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鸡下丘脑加压素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PA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免疫组化PAP法(非标记抗体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鸡下丘脑催产素(Oxytocin,O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OT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下丘脑室旁核各亚核、视前室旁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下丘脑外侧核、室周核、室周弓状核,在下丘脑背侧区、视前外侧区和丘脑背外侧核也有零星的OT阳性神经元,视上背侧交叉和正中隆起存在大量的OT阳性纤维和纤维末梢.此外,还观察到视前区和下丘脑前部脑基底表面以及视上核的外缘有OT阳性神经元和纤维(?)达脑的外表,在第三脑室室管膜上存在OT阳性神经元,室旁核的OT阳性细胞突起伸入到室管膜上或突出于第三脑室室腔。结果表明,OT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的分布较广泛,OT向脑脊液的释放可能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4.
催产素,加压素神经元在奶山羊下丘脑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5.
鸡脑催乳素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BC法观察了催乳素(PRL)免疫反应神经元在鸡脑的分布。结果,PRL阳性胞体主要分布在视交叉上核、视前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和伏隔核,旧纹状体、正中隆起存在大量阳性纤维末梢,在侧脑室腹侧的室管膜和脑基底神经胶质板上也存在PRL阳性神经元。视前室旁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等核团内的PRL阳性神经元有突起向第三脑室投射,伏隔核内及侧脑室室管膜上的PRL阳性神经元有突起伸至侧脑室,视上核的PRL阳性神经元也有突起投射至脑基底神经胶质板,表明鸡脑内的PRL可以释放入脑室系统,参与调节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来研究三头成年雌性奶山羊的LHRH核周的及其神经纤维在下丘脑及隔区的分布。结果表明:LHRH核周体形态不规则,有突起,胞体和胞突内充满棕黑色的免疫反应颗粒。核周体主要分布在;(1)嗅脑隔区内由隔三角核、隔内侧核、视前正中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斜角带核、前联合核构成的一条背腹走向的疏松细胞带。(2)由视前交叉上核、视前室周核、视上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弓状核构成的一条斜向于正中隆起的细胞带。每头羊在以上两个细胞带内可查到112~173个LHRH核周体。 LHRH神经纤维呈明显的串珠状,长短与粗细均不一致,除了在上述各核团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外,还在正中隆起、血管终板器、灰结节、第三脑室室周均有较多的分布。此外在血管和脑室附近还可见到神经纤维终枝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化PAP法,观察了经秋水仙素预处理的北京鸭下丘脑内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的分布。结果,5-HT样神经元仅散在分布于下丘脑室周器(paraventricularorgan,PVO)内,下丘脑室周器腹侧部的5-HT样神经元数量多于背侧部;阳性反应细胞体呈多角形、椭圆形或棱形,常聚集在血管周围,有突起伸向第Ⅲ脑室内表面。推测北京鸭下丘脑室周器存在含5-HT的触液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了人工感染成年患兔、30~40日龄患兔以及自然感染患兔体内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成年患兔的肝、肾、脾、胃、十二指肠、睾丸以及幼兔的肝、肾、脾中检出了RHDV抗原;无论在成年或幼龄患兔,RHDV抗原主要位于受侵害细胞胞浆中,少部分位于核中;在成年患兔,RHDV抗原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病程发展而增加,而在幼龄患兔,这种增加趋势不明显。本文还分析了RHDV抗原在患兔体内的动态分布与病变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强啡肽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在鸡脑的定位:ABC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健康成鸡(星杂288)10只,经秋水仙素处理,灌流固定后取脑,作冰冻连续切片,ABC法显示,鸡脑强啡肽A1-13(Dyn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分布于端脑的上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外纹状体、海马、旁嗅区和伏隔核;间脑的下丘脑外侧核、丘脑背内侧核后部、丘脑背外侧核后部,室旁核和视前大细胞核等;中脑和延髓的视峡核,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峡核、视叶脑室室周灰质、螺旋外侧核、被盖背外侧核、三叉神经中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饲喂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的鸡血清对鸡下丘脑NPY和AgRp mRNA表达的影响。3个处理组的鸡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水平蛋氨酸饲粮9周。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鸡血清对鸡下丘脑NPY mRNA表达影响显著,其中公鸡低水平组极显著高于高水平组,中水平组显著高于高水平组,中水平与低水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母鸡低水平组显著高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与中水平组无显著性差异。3个处理组之间公鸡下丘脑AgRp mRNA表达低水平组极显著高于高水平组,显著高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与中水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母鸡与公鸡表达结果一致。饲喂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的鸡血清对鸡下丘脑神经元NPY和AgRp mRNA表达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取健康成鸡(星杂288)10只,经秋水仙素处理,灌流固定后取脑,作冰冻连续切片,ABC法显示,鸡脑强啡肽A1-13(Dyn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分布于端脑的上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外纹状体、海马、旁嗅区和伏隔核;间脑的下丘脑外侧核、丘脑背内侧核后部、丘脑背外侧核后部、室旁核和视前大细胞核等;中脑和延髓的视峡核、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峡核、视叶脑室室周灰质、螺旋外侧核、被盖背外侧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前庭核和延髓背侧网状核等。在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视叶脑室的室管膜上有阳性细胞和纤维分布,与脑脊液接触。结果表明,鸡脑DynA1-13阳性神经元分布十分广泛,提示DynA1-13可通过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视叶脑室释放入脑脊液。  相似文献   

1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鸡肝肾中氯霉素残留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六种浓度的氯霉素标准品(0.025ng/mL,0.05ng/mL,0.1ng/mL,0.2ng/mL,0.5ng/mL,2ng/mL)做工作标准曲线,设计鸡肝脏、肾脏两个待测样品,同时分别加六种标准品于肝脏和肾脏中测定样品中氯霉素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ELESA方法测定鸡组织中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02ng/mL,样品中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标准品回收率均达84.8%以上。说明该方法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3.
