.
氯氟氰虫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用于分析稻田环境中氯氟氰虫酰胺残留的方法,同时研究了氯氟氰虫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特性。田间样品经液-液分配及优化的Qu ECh ERS方法提取及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水平分别在0.002~0.5 mg/kg下,氯氟氰虫酰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空白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101%,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7%~9.1%,其在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0.005和0.01 mg/kg。该方法可满足水稻及其环境中氯氟氰虫酰胺残留量的检测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8~7.7 d、5.2~8.3 d和1.5~15.4 d,属于易消解农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分别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检测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中2种有效成分在豇豆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的方法。结果表明:豇豆和土壤中分别添加0.005~1 mg/kg 4个水平的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其平均回收率为8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70%~9.5%。北京和海南2地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豇豆中的半衰期为4~6 d,土壤中的为10~24 d。成熟时采收,豇豆中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2 mg/kg。推荐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在豇豆上的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45 g/hm2,使用方式为喷雾,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安全间隔期为5 d。  相似文献   

5.
以树干注射方式对黑松基部按地径施用不同剂量的甲维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药90d后和2年后树体内甲维盐含量;在林间注药黑松上人工接种松材线虫,调查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注药90 d后,按松树地径2 mL/cm注药量的甲维盐可输导至树体注干点以上不同部位至枝干顶梢,注药2年后,在注干点以上不同部位仍能检测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7种双酰胺类杀虫剂(IRAC 28组:氯虫苯甲酰胺、硫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四唑虫酰胺、四氯虫酰胺,IRAC 30组:溴虫氟苯双酰胺、异噁唑虫酰胺)对鳞翅目害虫的活性和田间药效,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7种药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和二化螟的室内活性,并进行了防治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室内测定表明:异噁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和二化螟的活性均最高,LC50值分别为0.0040、0.0521和0.0078 mg/L,其次是溴虫氟苯双酰胺,LC50值分别为0.0198、0.0584和0.0339 mg/L;其他5种药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和二化螟的LC50值范围分别为0.0212~0.1378 mg/L、0.2577~0.8080 mg/L和0.2886~1.2277 mg/L。硫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活性最高,LC50值为0.0218 mg/L,显著高于其他6种杀虫剂(LC50值为0.0694~0.2747 mg/L)。田间试验表明:药后7 d,IRAC 30组杀虫剂在有效成分30 g/...  相似文献   

7.
为了延缓麦蚜抗药性和降低杀虫剂使用量,本研究筛选了具有增效作用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烯啶虫胺的复配比例,并研究了增效复配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蚜的LC50为25.01 mg/L,烯啶虫胺对麦蚜的LC50为28.21 mg/L。通过最佳增效配比的筛选,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烯啶虫胺的有效成分比为1.3∶1、1∶1.1、1∶1.7、1∶10.2时,对麦蚜的毒效比分别为1.28、1.49、1.64、1.50,表现为增效作用。深入研究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烯啶虫胺的有效成分为1∶4.5、1∶7.5和1∶10.2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均显示了显著增效作用,其中,当高效氯氟氰菊酯与烯啶虫胺有效成分比为1∶7.5时,混配剂的LC50为5.22 mg/L,共毒系数达到532.61。按有效成分比1∶7.5,将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与2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混用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1、3 d和7 d,混配剂的防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单剂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在药后1 d,混配剂的防效高于烯啶虫胺单剂的防效,在药后3 d及7 d,混剂与烯啶虫胺单剂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混配剂的防效在药后7 d内不断上升,其中药后7 d防效达到92.98%。混配剂的使用可以达到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减量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对麦蚜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对设施蔬菜烟粉虱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选用8种分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设施黄瓜和茄子上的MED烟粉虱隐种进行了药效试验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10d,8种杀虫剂对黄瓜田MED烟粉虱的防效为78.98%~96.66%,而对茄子田MED烟粉虱仅为39.59%~81.11%。新型杀虫剂10%溴氰虫酰胺OD和50%氟啶虫胺腈WG对MED烟粉虱防效高,药后10d对黄瓜田MED烟粉虱的防效分别达94.90%和94.18%,对茄子田MED烟粉虱的防效分别达75.24%和81.11%;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药后10d对黄瓜田MED烟粉虱防效为78.98%~89.22%,对茄子田MED烟粉虱的防效60.58%~79.09%。酰肼类拟脱皮激素类240g/L甲氧虫酰肼SC药后10d对黄瓜田和茄子田MED烟粉虱的防效分别为80.79%和80.41%。10%溴氰虫酰胺OD中添加增效剂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可使药后3~14d防治效果显著提高1.86%~67.40%。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剂量下,药后15d黄瓜茎叶中噻虫嗪和啶虫脒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0.52mg/kg和2.06mg/kg,茄子茎叶中阿维菌素、吡蚜酮、甲氧虫酰肼的平均残留量为0.031mg/kg、2.36mg/kg和4.75mg/kg,均高于我国对果实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而黄瓜果实样品中7种杀虫剂均未检出(0.01mg/kg)。研究表明,10%溴氰虫酰胺OD和50%氟啶虫胺腈WG是防治设施蔬菜MED烟粉虱较为理想的新型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唐涛  叶波  刘雪源  王培  符伟  马明勇 《植物保护》2016,42(6):202-207
基于兼治水稻害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杀虫单剂缺乏的现状,2014-2015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三氟苯嘧啶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茚虫威、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以及吡蚜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以上几种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最为理想,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为害;药后14~21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40%~93.62%和86.57%~90.81%,药后42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7.60%~82.24%。其次为三氟苯嘧啶与溴氰虫酰胺混配,对二化螟和稻飞虱高效且兼治稻纵卷叶螟;药后14~21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43%~86.75%和67.31%~75.30%,药后42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9.07%~84.30%。三氟苯嘧啶与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阿维菌素混配对稻飞虱高效,但难以有效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而吡蚜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高效,但后期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一般。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使用三氟苯嘧啶与氯虫苯甲酰胺或溴氰虫酰胺混配,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为害。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筛选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药剂,笔者开展60%甲氰·单甲脒WG 1500倍+害立平助剂1000倍、10%溴氰虫酰胺SE 750倍+奇功助剂3000倍、10%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14倍+迈润助剂600倍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60%甲氰·单甲脒WG 1500倍+害立平助剂1000倍、10%溴氰虫酰胺SE 750倍+奇功助剂3000倍、10%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14倍+迈润助剂6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100%、82.09%。药后14 d,10%溴氰虫酰胺SE 750倍+奇功助剂3000倍的防治效果最好,为92.62%。综合来看,10%溴氰虫酰胺SE750倍+奇功助剂3000倍组合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