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抗新城疫病毒母源抗体半衰期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鸡场海兰褐蛋用雄性雏鸡,在出壳后不进行任何疫苗免疫,在不同日龄分别采集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来确定对NDV的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在1-4日龄期间,其母源抗体HI滴度维持在2^6以上,但在7、12、20日龄时,分别降至2^4.54,2^2.83,2^017,28日龄则完全消失。根据这些数据推算,蛋用雏鸡血清中对NDV的母源抗体的HI滴度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接种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油乳灭活疫苗的种鸽及其仔鸽进行血清HI抗体水平动态跟踪,结果显示种鸽免疫后4周,其抗体水平最高,平均抗体滴度可达7.3log2,免疫后可保持4个月的较高抗体水平;仔鸽母源抗体水平在10日龄最高,平均抗体滴度可达4.7log2,而20天龄以后则逐渐消失。仔鸽母源抗体水平高低和维持时间长短与种鸽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当种鸽血清抗体效价在6log2以下时,其所产仔鸽几乎不能得到母源抗体(4log2以下)的免疫保护,而当种鸽血清抗体效价在8log2以上时,其所产仔鸽可全部得到母源抗体(4log2以上)保护。  相似文献   

3.
第一批雉鸡雏1日龄时母源HJ抗体滴度最高(log_23.0),3日龄时下降(log_22.44),9日龄时又上升(log_22.95),以后伴随日龄的增长,滴度逐渐下降;第二批从3日龄后,母源HI抗体滴度一直逐渐衰减。直至消失;两批雉鸡雏母源抗体消失的时间分别为23和21日龄。雉鸡雏在7日龄、11日龄经饮水免疫后,HI抗体滴度逐渐衰减,至免疫后第13天则全部消失:15日龄经饮水免疫雏鸡,于免疫后第13天HI抗体滴度为1.55(log_2),而未免疫群均为零。卵黄中HI抗体滴度略低于母鸡血清中HI抗体滴度,且随孵化时间的延长,滴度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Ⅰ,PPMV-Ⅰ)(S-1株)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本试验采用3批PPMV-Ⅰ(S-1株)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以不同剂量肌肉注射免疫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分别在免疫后第14,28天对试验鸽进行攻毒,对试验鸽进行临床症状、抗体检测和攻毒保护测定。结果显示,该疫苗对低抗体鸽有保护作用,对30日龄幼龄鸽和120日龄青年鸽的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0.05,0.2mL/只。因此,为了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PPMV-Ⅰ(S-1株)灭活疫苗制造及检验规程中疫苗用法用量规定:幼龄鸽肌肉注射,0.2mL/只;青年鸽和种鸽肌肉注射,0.5mL/只。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本研究从MS抗体阳性种鸡群挑取种蛋进行孵化,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后代雏鸡母源抗体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刚出壳小鸡的母源抗体滴度最高,并随日龄的增加线性递减,16日龄时近半数母源抗体转阴,19日龄时约75%的鸡只抗体转阴,且剩余阳性鸡抗体已下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禽流感(AI)H5疫苗免疫母产鸽的血清抗体及其子代乳鸽母源抗体定期检测后发现,应用AI-H5灭活疫苗1次和2次免疫青年产鸽后,血清抗体120d仍可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分别平均为4.76log2、5.03log2以上;3次免疫后,血清抗体180d后仍可维持在5.33log2以上。子代乳鸽1日龄母源抗体的变化情况与其母产鸽血清抗体的消长情况相似,呈强正相关关系。当母产鸽血清抗体处于上升和下降初期,子代乳鸽1日龄母源抗体与之差异较大;而当母产鸽血清抗体进入相对稳定期时,两者的水平差异不大。乳鸽1日龄平均滴度越高,其15~17日龄前维持的母源抗体滴度越高,以后迅速下降,至30日龄时已接近为0。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NS1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候选株r TX-NS1-128对蛋鸡的免疫效力,本研究对蛋鸡H9N2亚型AIV母源抗体半衰期、疫苗适宜免疫时间、抗体免疫保护临界值以及免疫鸡抗体消长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雏鸡H9亚型AIV母源血凝抑制(HI)抗体半衰期为3.29 d。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母源HI抗体滴度约为4 log2时免疫为宜。少数HI抗体滴度为4 log2~6 log2的免疫鸡攻毒后可在5 d或3 d内从咽喉短暂排毒,HI抗体滴度为4 log2、5 log2、6 log2和≥7 log2时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90%、90%和100%,建议该疫苗的抗体免疫保护临界值为5 log2。鸡一次免疫后平均HI抗体滴度在5 log2以上可持续9周左右。本研究为H9N2亚型禽流感新型减毒活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别于不同日龄采集海兰褐蛋用型雄性雏鸡和AA肉用型雏鸡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确定抗NDV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到4日龄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三周后抗体几乎消失。蛋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肉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3.10d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选用于1984秋用过新城疫Ⅰ系苗免疫的5个品种和5个商品鸡种的母鸡,于1085年4~6月分别取其30枚种蛋。对其卵黄HI母源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星杂288为7(log_2),青岛来航为6.32(log_2).是10个品种鸡中HI效价最高的两个。同一时期孵出的雏鸡700只,分别于1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和20日龄进行HI母源抗体测定。结果,以星杂288和青岛来航鸡群滴度为最高,达6~3(log_2),且维持15日,其后开始递减。其它品种鸡群滴度较低。仅达5~1(log_2),5天后开始衰落。因此,给雏鸡初次免疫(Ⅱ系滴鼻)。青岛来航和星杂88鸡群应在出壳后15日,其它品种在出壳7~10同为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分别于不同日龄采集海兰褐蛋用型雄性雏鸡和AA肉用型雏鸡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确定抗NDV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到4日龄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三周后抗体几乎消失。蛋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肉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3.10d左右。  相似文献   

