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文章基于相关理论背景的回溯,简要梳理和界定了相关概念,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之间的辩证关系。文章指出,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累企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到来,中国经济在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等严峻的挑战.通过对企业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环保责任的实施动力,及目前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自然、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中国企业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国外主要大型农药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入手,从农药行业特征、CSR的发展、企业经济实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益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指标6个方面分析国外主要大型农药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因;并提出中国的农药企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分析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和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表现上,供应链社会责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不清,各主体缺少从整体角度考虑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供应链下企业的地位和社会责任水平不同。在食品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应积极主动管理供应链社会责任,采取协同、共生的策略、风险规避策略、核心企业驱动策略和信息共享策略。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应积极主动履行各自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不断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食品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应该从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企业社会责任规划,不断规范、引导、帮助食品供应链各成员应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2017-2019年河北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统计法,对河北省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不同维度的责任表现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并不理想。最后,分析得出所选样本企业的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表现较差,这几方面社会责任的提升应作为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关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分歧,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联性问题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引用利益相关者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界定,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经济绩效,而经济绩效的提高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50年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列表分析、主成分回归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两个方面,研究了江西省50年的耕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耕地面积历经了从上升到下降的五个变化阶段;尽管粮食总产量在稳步上升,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产量一直在300~400 kg上徘徊。主成分回归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交通增展和城市化水平,而粮食产量影响因子较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道义方面的积极参与。企业就是要通过合乎法律和伦理的方法,为人类提供具有竞争力、能增进社会福利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承担义务是企业所必须的。企业责任包括对内和对外双重责任。建立内在责任理念机制和外在保障机制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争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应履行的义务。在21世纪,承担社会责任应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企业应该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政府、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重新定位企业的社会角色。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中国企业要强化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健全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实力。本文从经济学的意义上分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并结合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有毒物质残留于食品生产源头;食品加工、存储卫生环境落后;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食品加工工艺落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企业利益至上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管力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是要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的惩处力度;转变企业经营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部重要省份的安徽省,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如何对本省和全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总结安徽各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其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适性和针对性的对策,有助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institutional driving force of edible agro-products enterprises adopting ISO9000 standards,and buil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enterprises adopting ISO9000 standard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terprises adopted ISO9000 standards form a variety of promoting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business strategy option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s that gett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access to resources.Based on the results,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for stimulating enterprises to adopt ISO9000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调整是转变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该领域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现状及演变、需求动力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评估、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理论与经验依据、需求动力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及失衡原因、需求动力结构调整对策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归纳,并进行简要评述,为后续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展开,四川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如何从理论上弄清楚主导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畜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牧业每增加1%,则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0446%、2.0452%、1.8279%。根据畜牧产业的经济学定性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导产业"带动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施秧秧  龚健  梁本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03-2504,2513
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石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揭示了黄石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度、速度及区域差异;并结合黄石市实际情况,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LUCC驱动力模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33-3735
从LUCC的概念入手,对LUCC驱动力模型进行讨论,分析我国LUCC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LUCC的环境效应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7.
以地处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过渡带上的典型地区清新县为例,对Logistic回归模型在该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中的应用进行实践与探索,利用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对2001年和2009年的清新县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运用SPSS软件中的Logistic模型确定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及其影响程度,并对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边缘区多尺度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圈边缘城市受圈层核心城市的影响,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过程有着与一般城市不同的特征.笔者以位于武汉"8 1"都市圈边缘的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为例,在农户、乡镇、区域3种不同的尺度水平上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和驱动力因子,并探讨LUOC驱动因素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受圈层核心--武汉市需求的驱动.不同尺度上的驱动因子和驱动过程存在差异,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缩小,作用域较小或非普遍存在的驱动因子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在最微观的尺度,农户的主观选择对土地利用变更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论应该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和自然-人-社会相互作用的物质变换理论以及从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论到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理论成果。构建区域生态文明的过程既需要上述理论助力顶层设计宏观决策,又离不开它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攻坚克难。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论的指导下,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实际出发,注重区域空间的平衡稳定、区域主体的和谐共生、区域资源的科学配置,从而创造出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的生态文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大城市郊区区县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笔者从测定大城市郊区区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体系入手,将竞争力指标分为创造力指数、吸引力指数和持续发展指数三大类共17个指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上海郊区各区县的竞争力指数并进行排名,对竞争力强弱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上海郊区各区县目前竞争态势良好,有利于共同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各区县应理性竞争,通过合理的竞争达到区域经济增长最优化。提升区县竞争力的途径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过去的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向政策环境、管理水平、政府职能、企业竞争实力等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