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及氮含量随着磷、钾肥比例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缓释肥氮磷钾配比为13∶13∶13、释放期为150~180 d、施氮量为100 mg/株为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施肥处理,此处理下苗木生物量和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54 g/株、13.79 mg/株,平均苗高为13.0 cm、地径为2.7 mm,较国家行业标准LY1000-91中规定的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0.3%、33%,苗木合格率为9 5%,比国标规定的要求增加5%。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叶栎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叶栎容器育苗不同基质,芽苗移栽不同截根长度、不同发育期,苗生长期遮荫试验表明:芽苗移栽时截根留2~4 cm有利于苗木的生长;茎芽幼叶展开期移栽成活率高,达97.53在%;全光照育苗对苗木生长明显大于遮荫条件下生长苗木;黄心土基质的苗木成活率、苗高、根系数量及生物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比较1、2年生落叶松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和生物量指标差异,为落叶松育苗技术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年生落叶松容器苗的苗木质量优于1年生裸根苗,1、2年生落叶松容器苗的株高分别比裸根苗高8.85 cm和2.11 cm。但苗木进入第2年生长后,容器苗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了。在生物量方面,参试苗木的各个器官鲜质量均表现为叶茎根枝。除了1年生容器苗各个器官干质量表现为叶根茎枝之外,其他参试植株各个器官干质量表现与鲜质量一致。1年生容器苗根、茎、叶、枝和总质量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大于裸根苗。2年生苗木的结果与1年生苗木的结果相反,表现为裸根苗优于容器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1年生容器苗的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分配比、根冠生物量比、光合器官比非光合器官等指标优于1年生裸根苗,而2年生苗木的结果则相反。苗木质量指数表明,1年生容器苗优于1年生裸根苗,而2年生苗木的结果则相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提高管理措施的办法进一步促进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促使1年生落叶松容器苗达到I级造林苗标准,实现1年生落叶松容器苗可用于造林,落叶松育苗周期缩短50%,为生产上提供全新的落叶松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最适宜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规格,优化纳塔栎容器育苗技术,采用5种容器口径、4种容器深度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规格之间1—2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总体上随容器口径和深度的加大而增加;对于2年生苗,容器深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口径;不同容器规格对1年生和2年生苗木高径比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经对苗木生长量和容器基质用量、单位面积育苗量等生产成本因子的综合评价,认为培育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0 cm×24 cm或10 cm×20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培育2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5 cm×24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娜塔栎富根壮苗,提高娜塔栎移载造林成活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娜塔栎1年生苗出现测苗为观测对象,每个试验处理观测30株/重复,3次重复,共90株苗。观测调查指标包括苗高和地径。结果表明:娜塔栎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方为泥炭土∶黄心土∶钙镁磷肥=60∶35∶5。娜塔栎大田育苗不同浓度GGR6对苗木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后,其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均有明显差异,宜采用100 mg/L GGR6喷施叶面,相比对照,娜塔栎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增加60%以上,苗高生长增加20%以上,地径生长增加1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白皮松容器育苗最适施肥方案,该研究对1年生白皮松开展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测定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P︰K=4︰2︰1施肥处理的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最好,与对照相比,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均最大,高径比降低,苗木鲜质量最高,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为21.32 mg·g-1、3.25 mg·g-1和2.13 mg·g-1·h-1。因此,确定N︰P︰K=4︰2︰1施肥处理是白皮松容器苗的最佳施肥方案,可以在今后的苗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尾巨桉DH32-29容器苗苗期进行5个水平的指数施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的指数施肥方法对苗木的生长、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施肥处理的苗木其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分别为不施肥处理的260.7%、228.7%、654.8%、129.9%、571.2%;尾巨桉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氮量为50mg·株-1的苗木苗高最大,施氮量为100mg·株-1的地径、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均为最大,SPAD值在施氮量为150mg·株-1时达到最大;不施肥处理的根冠比最大,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均最小;施氮量为100mg·株-1的苗木质量最好,为最佳指数施氮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氮肥施用量或容器深度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本研究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容器苗,探讨2种措施对苗木质量提升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栓皮栎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施肥水平(100 mg N·株~(-1))及2个容器深度(25,36 cm),通过测定第1年生长季末栓皮栎苗高、地径、生物量、养分浓度以及不同径级根系体积、表面积、长度。【结果】施氮肥与容器长度交互效应对根氮浓度和中等径级根系(2~3 mm)的根体积、表面积显著,25 mg N-36 cm组合有利于中等根系径级生长,100 mg N-36 cm组合有利于根系氮浓度提高,这表明交互效应对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2种措施交互作用通过影响根系来调控苗木质量。主效应表明,充足施肥量有利于地径生长、根氮和钾浓度提高;容器长度对根系结构的影响较施氮量显著,深容器可促进根系径级为3~4 mm的根系发育,否则造成窝根;长容器可促进苗高生长、茎生物量积累以及茎氮浓度提高。【结论】苗木生长、养分、根系结构对施氮量与容器深度的交互效应与主效应响应规律证实2种措施相结合调控苗木质量的必要性。主根发达树种栓皮栎容器苗最佳组合为100 mg N和36 cm深的容器。  相似文献   

10.
