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作物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 ,由于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食品的不同程度的污染 ,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控制霉菌毒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由于毒素的种类过多并且毒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使得单一的解决方法很难完全奏效。研究证实 ,使用经挑选的吸附剂与生物转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很好的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饲料与畜牧》2009,(11):44-45
霉菌毒素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畜禽饲料和人类食品安全的严重威胁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霉菌毒素脱毒剂是预防和治疗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症的重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都是同等有效,许多在市场上流通的类似产品可能不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目前,生物降解霉菌毒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脱毒方法,日益成为行业关注和研究热点,鉴于此,《新饲料》杂志与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在2009年第11期开办"特别关注"栏目,主题为"霉菌毒素与生物脱毒研究进展",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以供科研人员及饲料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动物的生产性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外对各种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对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和脱毒机制作一综述,探讨不同霉菌毒素脱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霉菌毒素是霉菌分泌的次级代谢物,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脱毒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介绍了霉菌毒素脱毒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特别是对各种霉菌毒素物理脱毒剂即霉菌毒素吸附剂的脱毒效果与脱毒机制、改良方法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探讨了各种脱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次生性的真菌代谢物,至今仍是在全世界受到重大关注的一个领域。霉菌毒素如果有的话一般是以微量污染物的形式存在于农产品中,其浓度范围以每克中含多少纳克到多少微克计。对霉菌毒素的大力研究已进行了将近 40年。 1961年分离到了第一组霉菌毒素并对它们进行了描述。它们由黄曲霉毒素组成。这是对 1960年在动物中爆发的严重急性病进行研究的结果。 1965年,继黄曲霉毒素的发现之后又识别了另一组重要的霉菌毒素—赭霉素 (Ochratoxins)。   霉菌毒素中毒的典型情况一般是由于发生急性临床症状而引起代理商注意毒素出现的季节…  相似文献   

6.
7.
(一)物理脱毒物理方法脱毒包括:热处理、微波、射线、紫外线、水洗、脱胚处理(主要用于玉米的脱毒)及添加吸附剂等措施。目前,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吸附剂来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次生物,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就甘露聚糖对霉菌吸附效果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为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饲料及其原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菌不仅污染饲料,而且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饲料品质下降。畜禽摄食了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之后容易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文章就霉菌毒素危害及近年来国内外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主要产毒霉菌现在已明确能产生对人体毒害作用的霉菌有300多种,主要是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 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1.1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棕曲毒、寄生曲霉、棒曲霉等。表面一般是绒毛状,开始为灰白色或白色,长出孢子后因菌种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多种毒菌毒素。1.2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前病镰刀菌、粉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一般呈白色绒…  相似文献   

11.
脱霉剂对保育猪病亡率及粪便中霉菌毒素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脱霉剂产品对保育猪病亡率及粪便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将419头饲养密度、体重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保育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62头,每组设3个重复小组,每个重复小组约20头。各组安排如下:试验1组为饲喂正常基础日粮对照组(58头);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0.5kg/t缉毒特工(60头);试验3组为基础日粮+0.5kg/t市售脱霉剂(63头);试验4组为基础日粮+1kg/t缉毒特工(59头);试验5组为基础日粮+1kg/t市售脱霉剂(61头);试验6组为基础日粮+2kg/t缉毒特工(61头);试验7组为基础日粮+2kg/t市售脱霉剂(57头),试验期45天。结果表明:1)各添加脱霉剂组的腹泻率,阴户红肿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同剂量组间比较,缉毒特工组的病亡率低于市售脱霉剂组,且试验6组的病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P〈0.01)。2)试验期添加脱霉剂的各试验组粪便中ZEN(玉米赤霉烯酮)和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排出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随脱霉剂添加剂量增加,ZEN和DON排出量呈增加趋势。同剂量组间,添加缉毒特工组的排出量显著多于添加市售脱霉剂组。因此添加霉菌毒素复合处理剂缉毒特工可有效处理猪体内霉菌毒素,改善病亡状况,同时对其免疫力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饲料中广泛存在,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菌素等。目前,关于单一霉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报道较多,而对多种霉菌毒素的联合毒性进行探索将是今后霉菌毒素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霉菌毒素的危害和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而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就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吸附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戈娜  袁慧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3):126-128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对动物机体最重要的危害作用就是能够抑制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引起动物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造成长远的经济失。同时霉菌毒素之间还有对免疫系统的协同抑制作用。