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马尾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构规律。提出了马尾松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关系的数学模型W_干=6.3891+138.4515D~2H、W_枝=21.7006—90.5257D~2H+183.5857(D~2H)~2、W_叶=1.6403+16.5500(D~2H)~2、W_总=35.3710+209.2233(D~2H)~2和叶面积与叶鲜重将的关系S_叶=3.8407+9.0774W_叶,优势木和平均木地上部分干、枝、叶生物量的比例和垂直分布规律。同时还指出了土层厚度和母岩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要因子;马尾松林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为13—14。  相似文献   

2.
沿海沙地绿竹林秆材重量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沿海沙地不同竹龄的不同径阶和不同竹高的绿竹生物量的调查,应用对数线性化进行回归分析,对6种数学模型进行比较,找出绿竹秆材重量与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密切的数学模型Y=aDb,建立绿竹秆材重量估测模型.并运用改进单纯形法对模型参数a,b进行优化,得优化生物量模型:W=0.206 548 D2.143 486.提高估测精度,可作为沿海沙地绿竹秆材重量的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杨树无性系叶面积测定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河子引种的6个杨树(Populus spp.)无性系建立了叶面积估测模型,旨在为杨树叶面积的测量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应用WDY-500A型微电子面积测量仪测定了6个杨树无性系的叶面积指标,选择了8个模型,以叶片主脉长(L)和最大宽(W),以及两者乘积(L×W)作为变量与叶面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与叶片主脉长的拟合效果比较差;筛选出复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的最佳模型为二次方程Y=a+bx+cx2和幂函数关系方程Y=axb,从而建立了杨树无性系叶面积估测的通用模型,即LA=-7.324 6+0.707 6(LW)+0.000 06(LW)2和LA=1.286 7W1.690 9。  相似文献   

