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阜平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了阜平县土地利用的自然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阜平县的荒山荒坡景观类型突出,荒坡地居景观类型的统治地位,为阜平县土地利用景观基质,县域景观格局优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荒山荒坡地景观的转变;林地分布不均匀,景观的生态价值和水土保持作用有限;景观生态受人为干扰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不利于区域发展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磷肥和石灰对红壤白三叶草、大翼豆和圆叶决明生长的影响,为推广白三叶草、圆叶决明和大翼豆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三叶草、大翼豆和圆叶决明为材料,于2010年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同一石灰用量下,施磷能明显提高供试牧草株高、总分蘖数和植株干物质量。不施磷处理下,1.4g/kg土的石灰用量下3种牧草植株总生物量最高,对红壤酸性改良效果最好;施200mg/kg土磷肥处理下,2.1g/kg土的石灰用量下白三叶草和大翼豆植株总生物量最高,1.4g/kg土的石灰用量下圆叶决明植株总生物量最高。[结论]该试验结果对白三叶草、大翼豆和圆叶决明在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的栽培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Lu草的形态特征、生长特点、生态习性、药理功能、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对Lu草在西部大开发荒山荒坡治理中的保土护坡作用及提供特殊的优势饲草,促进畜禽养殖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丰富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树种,在平凉市纸坊沟流域进行了欧李荒坡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欧李在平凉市纸坊沟流域的物候期及生长发育规律正常,成活率达到81%,可以作为荒山造林树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山桃[Pruns persica(L) Batsch],蔷薇科李属,桃的变种,易与栽培品种亲合,常作为桃树的砧木。抗旱、耐瘠薄、稍耐盐碱。非常适合干旱地区阳坡生长,可利用荒山、荒坡和退耕地向阳坡成片栽植山桃林。桃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果肉可做罐头,市场看好,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中土壤微生物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从邢台市9个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0~20、20~40和40~60 cm土层中取样,进行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检测。[结果]土壤微生物数量随运行年限增长而增长;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总体数量上,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结论]通过种植核桃进行植被恢复,原荒山地土壤中3种微生物数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微生物可以作为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Merr.)是含羞草科金合欢属的植物,常绿乔木,高达10m左右,可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大力发展[1],在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和江西等省(自治区)分布栽培。台湾相思为速生型相思类,生长迅速,耐干旱,为华南地区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中的重要树种[2]。  相似文献   

8.
葎草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草的形态特征、生长特点、生态习性、药理功能、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对草在西部大开发荒山荒坡治理中的保土护坡作用及提供特殊的优质饲草 ,促进畜禽养殖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璞  严吉庆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49-249,251
互助县高寨镇西湾村荒山荒坡生态治理项目工程由一、二级泵站工程、蓄水工程和配套管网工程3部分组成,以湟水河为水源,用二级泵站将水提至西湾村荒山荒坡生态治理项目区蓄水池后,利用地形落差形成的压力水头,进行自压灌溉。  相似文献   

10.
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山丘区经济林发展很快,荒山、荒坡开发强度很大,但由于有乱砍滥伐等现象,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因此,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牧草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推广适合小农户种植的优良牧草种类,充分发挥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在江西省红壤丘陵地区栽培圆叶决明、罗顿豆、东非狼尾草、毛花雀稗、宽叶雀稗,Solander狗尾草,Atratum雀稗等7种自澳大利亚引进的夏繁牧草,初步观测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产量性状及果园种植水土保持效果等.综合比较,Atratum雀稗、圆叶决明、罗顿豆表现较突出。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荒山荒坡进行人工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已经实施了60多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退耕还林等工程的进一步开展,黄土高原沟壑区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工植树造林对治理水土流失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黄土高原沟壑区4种人工造林树种选择及生长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黄土高原沟壑区荒山荒坡抗旱造林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用菌草技术,以改良红壤山地地力、保持水土所栽种的决明属牧草圆叶决明和五节芒及稻草为培养料,建堆发酵返生态野生栽培姬松茸,通过对姬松茸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即脂肪酸、氨基酸及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为探讨返生态野生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及发展瓜蒌棚下生态循环栽培技术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长期治理却收效不显著的原因,提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增汇效果。[结果]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即:将水土流失防治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构建"果(茶)-草-畜-沼"水土流失综合防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南方丘陵区建立循环农业模式以防控水土流失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模式,可带动山区生态恢复与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红壤的生态脆弱性及亚热带的暖湿气候特征,亚热带红壤区已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与退化严重的区域,亚热带红壤的退化机理及恢复与重建成为土壤学、水土保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红壤侵蚀、红壤渍化与潜育化、红壤酸化和红壤污染几种退化形式论述了退化红壤的防治对策及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于红壤的生态脆弱性及亚热带的暖湿气候特征,亚热带红壤区已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与退化的严重区域,亚热带红壤的退化机理及恢复与重建成为土壤学、水土保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壤退化的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退化红壤的生态恢复及重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牧草逐渐被引入福建山地农业生产,起着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增肥及饲喂草食性动物的重要作用[1]。福建水资源丰富,山塘水库众多,具备淡水养殖独特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淡水水面特别是大水面水体低水平利用的现状[2-3]。探讨适合南方山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鱼用牧草种植利用模式,利用好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牧草,适当发展草食性鱼类生产,对于提高淡水资源利用水平,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解决好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的矛盾,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2~2004年在福州北峰宦溪镇创新村进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方红壤区果园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结合目前山区果园管理模式,研究果园套种圆叶决明对红壤生态和果树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果园套种圆叶决明牧草的植草区与清耕区相比,在高温季节不同土层可降低土壤地温1 ̄5℃,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3.79 ̄5.98%,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93%和213%,细菌和固氮菌量分别提高64倍、57倍,减少径流次数和总量,防止水土流失,产量和单果重分别增加6.9%和1.8%,果品可溶性固形物和蔗糖含量分别提高13.3%和11.5%,总酸降低8.4%。  相似文献   

19.
由于红壤的生态脆弱性及亚热带的暖湿气候特征,亚热带红壤区已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与退化严重的区域,亚热带红壤的退化机理及恢复与重建成为土壤学、水土保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红壤侵蚀、红壤渍化与潜育化、红壤酸化和红壤污染几种退化形式论述了退化红壤的防治对策及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江西红壤α-淀粉酶分离株的多态性。[方法]以江西红壤中分离的产α-淀粉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研究产α-淀粉酶菌株的多态性。[结果]从江西红壤中共分离到33个产α-淀粉酶的菌株,用HhaI酶对这些菌株的16S rDNA进行酶切,共得7种酶切类型。这些菌株存在表型差异,而且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菌株间遗传背景有很大相似性,但个别谱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结论]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产α-淀粉酶的菌株在红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