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鸡与白来航、寿光鸡杂交F_1代生长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藏鸡(Z)分别与白来航鸡(B)、寿光鸡(H)进行正、反杂交,观察杂交F1 代体型外貌的变化,并测定其生长性状。结果表明,藏鸡和白来航鸡正、反交组合F1 代的羽色主要表现为白色,藏鸡和寿光鸡正、反交组合F1 的羽色主要为黑色。藏鸡作父本,白来航鸡和寿光鸡作母本,可使后代的生长发育有同步的改善。采用Gompertz模型对杂交F1 的体重进行拟合分析,拟合度均达99.99%以上;拟合结果表明,藏鸡作父本的杂交F1 代的成熟体重和拐点体重均高于藏鸡作母本的杂交F1;而藏鸡作父本的杂交F1 代的拐点日龄稍晚于藏鸡作母本的相应组合。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藏鸡及其杂交组合的肉用性能及其高海拔适应性,该试验测定了藏鸡(T)、矮小隐性白肉鸡(D)和藏鸡×矮小隐性白(TD)在低海拔和高海拔的体重、体型结构指数、屠宰性能和外貌性状。结果表明:高海拔环境明显降低鸡的体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藏鸡体重和屠宰性能受高海拔环境影响较小,表现高海拔适应性;TD在高海拔适应性、体重和屠宰性能等性状上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是藏鸡肉用开发的良好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海拔对藏鸡及其杂交组合体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藏鸡及其杂交组合的肉用性能及其高海拔适应性,该试验测定了藏鸡(T)、矮小隐性白肉鸡(D)和藏鸡×矮小隐性白(TD)在低海拔和高海拔的体重、体型结构指数、屠宰性能和外貌性状.结果表明:高海拔环境明显降低鸡的体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藏鸡体重和屠宰性能受高海拔环境影响较小,表现高海拔适应性;TD在高海拔适应性、体重和屠宰性能等性状上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是藏鸡肉用开发的良好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育抗甲肝3型(DHAV-3)病毒北京鸭新品系,本实验以F_0代北京鸭为基础群体进行人工感染,然后将高生存率家系的公母鸭作为F_1代试验组的亲本。统计两代的死亡情况,并比较两代的DHAV-3检出率。结果表明:F_0代的88个家系中生存率为100%的家系有9个,生存率为0%的家系有14个。F_0代总生存率为40.96%。F_1代试验组的生存率为97.78%,极显著高于F_0代试验组的生存率(P0.01)。F_0代DHAV-3的检出率高于F_1代。表明通过遗传选择能提高北京鸭对肝炎病毒的抗性,为下一步大规模抗DHAV-3北京鸭育种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家蚕茧的生产由于全部使用杂交种,育种的成效就主要反映在一代杂交种上。提早预测配合力,确定对交品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缩小育种规模,节约人力物力。这是家蚕育种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对于早代鉴定配合力,究竟以何时进行为宜,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中里延培育的著名蚕品种日122号×中122号,就是在杂交F_5代时预测出来的表现为各项经济性状优良的蚕品种,以后被指定推广;承经宇通过育种实践,提出在F_1代就进行配合力鉴定,从中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表现好的组合在杂交后代仍能表现;江苏省蚕业研究所蚕种研究室,也曾对几项主要经济性状做过杂交早代(F_1—F_5)的遗传规律研究,得到同样  相似文献   

6.
