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诱杀农作物害虫技术是近几年来广泛推广应用的绿色控害技术。为探索水稻二化螟发生区利用性诱剂诱捕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二化螟性诱剂的配比类型,验证昆虫性信息素控制水稻二化螟探索田间应用技术,2010年在桂林双季稻区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试验,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见,二化螟性诱剂是防控水稻二化螟很有效的措施之一,还可应用于水稻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准确反映出水稻二化螟各代成虫盛期、高峰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对4类9种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该地的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安、甲胺磷4种杀虫剂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对杀螟硫磷已产生中抗,对甲基对硫磷、三唑磷、氰戊菊酯则仍保持敏感水平,同时发现二化螟对氟虫腈极为敏感,对6龄幼虫的LD50仅0.3833μg/g。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有诱杀作用,通过调查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田间的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评判二化螟性诱荆在水稻生产中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蛾具有很好的诱杀作用,可以使诱捕区田间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比对照区分别下降71.4%、80.0%和81.3%,防治效果和常规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别,可以在水稻...  相似文献   

4.
二化螟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化螟求爱过程中释放性信息素这一规律,笔者对两种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诱杀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A诱芯(Cs2009410)能显著降低田间二化螟蛾量基数,从而减轻二化螟的田间危害,利用物理诱杀技术防控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水稻高产示范区内通过对早、中、晚三季水稻开展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余干县水稻二化螟由于近几年的综合有效防治,发生程度逐年下降,2013年早稻一代属中等发生,中晚稻第二、三代属轻发生;采用性信息素防治的无污染,环保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6.
7.
为开展水稻二化螟的绿色防控,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田间诱杀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不仅可用于预测预报,还可用于防控二化螟;为使防控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需及时掌握田间蛾量变化情况,尽量在蛾峰出现前几天放置诱芯,从而诱集到更多的雄蛾,减少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水稻二化螟信息素的合成方法和路线.[方法]以廉价易得的化工试剂1,8-辛二醇和顺-3-辛烯-1-醇为原料,经选择性单边溴化,2,3-二氢吡喃保护,制成格氏试剂,顺-3-辛烯-1-醇经过对甲苯磺酸氯反应,得到对甲苯磺酸酯经格氏偶联反应,脱保护、氧化得到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结果]反应过程不涉及双键的立体结构变化,得到立体结构单一的异构体,产物总收率为62.80%.[结论]建立了用立体构型保持的原料合成直链不饱和醛类昆虫性信息素类物质的方法,为直链烯醛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实验室合成、小批量生产及后期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水稻二化螟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是生产上制约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华北稻区二化螟的发生比较普遍,而且大田生产二化螟的防治重视不够,为了防止其虫源积累导致大发生,以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就二化螟的发生及危害规律做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目前生产比较实用和有效的二化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不施用农药就能够达到增产增收、保证稻米优良品质的目的,2019年在扶余市得胜镇临河村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示范.结果表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田块的落卵量远低于农民用农药氯虫噻虫嗪+柯朗助剂的田块,水稻枯鞘率及株防效与农民自防田无显著差别,说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都能够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二化螟群集性的调查分析,初步查明在不同类型田、水稻的不同生育期、二化螟幼虫的不同龄次,二化螟幼虫的群集性不同.这为科学制订二化螟防治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在普通低温-15(30d),-20(4,6,8,10d),-23(4d),-25℃(4d)下的死亡率分别为3.33%,6.67%,13.33%,23.33%,26.67%,30%,56.67%;田间越冬初期、中期、后期由低温引起的死亡率分别为0,4.85%,9.96%。越冬幼虫能耐受一定的强低温-28(90min),-30(30min),-32℃(10min)。不同时期越冬幼虫的耐寒性有很大差异,其过冷却点在翌年3月中旬以前呈上升趋势,3月中旬以后又逐渐下降。不同地理纬度区越冬幼虫的耐寒性也有差异,表现为过冷却点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上升。首次提出二化螟在越冬期间通过耐冻和避冻两种策略来越冬。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对水稻二化螟雄成虫诱杀效果较好,且省工、省事、无残留、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中防治二化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二化螟诱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用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055%二化螟诱芯防治二化螟,与常规药剂防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实际投入成本,应用中建议100 m2使用1枚诱芯。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二化螟为靶标,进行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荆诱杀二化螟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节约水稻种植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值得失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取二化螟性诱监测器监测在水稻田间从秧苗到成熟期间的雄性二化螟成虫的数量变化,通过雄性二化螟成虫在水稻生育期间的数量变化反映整个二化螟成虫在水稻田间的数量变化,并将试验结果与二化螟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田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监测器在水稻田间安装方便,监测效果与自动虫情测报灯相当,且具有预测时间提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1999年在吉林市7个地点进行了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的试验。结果表明;性诱芯田间有效期长达42d,水盆诱捕器每盆每晚最大诱蛾量达481头,每盆每日最大诱蛾量Y与每盆每日平均诱蛾量X之间的关系是:随着X的增大,Y对X的倍数逐渐下降,在平均诱蛾量较低时,雄蛾对诱捕器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当虫口密度大时,雄蛾对诱捕器的选择性下降,结果使不同诱盆的诱蛾量接近均等。初步结果表明;性诱杀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韶关地区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发生规律进行测报,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的诱集作用,对二化螟发生的世代、始发期和盛发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韶关地区6~10月共出现2代水稻二化螟,第1、2代二化螟的始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旬、8月上中旬。第1、2代二化螟的盛发期为7月的中下旬、9月的上中旬。[结论]通过性诱测报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水稻二化螟在韶关地区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0.
屈丽莉 《农技服务》2014,(6):138-138
通过在大洼县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示范,结果表明:对性信息素水稻二化螟雄成虫诱杀效果较好,且省工、省事、无残留、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防治二化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