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春节刚过,武汉市黄陂区的茶农袁季平,考虑扩建自己的家庭作坊,再添置两台茶叶加工设备。去年,仅靠一台设备和专门从浙江学回来的龙井茶制作手艺,袁季平自产的龙井茶销售额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2.
1956年4月26日,正是春茶见新季节,周恩来首次来到西湖梅家坞。看到新茗勃发、青葱翠绿的茶园风光,周恩来谈笑风生,连声称赞道:“好地方,好地方!”在听取汇报并视察茶区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龙井茶是茶叶珍品,国内外人士都很需要它,要多发展一些”。1957年9月的一天,他在梅家坞整整停留了4个小时,亲自与干部群众座谈制订龙井茶发展规划,他亲切地对群众说:我要和你们做朋友了,以后要经常到梅家坞来”。 1957年春天,周恩来陪同外宾去梅家坞访问,接待人员端出最好的“明前龙井”招待贵宾。周恩来喝了清香鲜爽的茶汤后,不忍将嫩绿的龙井芽叶倒掉,便风趣地说:“龙井味道好,芽叶倒掉太可惜了,还是把  相似文献   

3.
龙井茶诗话     
一、在宋代在龙井茶尚未诞生前,美丽的杭州西湖边的群山中,已出现了多个名茶,如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小龙茶、垂云茶等.《广群芳谱·茶谱》引《杭州府志》:宝云山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者名白云茶.宝云茶、白云茶均见于诗.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宋代 王令故人有意真怜我,灵荈封题寄荜门.与疗文园消渴病,还招楚客独醒魂.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应无谷雨痕.果肯同尝竹林下,寒泉应有惠山存.  相似文献   

4.
龙井问茶     
龙井问茶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龙井茶与西子湖今天已齐名中外。当人们提到“西湖龙井”时,已分不清是指景抑或指茶了。但是脱胎于南宋画院画卷题名的老“西湖十景”中并没有龙井。1986年杭州举行了“新西湖十景”群众评选,西湖龙井受到应有的重视。有趣的是,经过许多...  相似文献   

5.
龙井茶碑记     
近年,客居杭州天竺、龙井之间。一九九六年秋,幸蒙中国名村——西湖乡龙井村党支部书记陆鑫富、基建办公室汪岚波先生的邀请去龙井作客。漫游天竺山脉的狮峰山、老龙井,又玩尝龙泓之水。是日,采山麓之精华——秋茗芽尖,经汪公亲炒,当即以龙泓泉水煮沸冲泡,我等此刻陶醉于龙井茶色翠、香郁、形美、味醇的四绝之中。如若初春之茶,即更妙不可言。群贤毕至,友周围坐谈心,切切磋磋问及茶亭。有唐代入陆羽茶经、苏轼留诗,经宋、元、明、清茶事兴盛史话,以及康熙行宫、乾隆御茶等故事。聆听龙井茶友谈论茶亭,此乃人生乐趣,铭记心间。…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话龙井浙江省杭州市地方茶叶协会赵天相在我国众多的名茶中西湖龙井恐怕是最名闻中外老幼皆知了。风光秀丽的出生地,独特的手工炒制工艺,与众不同的外形,清香和淡、雅俗共赏的品位,使她的魅力历久不衰。但从历史上看,龙井茶的产销也随着社会经济状况变化而起...  相似文献   

7.
雁声 《新农村》2004,(12):32-32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民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  相似文献   

8.
龙井看采茶     
年青时,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哥哥嫂子们总是泡茶接待。一下子客堂间里散发出一股清香,在客堂外的小走廊上也闻得到。客人们和哥哥嫂嫂在谈论:“这是‘明前’?‘雨前’?“什么‘明前’,‘雨前?”?“都是龙井茶啊!”“龙井茶有这么多花样?”“可不是,有头茶二茶三茶哩!”正在这时,从姊从她家的灶间走到院子里,望见我,她大约听到一点哥嫂和客人们的谈天说地,她把我一把拉到她家,叫我坐在灶间旁边的吃饭间里,靠着方桌,泡了一杯茶,放在我面前,说:“喏!你喝杯龙井茶!”这是我第一次喝到的龙井茶。后来,我长大了些,到南通上海等地念书,都听到人们问我关于浙江的龙井茶。为了求学,我南北东西,国内国外都跑,常遇到人们询问浙江的两种  相似文献   

9.
龙井的魅力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7,(5):249-251
“龙井茶,虎跑泉”让茶人着迷。20多年前,我就梦想有一天能亲临杭州,亲眼看一看龙井茶、虎跑泉。这不,机会来了12007年7月14月,在龙井魅力的召唤下,我单枪匹马,直奔龙井路而去,来了个“龙井自助一日游”。那日留恋于茶博馆,徘徊于茶树旁,驻足于龙井边,好不惬意!早在1999年10月的某一天,单位组织所属人员赴千岛湖、桐庐旅游,也曾“到过”杭州。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山区所产的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历来备受饮者赞尝。解放后,龙井茶有了很大发展,畅销国内外,对龙井茶的需要量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龙井茶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决定从选育良种入手。 龙井茶区的茶树,是一个有性群体品种。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容易天然杂交,后代的差异很大,植株间的优劣十分悬殊,如果选其优良植株,加以鉴定繁殖,就有可能选育出更好的龙井茶的新品种。根据这样的设想,我们从1960年开始采用单株选种的方  相似文献   