以LacZ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载体质粒p-OV-β-Gal,转移到鸡早期胚胎内,对外源基因的整合及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为制备转基因鸡探索新的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精子介导法以及电激法相结合的方法将载体质粒p-OV-β-Gal转移到鸡早期胚胎内,进行转基因鸡研究,结果发现其外源基因整合阳性率为13.2%(7/53),表达阳性率为20.7%(11/53)。说明该方法可作为制备转基因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乌鸡小脑的解剖学及神经肽Y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和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小脑内的分布情况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ABC染色技术 ,对 1 0只泰和乌鸡的小脑进行了研究 ,并与北京鸭、肉鸽、本地鸡及非洲鸵鸟等禽类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①泰和乌鸡小脑皮质分 3层 ,由外至内依次为分子层、蒲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层 ;②小脑分 1 0叶 ,Ⅰ、Ⅱ和Ⅹ为单叶 ,其余都有2个~ 3个小叶 ;③小脑中央核的神经元数量稀少 ;④神经肽Y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 ,分子层、颗粒层 ,在小脑中央核未见阳性反应细胞 ;⑤泰和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与其它家禽相似 ;⑥小脑内NPY阳性神经元在蒲肯野氏细胞层的分布与鸡、肉鸽、大鼠的大体相似 ,在小脑白质内与肉鸽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元在鸽小脑中的定位--SABC 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SABC法(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对10只肉鸽小脑内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鸭、鸟鸡、肉鸡及大鼠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光镜下观察分析了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状况.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小脑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且以小叶顶端的蒲肯野氏细胞阳性明显;(2)小脑白质中央核可见到少量阳性神经元.不同于鸟鸡、肉鸡及大鼠;(3)分子层、颗粒层未见阳性反应细胞。表明:鸽小脑NPY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在皮质中与鸡、大鼠大体相似;在白质中与鸡、大鼠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放射免疫法快速检测鸡肉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应用Charm Ⅱ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鸡肉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确定制样和控制点设定的方法,评价了免疫反应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了青霉素类药物最大残留限量的检测稳定性。90min可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鸡贫血病毒VP1和VP2蛋白在家蚕中的联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贫血病毒VP1和VP2基因分别克隆入转换载体pBacPAK8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Bac-vp1和pBac-vp2。以上两质粒分别与CvnⅠ酶切线性化的亲本病毒Bm-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纯化得到重组病毒Bm-vp1和Bm-vp2。PCR分析表明Vp1和Vp2基因已整合进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将Bm-vp1和Bm-vp2共感染5龄家蚕,通过表达产物免疫SPF鸡产生的抗血清与CAV感染的MDCC-MSB1细胞的间接荧光抗体分析,证明表达产物能诱导鸡产生相应的抗体。该研究表明,表达VP1和VP2蛋白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recombinant BmNPV)是很有前途的CAV亚单位疫苗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18.
肉鸡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藤黄微球菌为工作菌,用杯碟法测定环丙沙星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磷酸盐缓冲液、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25μg/mL,0.05μg/g和0.075μg/g。标准曲线的工作范围为0.025μg/mL~0.4μg/mL。在肌肉、肝脏和肾脏中分别添加环丙沙星0.100μg/g和0.150μg/g的回收率分别为73.68%±10.01%和76.25%±9.45%。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和回收率高,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样品用量少,易于推广,适用于环丙沙星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