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蕉生产全程机械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香蕉生产的机械化现状.探讨我国需要解决的香蕉生产机械化技术问题。针对我国香蕉生产的种植模式和劳动力状况.提出我国香蕉生产应尽快研发的机具。  相似文献   

2.
我国旱地育苗移栽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因其使作物生长期提前以及能够提高复种指数.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育苗移栽的机械化生产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作业质量的关键。从育苗和移栽过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标准以及实用机型方面分析了我国育苗移栽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和条件,提出了加快育苗移栽机械化生产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稻产业技术研究与应用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但现行杂交水稻制种仍然依靠传统亲本制种为主,费工费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种业现代化的需求,选育适宜机械化、轻简化制种杂交稻新组合并进行配套技术研究和应用是推动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化面临的现状及创新实践,探讨了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超级稻进行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分析了兴宁市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产生的效益,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发展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我镇种植面积最大的支柱产业,大干镇农技站和县农机管理站在2005年小面积杂交稻机插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6年在自石村示范推广机插杂交稻200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机插杂交稻单位面积产量。与手插相比平产.但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50多元。而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与化学除草、收割机配套,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到广大粮农的欢迎。但要使杂交水稻机插栽培获得成功.实现节本增收,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否则可能造成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正在逐渐加快。农业机械化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实行机械化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对于农业的发展也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在农业机械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业机械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农产品的副产品,如何有效利用秸秆成为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开始推广,成为解决秸秆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探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并以吉林省靖宇县为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正在逐渐加快。农业机械化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化管理中的制度和形式等问题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还不够完善,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国水稻种植情况来看,我国水稻的种植过程是影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通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对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及发展前景,以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从农艺学角度探讨发展我国机械化种植中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杂交稻两优0367制种组合生产过程中,通过制种母本秧苗的工厂化育秧,基本实现了母本秧苗的机械化栽插,成熟的杂交稻种子和成熟的制种父本机械化收割。配套生产技术的成功推广,基本摆脱了杂交稻制种母本完全依靠人工移栽,制种父本必须先行人工收割干净后,再进行杂交稻种子收割的困境,极大缓解了劳动力紧张、工本费爆涨的压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它具有省种、省工、省力和明显的增产效果,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广,解决水稻种植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2000年绍兴县引进2台韩国产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现就使用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跃文 《农家顾问》2008,(11):55-56
我国水稻品种资源丰富,种植模式多样.集成了不同水平的水稻种植技术,因此,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是种植环节。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将向高性能插秧机械、抛秧机械、直播机械三大类型并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下,中国橡胶生产机械化技术渐趋成熟,但是橡胶种植、采胶和收胶等重要作业环节仍依赖手工操作,制约着我国橡胶生产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橡胶生产机械化,既要提高现有机械化装备水平,也要解决橡胶生产中的割胶、收胶和种植等作业工序中的机械化问题,通过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应用,可以实现橡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而推动橡胶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机插秧苗育秧、播种、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商品粮基地县。为了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机械化水平,2005年我镇在全市率先引进科技含量高、综合性能稳定的“东洋PF455S型”机动插秧机3台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几年来对该机型的农机特点和杂交稻农艺性状有机结合的研究,有效解决了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育秧、机插、管理等方面问题,并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升了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关键时期,是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将为我国未来农机化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期.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将在整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需要广大农机工作者牢牢把握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力争解决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全面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成功转化率,巩固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科技成果,通过演示,组织培训,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咨询解答,向人们宣传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将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过程中,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起着重大作用。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在完成这三大任务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由产中为主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以服务粮食生产为主向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全过程伸展;由单一的机械技术为主向以综合、组装、集成为特色的工程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1):137-138
马铃薯是粮食也是蔬菜,还可以用作饲料及工业原料,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很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解决劳动力紧张问题,减轻劳动强度。本文主要概括了马铃薯的播前准备、深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中耕、收获等一系列机械化生产模块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陆华忠  李君  李灿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226-235
近年来,随着果园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果园生产技术普遍存在水果栽培方式与机械化作业不配套,农艺与农机结合不完善,呈现各自发展态势上升,标准化技术短缺、人工成本增高、劳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果园大部分环节仍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制造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果园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人工作业已无法满足现代果园的发展需求,果园机械化问题亟待解决,而生产作业机械化已发展成为支撑现代水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根源。对国内外水果生产管理及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围绕果园土壤与植被管理、病虫害防治、冠层花果管理、水果采收及智能信息管控等技术进行综述,展望了水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未来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将逐渐向智能化、标准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果园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棉花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总结了加快研究选育更多的适合机采棉新品种、研究建立适宜机械化的农艺管理技术,加强采棉机及相关装备的研发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