11.
正桂花龙井以龙井茶为茶坯,取桂花馥郁甜醇香味,使得花缓茶之苦涩,茶得花之浓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现将桂花龙井茶的加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桂花的采收金桂香气甜润馥郁,银桂香气清雅幽长,两者香气浓郁,均适宜窨制花茶。桂花的香气受开放程度的影响。开放度不够,芳香物质合成不足,花柄不易脱落;完全开放,则香气散失过度,香气较淡。桂花最佳的采摘时期为初开后3~5天,此时花色金黄鲜活、花朵半开。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采摘,以减少鲜花水分流失。采摘时要注意轻采轻放,采后要快运并防止日晒雨淋。采回的桂花要及时剔除花梗、枝叶等杂质,露水花和雨水花需用风扇吹干。  相似文献   

12.
听说余杭成立了径山茶文化研究会,感到很高兴。 径山茶近几年在各级名茶评比中连续夺魁,声誉鹊起。古老名茶重放异彩,古老的径山也引人瞩目,有人……  相似文献   

13.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茶经》上就有记述:“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到了宋代,上天竺香林洞出产的宝云天茶,香林茶和天下竺的云峰出产的白云茶,更被列为贡茶,向皇帝年年朝贡。西湖龙井茶外形和内质俱美。高级龙井茶,要把采摘来的嫩芽、经过精细加工,在特制的锅中炒制,炒制工有一整套炒制手势,随着鲜叶老嫩和锅中茶坯成熟情况,适时变换,归结成十大手法: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因产地不同,炒制技术稍有差异,产品也各有特色:传统的西湖龙井茶有“狮”、“龙”、“云”、“虎”…  相似文献   

14.
塑料大棚茶园微气象特征与龙井茶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15.
西湖龙井茶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张金名片,是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特产,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绿茶皇后.西湖龙井茶获得了无数的荣誉.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特别荣誉名茶称号,2010年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2011年西湖龙井商标被核准...  相似文献   

16.
夜品龙井记趣太原日报王庆华这是一个难得的清静、闲适的周末之夜,无宾客夜访,无杂事缠身。更无往日那种电视之骚扰——素来对电视情有独钟的孩子们都寻朋友玩耍去了。除了妻子在厨房里忙碌什么外,书斋(兼容厅)里只有我和自己的影子。一室灯光柔和,而从窗口徐徐吹入...  相似文献   

17.
延边本地黑猪是本地区数量最多而古老的猪种,富含东北民猪血液。但它既不同于东北民猪,又不同于外来猪种,是延边人民长期精心培育的地方良种。1981年全地区共存栏273,971头猪,内有种猪31,960头,其中本地猪占种猪总头数的91.09%。龙井本地猪是龙井县境内的本地黑猪。龙井本地黑猪繁殖力强,性情温顺,护仔性强。产仔数平均为10.24头,成活率81.89%,初生重0.89—1.00kg,60天断奶个体重12.5~13.0kg,断奶全窝重105—115kg。育肥期日增重362.7g。屠宰率75.0%,胴体长74.0cm,眼肌面积27.99cm~2,背膘厚4.46cm,后腿重占胴体重的26.37%,瘦肉率48.0%。全身黑毛,毛细而密,分布均匀,皮薄无皱褶。头大小适中,背腰平直,较长,衔接良好。脊架结实有力,后腿欠丰满。乳头6—7对。母猪每年需要混合饲料698.30kg,每千克混合饲料含2193.81千卡可消化能,15.28%粗蛋白质,0.37%钙和0.42%磷。龙井本地黑猪的生产潜力很大,变异幅度广,大有选择余地。保存、提高和合理利用是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是当务之急。要组织一整套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本地黑猪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杭州市萧山区的茶叶机制化发展进程,提高机械化制茶水平,促进全区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特引进龙井茶加工半连续化生产线,开展了新机械、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示范。同时,通过对几种机械处理加工茶叶的对比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萧山区生产实际的龙井茶半连续化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漫 《农业考古》1994,(4):227-228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杭州农校周漫西湖龙井,为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始于宋,兴于元明,至近代为更盛。它是中国茶叶商品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多的名茶,也是海内外最富盛誉的名茶,被国家列为招待国宾的礼茶。如此倍受民众喜爱的名茶是如何精制而成的呢?关键何在?...  相似文献   

20.
汪从元 《农业考古》2004,(4):172-172
黄炎培(1878—1965),江苏川沙(今上海)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身体力行办教育。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员,后来发起建立中国民主建国会。1945年7月,黄炎培、章伯钧、傅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邀从重庆赴延安访问。毛泽东在机场握着67岁老人黄炎培的手说:“26年前我就认识你了,那年我去上海,恰逢江苏省教育会欢迎杜威博士,我听过先生的演讲。”黄炎培一行访问延安的目的,是谋求两党团结,致力国内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