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公益林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因此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公益林中的宜林地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公益林的动态监测,文章主要以山东省泗水县国家级公益林宜林地的动态监测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家级公益林中宜林地的动态变化情况,从中发现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布局及区划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久性生态公益林是随着林业生态保护管理和建设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由山西省提出,属于全国首例。文章阐述了永久性生态公益林概念内涵及划定意义,围绕山西省林业发展和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针对全省森林资源和公益林体系建设现状,提出了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对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总体布局、区划界定、林地整合、建设内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建设要求,在长兴县公益林内建立固定监测样地,结合专项调查和试验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长兴县公益林生态效益为18.67亿元,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为9.55万元/公顷,全县公益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长兴县公益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需要加快实施公益林提质增效工程。  相似文献   

4.
三晋林讯     
正《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通过2016年12月8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划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严格实施立法保护,这一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条例》明确了划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政府和部门职能,并根据全省现有森林资源状况和生态建设实际,明确了划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重点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发展过程中在森林质量、管理管护、生态补偿、生态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从生态公益林区位细化分类、动态监测、生态监测、重点管护及整体规划、提高重点公益林森林质量、创新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调查中不同样地设置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规控制检尺样地是一种高效的抽样方法。以延寿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为例,对用角规控制检尺样地与圆形样地2种样地设置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角规控制检尺样地在森林资源调查总体控制中是准确可靠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坚巨的任务。介绍了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立法保护的价值取向,提出了立法保护永久性生态公益林需要明确的权利与责任以及亮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乌拉特前旗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乌拉特前旗公益林三级监测系统,进行样地样方调查,掌握乌拉特前旗公益林资源状况,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拉特前旗公益林生态服务总价值量为149 774.69万元,固碳释氧总价值为2 156.53万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数据,采用C#与GDI+技术实现监测样地内样木的实地坐标按照1:200比例尺转换为屏幕坐标,通过对每木检尺记录中的样木相对于中心点坐标绘制二维位置示意图的方式,直观展示样地内每木检尺的空间及属性结构。以可视化的手段展示调查内容,比传统数据表单一显示的方式更为生动、直观,不仅丰富了调查成果的存档方式,也为监测样地的复查工作提供了详细的图卡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四子王旗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方式,并结合与二类调查数据,测算了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与价值量,以期能更直观的体现研究区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述了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林地流转的形式与类型,接着描述了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林地流转覆盖面积与规模,最后分析了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林地流转动力与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甘南州为例,介绍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及实施情况,就如何完善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永安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永安市生态公益林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掌握永安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永安市在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中存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生态公益林管护、生态公益林利用等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公益林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公益林区布设固定样地,定期、定点对公益林林木材积生长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与2007年相比较,样地1、样地2、样地3、样地4、样地5的活立木材积净生长量分别为0.642 8 m3、0.641 9 m3、0.952 6 m3、1.179 4 m3、0.237 4 m3、3.627 1 m3,生长率分别为12.80%、4.73%、8.12%、3.87%、1.52%。对公益林进行有效管护,可以使林分蓄积稳步增长,森林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浙江省非良性林地流转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中非良性林地流转的促动因素,提出了林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发展是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要课题。通过着重分析当前吉水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区划规模不大、补偿标准偏低、资金投入不足、管护机制不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健全管理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完善补偿机制、提升生态效益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生态公益林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经验和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监测的“三个工作体系,三个工作层面,三个工作系统”的总体思路。并从监测技术方法、数据更新模型、先进工作手段和实施管理系统等方面,对生态公益林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宁德市国有林场自然概况和生态公益林区划情况,对宁德市生态公益林植被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宁德市森林植被演替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对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现行法律法规中虽存在大量的关于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规定,但长期缺少系统化的法律制度规范,存在着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等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制度价值,需要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法律规范体系,创新政府补偿方式,引入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科学的补偿标准,用法律手段保障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运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在对新疆巴楚地区国家重点公益林植物群落进行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巴楚地区国家重点公益林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而且主要受草本层影响;木本层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低于草本层,木本层和草本层均匀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