4.
西伯利亚落叶松天然林立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西伯利亚落叶松地上、地下及各组分器官的生物量估测模型.[方法]基于54株伐倒样木实测数据,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西伯利亚落叶松各组分生物量估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各种模型估测精度.[结果]以胸径、树高构建的落叶松各组分二元估测模型优于一元模型,其中地上、树干、树冠和树枝生物量预估精度提高了2.84; ~5.00;,而树叶和地下生物量仅提高了0.33;和0.15;.落叶松树干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为W=aDbhc、树冠和树枝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D3/H)b、树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Db;其中地上总生物量预估精度最高,达96.38;;树叶生物量预估最低,为84.07;;地下生物量以实测数据直接建模法与根茎比建模法对比,根茎比建模法预估精度高,其最优模型精度为90.50;.[结论]研究确定西伯利亚落叶松天然立木单株各组分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根据现地实测数据,可进行立木生物量估测,但人工落叶松立木生物量和天然落叶松不同林分的生物量估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ALOS PALSAR数据估测森林结构参数的精度,引入代表林分结构复杂程度的调整熵值(ENTadj)参与估测,以消除林分结构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干扰。首先利用野外样地实测的树高计算林分的调整熵值,与Landsat8 OLI第6波段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获得基于像元的调整熵值。一般森林结构参数与ALOS PALSAR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模型模拟。引入基于像元的调整熵值作为自变量对原始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分别对林分平均高、林分平均胸径、林分蓄积量建立了3种形式的改进模型。利用原始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上述森林结构参数进行估测。最后比较模型拟合精度筛选出3项森林结构参数在各类森林中的最优模型,共计12个。结果表明:考虑林分结构干扰后,雷达估测森林结构参数模型的拟合精度R2均得到了提高。马尾松林各项森林结构参数模型的拟合度提高最大。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林分平均高估测精度(RMSE为0.74~2.51 m)、林分平均胸径估测精度(RMSE为2.61~5.61 cm)和林分蓄积量估测精度(RMSE为21.71~30.92 m3/hm2)都比较理想。本研究探讨了林分结构信息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反演森林结构参数方面的潜力,提高了光学数据结合雷达数据估算森林结构参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长汀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汀红壤侵蚀区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整株收获法获取34株马尾松立木材积和生物量,分析不同龄级、径级马尾松材积和生物量分配格局,采用胸径(D)、树高(H)等变量建立立木材积模型,采用材积量(V)、胸径(D)、树高(H)、冠长(C_l)等变量建立树干、树冠及地上生物量模型,进而拟合区域林分生物量模型,使用独立样本检验并比较优选模型估测效果。结果表明:34株马尾松的树龄变化范围为19~42 a,立木材积量和立木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4 4~0.194 9、2.733 9~140.331 4 kg/株,树龄与材积量、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为干材(57.67±8.28)%、树枝(24.15±7.33)%、树叶(10.79±3.17)%、干皮(7.38±1.39)%,全林分中3个径阶(8、10、12 cm)蓄积量、生物量均超过总量的50%;所有模型确定系数均大于93%,单木模型中,以胸径-树高组合为自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更佳;马尾松立木材积、地上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冠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模型中,各优选模型预估精度均达77%以上,其中立木材积、地上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优选模型比已有模型估测值的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有所降低,估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因此,通过构建该区域马尾松生物量方程,补充了长汀红壤侵蚀区马尾松立木材积表及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7.
肉桂 (CinnamomumcassiaPresel)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树种之一 ,西江桂皮和桂油是国际驰名的香料以及医药原料 .为确切地预估肉桂收获量 ,该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西江林场 6年生肉桂树木的实测数据建立了肉桂树皮、枝叶和树干的收获模型 ,分别是 :W皮 =6 0 0 774× 10 - 3 (HD0 ) 1 4 0 759;W枝叶 =0 0 5 6 0 44 6 8(HD0 ) 1 3 64 1 1 ;W树干 =0 0 1082 73(HD0 ) 1 79864 .同时模型显示肉桂的收获量与地径、树高密切相关 .经实际检验 ,收获模型估测精度较高 ,达 94%以上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8.
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在对6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标准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杉木和马尾松幼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其中以Y=aD~bH~c的数学模型为最佳,可作为一定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的生物产量估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植被指数的马尾松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光谱技术,探索马尾松反射光谱组成的植被指数与其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手持式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马尾松冠层光谱,对观测叶片进行同步叶绿素含量测定,并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马尾松冠层光谱组成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应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植被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最好的为TCARI;通过建立TCARI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估算模型并检验其精度,得出了叶绿素含量估算的高光谱模型:y=exp(0.686+(-2.765)×x)。说明利用高光谱数据可以估测马尾松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学习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3种机器学习模型,应用气象因子预测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机器学习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其中深度学习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预测最为稳健,拟合决定系数(R~2)和预测准确率(PA)最高(R~2=0.9901,PA=99.27%),均方根误差(RSME)最低(RSME=0.1711);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效果也较好(R~2=0.9617,RSME=0.3275,PA=92.13%)。深度学习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非线性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寺家沟村的田边地头随机选择17株直径大小不同的酸枣,通过测定其单株相关指标,建立酸枣单株耗水尺度扩展参数模型,以树高、地径、生物量作为基础,挖掘其与边材面积之间的回归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用实测值和相关系数等来选择回归模型。经过相关系数、模型、实测检验,并综合测定难易程度,确定酸枣耗水模型的扩展参数。结果表明,将酸枣耗水模型的扩展参数定为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全株生物量3种。模型有,地径与边材面积为 Y=0.45936 D2地+0.88467 D地-0.97092,R2=0.997;全株生物量与边材面积为Y=2.6×10-12 W3-1.1×10-7 W2+0.00215 W+0.96432,R2=0.994,中间模型为全株生物量与地径:W=927.02 D2地-2366D地+1577.8,R2=1;地上部生物量与边材面积为Y=8.6×10-12 W3上-2.6×10-7 W2上+0.00321 W上+1.07127,R2=0.940;中间模型为地上部生物量与地径:W上=681.13 D2地-1890.2 D地+1350.9,R2=1.000。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源地理位置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杉木种源研究始于一九五七年。20多年来,不少专家致力于杉木种源的研究工作。地理种源试验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种源试验来合理区划种源区域和种子调拨界限,但是由于种源试验规模和数量总是有限的。为了达到上述地理种源试验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种源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在研究杉木种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早期的研究多以定性的方式描述其间关系,而近几年来,多用各种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其间关  相似文献   

13.
雾灵山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法研究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锦带花、木本香薷、小花溲疏、山楂叶悬钩子4种灌木生物量与地径(D)、株高(H)、冠幅(C)、植冠面积(A)、植株体积(V)、基径与株高乘积(DH)、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拟合了各灌木种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W=a+b(D2H)+c(D2H)2、W=a+b(D2H)+c(D2H)2+d(D2H)3、W=aVb、W=a+bV+cV2+dV3、W=a+bV+cV2能较好地描述灌木种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各形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测黄竹人工林林分结构与产量。[方法]以广西田东县黄竹人工林为调查对象,通过采伐老竹、每竹检尺、单株称重,分析单株竹秆鲜重与胸径、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年生林分立竹量9 779株/hm2,竹材鲜重18.1~32.7 t/hm2,平均23.5 t/hm2,立竹平均胸径3.9 cm,平均高度7.7 m。单株竹秆鲜重(W)与胸径(D)、高度(H)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35DH+0.001(DH)2,R2=0.969;单株鲜重与胸径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53D+0.325D2,R2=0.955。[结论]在竹林生产经营中可利用胸径、高度及采伐株数进行竹林产量预测,在竹子高度测定困难时,也可利用胸径和采伐株数进行测产。  相似文献   