试验分别在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饲养藏鸡、肉用矮小隐性白鸡以及二者杂交F1代3组鸡,测定各组鸡出生、2、4、6、8、10和13周龄体重,并于70日龄和90日龄屠宰,比较组间生长和产肉性状差别,分析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体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均表现了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尤其在高海拔环境中,杂种鸡(TD)在体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杂种优势。从生长、产肉等方面看,认为TD不仅是高海拔地区,同时也是低海拔地区藏鸡肉用发展的良好杂交组合。该研究为在低海拔地区发展具有藏鸡独特风味的优质肉鸡和在高海拔地区发展养鸡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90日龄的藏鸡、矮小隐性白羽肉鸡及其杂交组合的胸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利用藏鸡为育种素材,培育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优质肉鸡品种的可行性,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高原优质肉鸡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3组鸡的不饱和脂肪酸均约为饱和脂肪酸的2倍,说明这3组鸡在肉质风味和营养保健方面都是比较优良的鸡种;藏鸡的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的含量均高于矮小隐性白羽肉鸡及二者的杂交组合,亦高于我国优质品种油鸡,表现出高原地方鸡种的独特性;矮小隐性白羽肉鸡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理想,为1.1∶1.1∶1。从脂肪酸含量方面来看,藏鸡和矮小隐性白羽肉鸡都显示出较大的优质潜力,是培育高原优质肉鸡的一个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7,(9):1-7
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养殖的昭乌达肉羊杂交组合。随机选取年龄为3~4岁,健康、发育良好的蒙古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昭乌达肉羊公羊各2只;同时选择体重、年龄相近,经产的240只昭乌达肉羊母羊,分为4组,利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每组选择F_1代公羔20只,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断奶后育肥到6月龄,每组各选5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三个杂交组合F_1代的断奶成活率高于昭乌达肉羊的F_1代;萨昭F_1、赛昭F_1断奶重显著大于昭乌达肉羊羔羊的F_1代(P0.05);萨昭F_1代育肥性能要好于其他三个组合的F_1代;萨昭F_1代肌肉的水分、系水力、熟肉率、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蒙昭F_1代和赛昭F_1代(P0.05),失水率显著低于蒙昭F_1代和赛昭F_1代(P0.05);三个杂交组合F_1代的肌肉品质和风味物质含量方面与昭乌达肉羊无明显差异,综合各因素,萨昭杂交组合是本次试验中较为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道州灰鹅(公)×朗德鹅(母)杂交F_1代39只和朗德鹅39只,分别对0~12周龄的鹅进行称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各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并对0~12周龄两种鹅的平均料肉比进行分析。结果:①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0~6周龄出现体重增长高峰,7~12周龄相对稳定;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之间除初生重和2~4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周龄差异不显著;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8以上,杂交F_1代鹅生长拐点在6.5周龄,朗德鹅生长拐点在6.1周龄;杂交F_1代鹅第5周龄和朗德鹅第4周龄的体重与第12周龄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438(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y=0.747x+3439.8和y=1.079x+3277.2;②料肉比分析得出,饲养杂交F_1代鹅比朗德鹅节省3.3%精料和4.2%青料。试验表明,杂交F_1代和朗德鹅生长较快,其生长发育规律均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两种鹅生长发育、料肉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选用岭南黄鸡公鸡(快速)与湘黄鸡母鸡进行杂交,选取健康、初生重接近的杂交F_1代60羽进行饲养试验,分别在0~12周龄称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杂交F_1代各周龄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杂交F_1代体重增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度R2达到0.9768,其生长曲线的拐点为9-12周龄;杂交F_1代的初生重、第5周龄体重与12周龄体重的相关性较大,达极显著相关(P﹤0.01)。试验分析结果可以为筛选新的优质鸡商用配套系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相同舍饲条件下,以引进澳洲白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并对杂交F_1代羔羊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澳湖羊2月龄体重、4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比湖羊纯繁组高出31.50%、37.78%和32.87%(P0.01)。6月龄澳湖F_1代羔羊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利用澳洲白羊杂交改良湖羊,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性能,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日本和牛冻精杂交本地“平凉红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凉红牛繁育中心作为农业部部级标准化肉牛养殖企业,为了提高养殖企业积极效益,改良“平凉红牛”(本地杂交牛)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2009年1月引进日本和牛冷冻精液,采取回交的育种方法,用人工授精与“平凉红牛”杂交,使“平凉红牛”生产出和杂F_1代;再用日本和牛牛冷冻精液对和杂F_1代的母牛人工输精,得到和杂交F_2代。并对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和胴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及适应性能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和杂F_1代和和杂F_2代和杂牛初生重、6、12、18月体重、日增重和体尺均高于本地杂杂交改良牛“平凉红牛”(P0.05);和杂F_1代和和杂F_2代杂交牛各项屠宰指标都优于“平凉红牛”(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东北梅花鹿和东北马鹿初生重的同时,探讨了它们正、反交F_1代初生重和花♀×马♂杂交系四种杂交组合杂种鹿初生重的遗传方式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仔鹿初生重平均为5.707kg,公仔比母仔高5.3%;东北马鹿平均为11.17gkg、公仔比母仔高10.5%;俩亲本鹿初生重的差异极显著(P<0.001);马♀×花♂F_1的初生重平均为11.225kg,其杂种优势率为33%(P<0.001),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花(?)×马♂F_1的初生重平均为6.385kg,其杂种优势率为—24.4%(P<0.001),呈中间型的遗传方式;马·花与花·马杂交F_1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01);花·马杂交F_1(?)