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价了牛磺酸联合驼乳粉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驼乳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取60只健康雄性ICR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受试物含量分别为0.5 g/kg、1.0 g/kg、3.0 g/kg,统称样品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各组连续灌胃30 d,样品组和模型组用50%乙醇(14 mL/kg·BW)灌胃以造成急性肝损伤;对各组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显示,灌胃期间小鼠无不良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样品组小鼠肝组织中的脂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肝匀浆中的MDA值显著降低(P<0.05),GSH值显著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TG值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牛磺酸联合驼乳粉可通过提高小鼠GSH水平,降低MDA和TG水平,减轻酒精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减少血清脂质和肝脏脂质沉积,抑制脂类过氧化,从而缓解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参照2003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以黄血高度油蚕5龄第3天幼虫为原料制备的全蚕粉进行了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以250 mg/m L浓度的黄血高度油蚕全蚕粉混悬液按最大灌胃剂量20 m L/kg,对雌雄各10只共20只ICR小鼠分别实施1日内2次(间隔4~6 h)灌胃操作,连续观察7 d。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小鼠未出现明显不良症状和死亡情况,黄血高度油蚕全蚕粉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0 000 mg/kg,急性毒性属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3.
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检测柞蚕雄蛾粉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为柞蚕雄蛾药品和食品的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将柞蚕雄蛾粉按照18 g/kg的总剂量在24 h内分3次饲喂小鼠,然后连续14 d均未观察到小鼠有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检测柞蚕雄蛾粉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的LD5015 g/kg,属无毒级物质。雌性和雄性小鼠分别按2.5 g/(kg·d)、5.0g/(kg·d)、10.0 g/(kg·d)3种剂量饲喂柞蚕雄蛾粉,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处理的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个剂量组小鼠的嗜多染红细胞占红细胞的百分率(PCE/RBC)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致突变性(Ames)检测试验中,以16、78、313、1 250、5 000μg/皿5种剂量的柞蚕雄蛾粉处理后,各处理组的回变菌落数与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组氨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5个剂量处理组间无剂量效应关系(无显著性差异)。2.5 g/(kg·d)、5.0 g/(kg·d)、10.0 g/(kg·d)3种剂量柞蚕雄蛾粉添食试验组雄性小鼠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处理的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试验结果初步说明柞蚕雄蛾粉对昆明小鼠无急性毒性、无致突变性和无致畸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HHQG)通过抑制炎性细胞浸润改善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HQG保肝组,每组18只。HHQG保肝组连续7 d每天灌胃1次HHQG,剂量为0.616 5 g/(kg·BW),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1次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7天灌胃4 h后,对照组腹腔注射剂量为0.1 mL/(10 g·BW)的橄榄油,模型组和HHQG保肝组均腹腔注射等剂量的CCl4与橄榄油混合物(CCl4∶橄榄油=1∶4,V/V)。肝损伤造模后第2、5、7天,通过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价肝损伤模型制备是否成功以及HHQG对肝损伤的缓解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运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及RT-qPCR技术分析HHQG对...  相似文献   

5.