12.
1利用保姆鸽提高繁殖率 种鸽出壳后.一般要到5-6月龄才能配对繁殖,交配后产2个蛋即开始孵化。孵化需18天。出壳到分窝,这样繁殖一对需48天.优良种鸽1年一般可繁殖5.7对乳鸽。如果用保姆鸽代替种鸽孵蛋及喂食,则可大大提高种鸽的利用率,一般在产蛋后10天又可重新产蛋.1年可繁殖10对以上的乳鸽。保姆鸽是用一般的信鸽或草鸽配对后,代替肉用种鸽来孵蛋及喂乳鸽。  相似文献   

13.
乳鸽培育是肉鸽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鸽体重和等级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精心护理乳鸽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使种鸽生产力提高,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乳鸽的饲管理两方面谈谈乳鸽的培育,以供同行参考。 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鸽子是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鸽躯体软弱,身上只披着初生的羽毛,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乳鸽阶段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1)。如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体重16g-22g,1周龄147g。2周龄378g,3周龄446g,4周龄607g,30日龄610g。杂交王鸽的生长速度为:出壳平均体重约为19g,1周龄为152g,2周龄为363g,3周龄462g,4周龄545g,4日龄时可睁开眼睛,10日龄左右可以慢步行走。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龄期鸽进行疫苗免疫和采用不同免疫间隔进行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动态及母源抗体的检测结果:在7~35日龄初免,7天后产生抗体,28~35天抗体滴度达到较高点,效果较好;首免后间隔20~90天二免,效果较优,当母鸽为高抗体水平(8.1log2)时产下的子代母源抗体至15日龄时已衰减至3.7log2。据此,提出了鸽场禽流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5.
雏鸡免疫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与雏鸡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及有母源抗体的影响有关。雏鸡的母源抗体含量,并不是1日龄时最高,这是因为卵黄的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唐松喜(1988)、张新树(1987)等人认为,母源HI抗体的高峰期是在出壳后3日龄,而尹风阁(1987)、张家峥(1988)等人的试验结果,高峰期在5日龄。雏鸡母源抗体的  相似文献   

16.
1鸡新城疫HI抗体消长渐次与疫苗接种接种过新城疫疫苗的母鸡,其母源抗体能通过卵黄囊传递给雏鸡,而使雏鸡产生被动免疫力,但其抗体滴度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由于卵黄的吸收,在3日龄时雏鸡的母源抗体高于1日龄。雏鸡获得母源抗体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亲代母鸡的免  相似文献   

17.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鸽新城疫(ND)疫苗免疫程序,研究比较了1日龄乳鸽新城疫病毒(NDV)母源抗体与种母鸽NDV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对乳鸽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进行了检测,对采用ND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不同组合及不同免疫次数的鸽群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日龄乳鸽NDV母源抗体水平与种母鸽抗体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乳鸽NDV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为(8.38±1.51)log2,5日龄时略有上升,随后逐日下降,22日龄时降至抗体临界保护值4 log2以下,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4.45 d;无论采用何种疫苗组合,各免疫组NDV抗体水平在二免后17 d均升至9 log2以上,随后逐渐下降,但在二免后5个月依然维持在7.80 log2以上;除首免后40 d A-1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B-2组、A-2组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B-2组,以及首免后93 d时A-1组显著高于B-2组外,其余各时间点各免疫组之间抗体效价差异均不显著;在种鸽场的实际生产中,鸽群如60日龄转入飞棚时未经免疫,抗体水平在二免后21 d(...  相似文献   

18.
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商品肉雏鸭不同时间首次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以确立最佳首免日龄,并对AI母源抗体进行动态观察,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商品肉鸭禽流感(H5)母源抗体由1日龄的9.0log2下降到7~9日龄的临界点(4log2)以下,19日龄母源抗体为0.7log2,H5AI的HI抗体半衰期约为2.3天。经免疫效果分析表明,8日龄为商品肉鸭禽流感的最佳首免日龄。  相似文献   

19.
商品肉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最佳首免日龄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商品肉雏鸭不同时间首次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以确立最佳首免日龄,并对AI母源抗体进行动态观察,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监测结果表明,商品肉鸭禽流感(H5)母源抗体由1日龄的9.0log2下降到7~9日龄的临界点(4log2)以下,19日龄母源抗体为0.7log2,H5AI的HI抗体半衰期约为2.3天;结合免疫效果分析,8日龄为商品肉鸭禽流感的最佳首免日龄。  相似文献   

20.
鸽禽流感H_5N_1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程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鸽用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乳鸽首免1周后抗体逐渐上升,28d达到高峰;二免后,抗体水平上升迅速,在14日龄时达到高峰,以后下降缓慢,161d时抗体水平仍在6·0log2;经过第3次免疫后的种鸽,免疫接种2周后,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为9·0log2,以后逐渐下降,维持在5·7log2至4·1log2之间,可达8个月以上。乳鸽的母源抗体衰减变化情况:距开产前免疫1个月所产鸽蛋孵化的乳鸽母源抗体在7~15日龄处于高峰。但距开产前免疫7个月所产鸽蛋孵化的乳鸽1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在5log2,1周后迅速降至3·6log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