15.
沙地云杉与近缘种红皮云杉和白扦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沙地云杉8个居群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10个居群、白扦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用的16个随机引物在28个居群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带数为10.75条,其中多态位点119个,占69.19%,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运用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估算出2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反映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根据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3种云杉聚为三大类,沙地云杉与白扦的亲缘关系较与红皮云杉近,表明经过漫长的进化,沙地云杉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因此支持将沙地云杉划分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16.
为估计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5个全同胞家系,测定了210日龄(504尾)和360日龄(500尾)红鳍东方鲀的体质量、体长和体全长等生长性状的表型值,构建固定模型,用全同胞法估计了210日龄和360日龄红鳍东方鲀的体质量、体长和体全长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的体质量、体长和体全长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在210日龄时分别为0.54、0.38、0.52,在360日龄时分别为0.46、0.37、0.44,这3个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等和高等遗传力;体质量与体长,体质量与体全长,以及体长与体全长的遗传相关系数在210日龄时分别为0.99、0.99、0.98,在360日龄时分别为0.97、0.97、0.96,这3个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呈高度正相关;测定了102日龄(296尾)红鳍东方鲀的体质量、体长和体高3个生长性状,利用回归模型建立了体质量(W)与体长(L)和体全高(H)的数学模型为W=e-8.513L2.046H0.742(R2=0.903)。本研究结果可为红鳍东方鲀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万猛  樊巍  田大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37-1438,1456
[目的]为太行山地区以重量为计测单位的森林测计提供基础,方便该地区森林资源的清查。[方法]根据太行山南麓栓皮栎林的样方调查数据和生物量实测资料,通过回归分析,考察栓皮栎各器官生物量(W)与胸径(D)和树高(H)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栓皮栎材积与生物量间的关系,建立用材积推算栓皮栎各组分生物量的回归模型。[结果]栓皮栎各器官生物量(W)与胸径(D)和树高(H)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即:Ws=0.932 6D0.590 9(r=0.879 6);Wb=0.099 58D0.048 9(r=0.970 2);Wl=0.011 3(D2H)0.718 2(r=0.982 1);Wr=0.538 1(D2H)0.299 6(r=0.945 6)。栓皮栎可通过以下方程来进行材积和生物量间的换算:Ws=-62.280 2+30.640 9V(r=0.912 8);Wb=-35.678 3+15.41V(r=0.966 8);Wl=0.097 4e15.909 4V(r=0.928 7);Wr=9.531e2.087 6V(r=0.970 1)。[结论]此回归模型的建立方便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清查,有着使用简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高精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及分析表明黑刺粉虱在不同寄主果树上均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群平均大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在低密度下表现为高聚集,高密度时聚集度降低并趋稳定;聚集原因由本身习性或环境作用引起。其最适抽样数为Iwaon=t  相似文献   

19.
养殖光唇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新昌县人工育成的光唇鱼为试养对象,研究了2010世代(4~15月龄)及2009世代(16~27月龄)光唇鱼的雌雄间生长差异、生长特性及体型变化等。结果表明:雌雄鱼在全长、体高、体宽及体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2010世代及2009世代光唇鱼的生长速度均为雌鱼明显快于雄鱼。2010世代光唇鱼全长与体高、体宽及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Lt=0.268+4.932Hb(r=0.9568)、Lt=0.236+9.014D(r=0.9941)、W=8×10-3Lt3.087(r=0.9921);2009世代光唇鱼全长与体高、体宽及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Lt=1.255+4.726Hb(r=0.9613)、Lt=1.364+8.281D(r=0.9534)、W=7×10-3Lt3.179(r=0.9623);2010世代光唇鱼4-8月间生长速度较快,2009世代光唇鱼6-8月的繁殖季节生长速度较慢;雌雄鱼体型上存在差异,2010世代及2009世代光唇鱼的全长/体高、全长/体宽、体高/体宽、全长/头长、头高/体高及尾柄长/尾柄高6个指标各月间差异极显著,全长/头高各月间差异不显著。研究亮点:光唇鱼为浙江省土著溪流性鱼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相关其生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养殖光唇鱼周年生长的研究,发现光唇鱼雌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鱼,可能适合单雌养殖;并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下光唇鱼生长的比较,发现网箱养殖方式可能更适合该鱼的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