土庄绣线菊水浸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土庄绣线菊水浸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5组。采用一次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后,测定各小鼠肝组织谷胱甘肽(GSH)与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ALT)的活性,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土庄绣线菊水浸液能够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引起的AST和ALT活性的升高,能有效保持肝脏中GSH含量和明显降低MDA含量,说明土庄绣线菊水浸液对乙醇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酒精引起的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以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甘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将64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模型组以56度白酒16 mL/kg灌胃,预防组和治疗组在酒精灌胃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低(4.8 g/kg)、中(9.6 g/kg)、高(16 g/kg)不同剂量甘草提取物灌胃,连续14 d,取血液和肝脏样品,测定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及血清乙醇脱氢酶(ADH)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血样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均不明显,中、高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显著(P<0.05,P<0.01);低剂量治疗组(P<0.05)和其他给药组(P<0.01)均能显著降低GPT含量;中、高剂量治疗组(P<0.05)和低、中剂量预防组(P<0.05)与高剂量预防组(P<0.01)均能显著提升ADH含量;组织学观察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预防组能有效缓解和恢复肝损伤组织结构.提示甘草提取物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β-葡聚糖的添加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180只纯正昆明种小白鼠,体质量( 20±2)g,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每天按体质量0.1 mL/10 g BW灌胃氯化钠注射液,第2、3和4组添加(每天50、100和200 mg/kg BW)β-葡聚糖.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的脾、胸腺指数、血清和肝中酸性磷酸酶( ACP)含量,每天100 mg/kg BW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每天100 mg/kg BW剂量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每天100和200 mg/kg BW剂量组小鼠的碳廓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的溶菌酶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β-葡聚糖能提高免疫器官指数、肝的ACP和溶菌酶的含量,从而增强吞噬细胞消化和降解异物的能力.适宜添加量为每天100 mg/kg BW.  相似文献   

8.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变化。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异紫堇碱灌服10 h,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IL-1β、IL-2、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异紫堇碱给药组血清中AST、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NF-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红茂草异紫堇碱作用后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地减轻,高剂量的异紫堇碱(330.96 mg/kg)对肝组织的保护程度最为明显。说明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LF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黄芩苷组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芩苷注射液,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观察小鼠采食量和饮水量、肝指数、血清及肝脏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含量。结果表明,黄芩苷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ALT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小鼠皮下注射黄芩苷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以中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10.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丹参多糖高、中、低(500,250,125mg/kg)保护组,每组12只。保护组用相应剂量的丹参多糖连续灌胃7d,1次/d。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保护组在末次灌胃1h后,腹腔注射LPS(10mg/kg)建立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于注射LPS 2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的活性和TNF-α、INF-γ、IL-6、IL-10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INF-γ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活性和TNF-α、INF-γ、IL-6、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丹参多糖各保护组(500,250,125mg/kg)均可显著降低AST、ALT的活性和TNF-α、INF-γ、IL-6、IL-10的含量,并可减少肝组织中TNF-α、INF-γmRNA的表达。且丹参多糖对肝损伤的这种保护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丹参多糖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骆驼尿液对预防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骆驼尿液低剂量组(170 mg/kg)、中剂量组(340 mg/kg)和高剂量组(500 mg/kg),3组骆驼尿液组灌胃相应剂量的骆驼尿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14 d;试验末期,除正常组外(橄榄油),各组小鼠腹腔注射20%CCl_4橄榄油混合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摘眼球取血和采集肝脏样本,并记录肝脏重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相关指标,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骆驼尿液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升高,且高剂量组效果较好;而小鼠肝脏病理学切片观察显示,骆驼尿液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高剂量骆驼尿液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的肝脏组织形态接近。比较低、中、高3种浓度骆驼尿液处理发现,浓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说明骆驼尿液治疗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骆驼尿液对CCl_4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且高剂量骆驼尿液组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骆驼尿液对预防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骆驼尿液低剂量组(170 mg/kg)、中剂量组(340 mg/kg)和高剂量组(500 mg/kg),3组骆驼尿液组灌胃相应剂量的骆驼尿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14 d;试验末期,除正常组外(橄榄油),各组小鼠腹腔注射20%CCl_4橄榄油混合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摘眼球取血和采集肝脏样本,并记录肝脏重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相关指标,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骆驼尿液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升高,且高剂量组效果较好;而小鼠肝脏病理学切片观察显示,骆驼尿液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高剂量骆驼尿液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的肝脏组织形态接近。比较低、中、高3种浓度骆驼尿液处理发现,浓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说明骆驼尿液治疗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骆驼尿液对CCl_4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且高剂量骆驼尿液组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益气软肝方对肝病的疗效,试验对高浓度酒精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灌胃给益气软肝方,给药后对小鼠肝功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药益气软肝方对酒精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疗效,能在1周内恢复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柞蚕幼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ICR小鼠和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对以柞蚕5龄末幼虫制备的柞蚕幼虫粉进行毒理学检测试验,为柞蚕幼虫作为昆虫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分别以10.0、7.5、5.0 g/(kg·d)剂量添食柞蚕幼虫粉30 d的大鼠,其进食量、食物利用率和生长发育正常,脏器(脾、胃、肝、肾、十二指肠、卵巢、睾丸)系数、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含量等)、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尿素氮含量等)均未见异常;分别以10.0、5.0、2.5 g/(kg·d)3种剂量灌胃柞蚕幼虫粉的雄性小鼠,其精子未出现畸形,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呈阴性,未导致突变;Ames遗传毒性试验也呈现阴性。依据上述试验结果综合评价柞蚕幼虫粉属无毒物质,对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无影响,亦无致畸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5.