用花♂回交鹿初生重没有倾向花鹿,而是倾向马鹿,其杂种优势率为39.3%(P<0.001),呈超(大值)显性的遗传方式;用马♂级进鹿则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即倾向马鹿(P>0.05)。其杂种优势率为2.9%,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F_1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20.5%(P<0.01),呈超(大值)显性遗传方式;F_2后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1.7%,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欧洲肉鸽Ⅱ系、白卡奴鸽、欧洲肉鸽Ⅱ系♂×白卡奴♀杂交F_1代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8日龄乳鸽各40只进行体尺及屠宰测定,探讨F_1代获得杂交优势情况。结果表明:F_1代体斜长、龙骨长、胸宽均显著高于母本水平(P0.05),胫长显著低于两亲本水平(P0.05),胫围超过了两亲本水平,与母本之间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F_1代的体斜长、龙骨长、胫围存在杂交优势率,分别为3.17、4.60和9.24;F_1代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显著高于母本水平(P0.05),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父本水平(P0.05),F_1代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存在杂交优势率,分别为0.36、0.41、4.66和4.75。综上所述,F_1代鸽体型较大,杂交后肉用性能得到提升,欧洲肉鸽II系♂×白卡奴♀杂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杂交一代(F_1),再利用拜城油鸡的公鸡与F_1中的青脚母鸡级进杂交,得到F_2代,选取F_2代的青脚母鸡与F_2代的高脚公鸡进行横交,得到油麻鸡F_3A型,测定其公、母鸡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F_3A型公、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比拜城油鸡公、母鸡提高6.73%(P<0.01)、5.8%(P<0.05)、2.82%(P>0.05)和4.42%(P<0.05)、4.22%(P<0.05)、1.65%(P>0.05);公、母鸡胸肌肉色分别比良凤花鸡提高7.31和11.08,公、母鸡腿肌肉色比良凤花鸡提高21.23和16.88;公、母鸡胸肌滴水损失分别比良凤花鸡提高1.26%(P<0.01)和4.73%(P<0.01)。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鸡杂交后,杂交后代的屠宰性能有明显改善,肉品质指标亦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10h短日照和16h长日照2种光周期,对来自江苏海安和浙江温岭的2种性状差异明显的金花菜材料进行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开花诱导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金花菜杂交F_2代株高、叶长、叶宽和分枝数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金花菜F_2代株高、叶长和叶宽都服从正态分布,而分枝数不服从正态分布;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金花菜F_2代株高、叶长和叶宽都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5),而分枝数表现为显著差异(P0.01);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金花菜F_2代分枝数的变异都最为突出并且都倾向于分枝数为1的母本P2;本研究得出金花菜属于长日照植物。可以利用此特性进行短日照诱导延长金花菜生育期,改善目标性状,增加刈割茬数,获得高产。在金花菜的育种中,凭此特性还可以选育优质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最佳肉羊杂交生产模式,本研究分别对杜泊羊、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的二元杂交杜寒、萨寒F_1代羊,2个父本品种分别与二元杂交F_1代羊再次杂交获得三元杂交的杜萨寒F_1代羊、萨杜寒F_1代羊的体重、体尺指标和杂种优势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小尾寒羊为母本的二元杂交、三元杂交的杂交F_1代羊,在初生、3月龄及周岁时的体重和胸围均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二元杂交的杂种优势优于三元杂交。本研究说明杜泊羊和萨福克羊的体重大、胸围大的遗传基因均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并且杜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效果优于萨福克与小尾寒羊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18.
藏鸡是我国众多地方鸡种中表现出极度适应低氧环境的优势鸡群,这主要体现在组织器官、胚胎孵化率、蛋壳通透性、血液生理等表型的特异性,但归根结底是藏鸡种质资源特异性所致。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表观组学揭示藏鸡低氧适应的研究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结合藏鸡低氧适应表型特点,整合多组学综述了藏鸡低氧适应的特异表型和潜在的分子机制,为藏鸡的保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对杜湖F_1代、陶湖F_1代、湖羊纯繁F_1代的生产性能、屠宰率等进行分析得出,杜泊羊与湖羊杂交羔羊2~4月龄日增重比湖羊纯繁羔羊提高19.4%,比陶赛特与湖羊杂交羔羊提高8%,且杜泊羊与湖羊杂交羔羊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陶赛特与湖羊杂交羔羊和湖羊纯繁羔羊体高、体长、胸围;杜湖杂交一代屠宰率较陶湖和湖羊纯繁羔羊高3%、6%。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藏鸡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遗传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高海拔藏鸡与低海拔藏鸡的差别。以西藏(海拔3 800 m)藏鸡、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海拔2 700 m)藏鸡(以下称甘孜州藏鸡)、成都彭州美丽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的藏鸡(是由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 800 m处的西藏藏鸡经过9年的选育而来,以下称低海拔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鸡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高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高于低海拔藏鸡,该3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西藏藏鸡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低于低海拔藏鸡,该2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加大的趋势。西藏藏鸡的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甘孜州藏鸡和低海拔藏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甘孜州藏鸡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藏鸡(P0.01)。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生长于3 800 m处的西藏藏鸡在1 000 m海拔的环境条件下经过9年的选育与培育其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生理指标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均发生了极显著(P0.01)的变化,说明这些指标与藏鸡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