作者针对饲料中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免疫抑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2006~2007年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作者评估了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得出如下结论:①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田间型毒素)。人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②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将加剧毒素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③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干燥酒糟(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④与单一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原料相比,全价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⑤控制霉菌毒素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控制原料质量和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建立测定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在不同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为消除食糜上清液中复杂组分对目标毒素检测的干扰,本试验对毒素提取方法、液相色谱的检测波长设置和流动相组成进行了优化。利用单浓度体外吸附试验评价了4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在水、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反应上清液经过1次正己烷和3次二氯甲烷提取,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在0~9 min和9~14 min分别设定为360、440 nm和235、418 nm,乙腈/水流动相中乙腈比例控制在40%~60%时,本试验采用的HPLC仪对1.00~10 000.00 ng/m L黄曲霉毒素B1和20.00~5 000.00 ng/m L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良好的分离定量效果,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和0.999;检出限分别为0.16和2.00 ng/m L;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37%、4.50%;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74%、8.84%。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1%~110.3%、98.7%~104.1%。2)自制霉菌毒素吸附剂样品P3、M3和市场采购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Y1、Y2在猪胃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率依次为72.10%、84.18%、83.17%和66.01%;在猪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的吸附率依次为78.15%、88.08%、88.12%和67.34%。4种吸附剂在胃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率依次为85.35%、18.41%、16.20%和12.98%;在猪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的吸附率分别为39.75%、25.15%、21.40%和24.85%。综上,本试验建立的HPLC法可同时测定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中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检测限和检测范围满足我国《猪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猪生理体液条件下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会给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研究霉菌毒素致毒机理,为今后研究其对动物及人的影响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细胞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体外试验方法广泛用于毒理学研究中。本文简述了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展青霉素(PAT)的一般特性,并综述了利用细胞模型进行AFB_1、OTA、DON、ZEA和PAT毒性、联合毒性及致毒机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选择125头始重(8.04±0.64)kg去势约×荣仔猪,采用2×2+1因子设计,研究被镰刀菌毒素自然污染的玉米以25%和50%的比例等量替换基础饲粮中的正常玉米并在此基础上加或不加葡配甘露聚糖(EGM)霉菌毒素吸附剂霉可吸TM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被镰刀菌毒素污染的饲粮降低了仔猪的生产性能,随霉变玉米替代比例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程度增加(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仔猪饲粮中有机物质、蛋白质、钙、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或P<0.01)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5),25%污染玉米饲粮对钙的表观消化率无影响(P>0.05);在被镰刀菌毒素污染饲粮中添加0.2%EGM吸附剂可使上述不良效应得到改善,尤以在25%污染玉米饲粮中添加0.2%EGM吸附剂可获得显著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壳寡糖(COS)和霉菌毒素吸附剂(M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首先配制基础饲料(C0组,作为对照组),然后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 mg/kg COS(C0.1组)、250 mg/kg COS(C0.25组)、2 500 mg/kg M A(M 2.5组)、100 mg/kg COS+2 500 mg/kg M A(C0.1+M 2.5组)、250 mg/kg COS+2 500 mg/kg MA(C0.25+M2.5组),共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投喂初重为(0.23±0.02)g的凡纳滨对虾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对虾。结果表明:1)C0.1+M2.5组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显著高于M2.5组(P0.05),C0.1+M2.5组的饲料系数最优,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0.1+M2.5组的蛋白质效率最高并显著高于除C0.25+M 2.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C0.1+M 2.5组的虾体粗蛋白质含量较C0.1组显著升高(P0.05),虾体粗脂肪含量较C0.1组显著降低(P0.05)。2)C0.1+M 2.5、C0.25+M 2.5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低于C0.1和C0.25组(P0.05),C0.1+M2.5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活性均显著高于M2.5和C0.1组(P0.05),C0.1+M2.5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0.1组(P0.05);C0.1+M2.5组肝胰腺中MDA含量显著低于C0.1组(P0.05),C0.25+M 2.5组肝胰腺中AKP、PO、SOD、溶菌酶(LZM)活性比C0.1+M 2.5组均有降低,相反肝胰腺中MDA含量则有所升高。3)以哈维氏弧菌攻毒7 d后,C0.1+M2.5及C0.25+M 2.5组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0和M 2.5组(P0.05)。由结果可知: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COS和/或MA均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联合添加COS与MA的促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COS和MA,综合来看,以100 mg/kg COS和2 500 mg/kg M A联合添加时作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常见霉菌毒素及其危害,综述了吸附作用消除霉菌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