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环磷酰胺对健康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探索建立小鼠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的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通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血液白细胞数量,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机体免疫力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7 d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和单次注射150 mg/(kg·BW)的环磷酰胺,均可对小鼠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并引起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低剂量多次注射环磷酰胺产生的免疫抑制效果优于高剂量单次注射,且在低剂量多次注射时,免疫抑制效果随注射剂量的升高而增强。连续7d给予健康小鼠腹腔注射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可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黑果小檗醇提物对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影响,从而为黑果小檗对肝损伤疾病提供现代医学研究佐证。[方法]利用四氯化碳(CCl4)化学法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并用黑果小檗醇提物进行干预,以观察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黑果小檗醇提物0.1、0.2、0.3 g/(10 g·BW),空白对照组同剂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同剂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在试验初期,第0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5%CCl_4 0.1 m L/(10 g·BW)1次,黑果小檗醇提物连续给药7 d。第8天采血检测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结果]黑果小檗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黑果小檗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ST、ALT活性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肝脏系数增加,肝脏与脾脏系数各组之间有差异性;高剂量组肝脏系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浓度黑果小檗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试验设空白对照组[0.2 m L/(10 g·BW·d)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0.26 mg/(kg·BW·d)安定灌胃]、茯苓多糖低剂量组[1.90 g/(kg·BW·d)茯苓多糖灌胃]、茯苓多糖中剂量组[3.61 g/(kg·BW·d)茯苓多糖灌胃]和茯苓多糖高剂量组[5.80 g/(kg·BW·d)茯苓多糖灌胃]5个组别,对小鼠进行抗惊厥试验以及协同戊巴比妥作用试验,观察茯苓多糖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高剂量[5.80 g/(kg·BW·d)]的茯苓多糖有一定抗惊厥作用,抗惊厥率是60.00%,而且能协同戊巴比妥增加小鼠的入睡时间,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增加至73.2 min左右;中剂量[3.61g/(kg·BW·d)]茯苓多糖的抗惊厥率是20.00%,协同戊巴比妥作用后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增加至63.2min左右;低剂量[1.90 g/(kg·BW·d]的茯苓多糖抗惊厥率是16.50%,协同戊巴比妥作用后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增加至55.7 min左右。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的抗惊厥率、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分别为0、80.00%和48.1、95.3 min左右。[结论]茯苓多糖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且随剂量的升高其镇静和催眠作用均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组方剂珍菊汤对3种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珍菊汤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测定和对5-脂氧合酶(5-LOX)活性的抑制率探究珍菊汤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选取4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进行24 h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及21 d蓄积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另选取113只小鼠,其中随机选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其余105只随机平均分配至3种药物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试验,每个试验35只。各急性肝损伤试验内再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阳性药物水飞蓟宾组(Silybin)及珍菊汤高(H)、中(M)和低(L)剂量组,每组7只。Control和Model组连续灌胃生理盐水14 d;阳性药物Silybin组按50 mg/kg剂量连续灌胃14 d;珍菊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生药浓度10.0、5.0和2.5 g/kg连续灌胃珍菊汤14 d;第15天分别以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酒精(Alcohol)诱导急...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的急性毒性,采用标准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最高组剂量达到5 000 mg/(kg·BW)时,小鼠未见不良反应,饮食活动正常,观察期内均未出现死亡,即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小鼠经口灌胃的LD50大于5 000 mg/(kg·BW),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以鹿茸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药剂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饮用含其保护性成分的饮品可以减少肝脏患病的几率,尤其对嗜酒者效果更加明显。该实验以梅花鹿鹿茸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进行灌胃,以观察其对小鼠肝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可为梅花鹿鹿茸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梅花鹿鹿茸粉灌胃,检测小鼠的肝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酒精模型组相比,10%和15%鹿茸组血清中ALT、AST、TG含量下降,TP和ALB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但肝重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梅花鹿鹿茸粉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液中ALT、AST、TP、ALB、TG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对肝重系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