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病暴发在植物、动物和人群中很常见。除了少数已发展为流行病和大流行病外,在很大程度上大多数传染病暴发的原因仍未知,植物真菌和卵菌病暴发尤其如此。所有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都是从局部暴发开始,然后蔓延到更广泛的地理区域,因此了解其初始暴发的原因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流行病和大流行病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描述疾病暴发的定义和检测,随后简要描述导致植物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包括寄主植物、病原体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以一种真菌和一种卵菌病原体为例简要概述宿主病原体系统,并强调分子工具在帮助揭示病原体的起源和传播及其暴发及大流行方面的作用。由于人为活动及气候的加速变化,植物病害暴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最后提出应该如何应对其暴发。  相似文献   

2.
1991年稻飞虱在我区暴发成灾,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程度,是历年所罕见。现将其暴发特点和暴发原因浅析如下:一、暴发特点1.来势猛,田间始见虫量大。褐稻虱为1975年有资料以来平均始见虫量的3.7倍。7月10日每百丛虫量达1339头,是历年同期平均虫量的43.2倍。8月15日每百  相似文献   

3.
华永刚  余伟 《植物保护》2007,33(6):145-147
经数年调查,基本明确了千岛无核柿炭疽病的发生特征和病害暴发原因。该病害发生呈点状分布,有较明显的发病中心;具有寄主选择性强的特征。其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某些年份集中暴发成灾。经分析,其暴发原因是寄主抗病力弱,管理粗放,温湿度合适,施肥、施药方式不当。  相似文献   

4.
小蜂螨作为亚洲地区主要的蜜蜂害虫,严重阻碍了蜂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定量描述小蜂螨的暴发风险等级可以为该螨的早期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根据郑州市1991年至2010年的气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小蜂螨暴发地的6个相关气象指标转换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再对综合指标值进行加权相加得到各年小蜂螨暴发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分别得到各年小蜂螨的暴发风险等级。其中除2006年外,其余年份均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其等级评价正确率达90%。根据不同的暴发风险等级,需要采取不同的防御手段,特别是对当年小蜂螨暴发风险等级较高的地区应加强监测,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是我县棉花最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具有暴发性和暴食性,因此对棉花产量影响极大。笔者对本县近30年来棉铃虫发生实况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虫在我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暴发规律,即10—11年为一个大暴发周期。每次暴发后维持2—3年。如1959年、1961年我县棉铃虫大暴发,四代高峰日平均百株卵量分别为268.0粒和188.6粒;  相似文献   

6.
桑橙瘿蚊是江苏蚕区桑园主要的暴发性害虫。近年来,各地均有暴发成灾的报道,本文具体分析了此虫在淮阴地区的发生特点和暴发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已被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预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年洞庭湖东方田鼠暴发成灾和近年在洞庭湖的调查情况,对洞庭湖东方田鼠变动趋势分析。其结果显示2007年如汛期遇洪水,洞庭湖东方田鼠将再次暴发成灾,且为害更重、为害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县水稻暴发了严重的稻飞虱危害,其发生面积之大、危害损失之重、虫量之高以及第3代、第4代连续暴发,第3代即已造成黄塘的严重危害情况都是我县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造成2006年大暴发的成因,一是受全国稻飞虱总体上升大局的影响,大环境十分有利于飞虱暴发;二是2006年台风  相似文献   

9.
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对2011年在夏玉米上突然暴发的二点委夜蛾的为害特点和暴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二点委夜蛾食性多样、兼性腐生、幼嫩组织取食、地表为害、顺垄为害和聚集分布等为害习性。指出了虫源基数大、幼虫盛发期与玉米幼苗期相遇、气象条件和田间小环境适宜是2011年该虫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草地螟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其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螟(Loxostege sficticalis L)别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俗名罗网虫,吊吊虫。属鳞翅目、螟蛾科、野螟亚科,锥额野螟属。草地螟在我省历史上曾多次大暴发,每次暴发都连续发生为害5—7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一次是从1979—1984年暴发的。这次是我省历史上草地螟发生危害最重的一次,发生地域广、面积大,危害损失严重。据统计,在这次暴发过程中,草地螟成虫几乎波及全省,平均每年发生面积621.4万亩,最高的1983年达到1426万亩。防治以后,平均每年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2004年夏玉米锈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河南省玉米锈病暴发实际情况,重点从品种、菌源和气候3个方面分析了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东台市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江苏东台市局部地区烟粉虱暴发成灾.通过调查记录该地区有烟粉虱寄主植物28科78种(变种);研究分析了烟粉虱在该地区的暴发原因和扩散蔓延能力,探讨了重发地区烟粉虱的控制策略,并提出强化烟粉虱检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89~1990年,(?)闭试验研究(?)(腈二氯苯酸菊酯)和Sulprofos(有机磷类农药,对棉蚜暴发的影响表明,sulprofos使用区之次年棉蚜数量特别大;而未用药区与上年不同,棉蚜数量极小。寄生物传染和真菌感染在Sulprofos处理区最为普遍。Sulprofos诱发棉蚜暴发的原因除了天敌的破坏外,还延长棉株、桃后期的活跃生长,提高其液汁中苏氨酸浓度和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使之更适应蚜虫的养分需求,从而促进了其数量增加,甚至暴发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两迁"害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在我区水稻发生程度呈暴发的态势,2008年已形成暴发的严峻局面,对水稻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全区早、中、晚稻种植面积分别为户2 333.33hm2、3 000hm2、2 333.33hm2,共计7 666.66hm2.  相似文献   

15.
BP神经网络在病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虫预测预报是植保防灾减灾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农作物病虫种类繁多,病虫害暴发频繁,但是只要防治措施及时、得力,病虫害的暴发就不会成灾。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6.
1999年鄂西北地区油菜蚜虫大暴发,主要发生特点为基数大、繁殖快,发生面广,持续时间长。暴发原因为气候,品种结构、栽培措施变化等。  相似文献   

17.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偶发性和暴发性的特点,在贵州省福泉市不能越冬,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点、片的插花性发生,其虫源主要是由外地迁入一代蛾,造成二代暴发为害。介绍黏虫的形态特征,分析黏虫暴发的原因及为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大暴发的成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1992年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在我国南北棉区连续3年特大发生。仅1992年冀、鲁、豫、晋、陕的不完全统计,暴发为害面积逾4500万亩,估计全国棉花产量损失30%。本文试就大暴发的原因进行初析,并对防治技术和对策提出讨论意见。1 棉铃虫近年来大发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1990以来棉铃虫大发生及1992年的特大暴发,除了与棉铃虫自身的食性、适生范围、活动能力、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稻田黏虫暴发原因浅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认为1999年和2002年8月至9月中旬的气候及田间生态环境有利黏虫的发生,防治不力是宿松县1999年和2002年秋季稻田黏虫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宿松县秋季稻田黏虫暴发应具备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平舆县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通过对病害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和病程观察,及对防治和生产问题调查研究,明确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早、发展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等发生特点,气候条件适宜及菌源充足等暴发原因,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防治不当,也为小麦赤霉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地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及减药控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