以纳塔栎Quercus texana 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育苗方案.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容器越大,苗高生量越大,地径越粗;控释肥不同加载量对纳塔栎地径生长和高径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全营养施肥对桉树组培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对桉树组培容器苗进行全营养施肥与传统单施N肥比较试验,分析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生长、生物量以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营养施肥比单施N肥更有利于桉树苗木生长和营养平衡;在全营养施肥中,又以N50 mg.株-1处理优于N100 mg.株-1处理。在N50 mg.株-1基础上,实施全营养施肥是培育优质桉树苗的较佳施肥方案,可供桉树工厂化育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沼生栎的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生栎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彩叶树种。经过几年的育苗实践,在丹东地区采用温室大棚,2~3 a即可培育出沼生栎的绿化苗木。文章概述了沼生栎种子的筛选和贮藏、播种和苗期管理的方法,以期为沼生栎的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缓释肥N/P养分配比及加载量对南方红豆杉、浙江楠和浙江樟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科学指导大规格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方法]试验采用析因设计,研究N/P养分配比(1.75∶1、2.25∶1、2.75∶1和3.25∶1)及其加载量(1.5 kg·m~(-3)、2.5 kg·m~(-3)、3.5 kg·m~(-3)和4.5 kg·m~(-3))对3种珍贵树种2年生容器苗生长、株高生长节律、干物质积累及叶片SPAD值等影响。[结果]缓释肥N/P养分配比及加载量对3个树种容器苗生长及SPAD值影响不一。南方红豆杉、浙江楠和浙江樟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在不同N/P养分配比间差异不大,浙江樟苗木生长受N/P养分配比影响较小,随着N/P养分配比增加,明显促进了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却抑制了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缓释肥加载量对3个树种2年生容器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缓释肥加载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3种树种株高、地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浙江楠地上干物质积累及南方红豆杉地下干物质积累,而对浙江樟根冠比影响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但均显示加载量在3.5 kg·m~(-3)时达到最大值。N/P养分配比及与加载量的互作对3个树种苗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说明N/P养分配比对3个树种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不因加载量的改变而变化或变化不大,反之亦然。随着缓释肥N/P养分配比的增加,可明显地延长南方红豆杉苗木株高的线性生长期,提高浙江楠株高的线性生长量,但对浙江樟株高的线性生长影响不明显。3种树种苗木叶片SPAD值差异很大,N/P养分配比及加载量并未改变3种树种叶片SPAD值动态变化规律,但随着N/P养分配比提高使南方红豆杉和浙江樟叶片SPAD值的起伏强度增大,3个树种SPAD值动态变化均随加载量增加而增大。[结论]南方红豆杉大规格容器苗培育较适宜的N/P养分配比为A1(1.75∶1)或A2(2.25∶1),而浙江楠和浙江樟为A3(2.75∶1),加载较高量的缓释肥F3(3.5 kg·m~(-3))可明显促进3种树种大规格容器苗的生长及SPAD值的提高,但加载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反而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底部渗灌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的最佳水肥组合,完善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为规范底部渗灌技术下容器育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灌水梯度、3个施肥浓度,共15个水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培育1年,通过对苗木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结构、基质化学性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相比较,研究容器苗底部渗灌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根系形态结构及基质化学性质的影响,探讨水肥效应与苗木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的最佳灌水量和缓释肥量。【结果】苗木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指标均随灌水梯度及施肥量的增大呈先逐渐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根冠比随水分梯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底部渗灌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水肥组合为75%灌水梯度和100 mg·株-1施氮量,此处理下的苗木生物量达到0.64 g·株-1,根系细根(0.0<D≤0.5 mm)所占比例最大,根累计长度、根累计表面积和根累计体积分别为82%,62%和46%。各处理的基质 pH5.5~6.5之间,电导率0.75~2.0 mS·cm -1,均在苗木生长的适宜范围内。【结论】与上方灌溉相比,底部渗灌下适宜的水肥配比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细根更发达,利于苗木吸收营养,苗木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底部渗灌条件下育苗基质的 pH值、EC 值均在植物生长安全范围内,这为底部渗灌技术在我国造林树种容器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仕凯 《绿色科技》2011,(11):66-67
对南方红豆杉芽苗容器移栽育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芽苗容器移栽育苗技术较以往传统方法播种育苗出苗率高,节约种子及土地资源,苗木质量好,产苗量高,能明显延长苗木的生长期,苗木当年平均生长量可达15cm。  相似文献   

16.
对枫杨的种子采集、催芽方法 ,随采随播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木田育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枫杨种子在秋季采种后即催芽 ,采用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方法快速繁育枫杨苗木 ,翌年 2~ 3月苗木均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樟树芽苗移栽容器育苗试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总结了芽苗移栽容器育苗的技术要领,探讨了育苗前期准备工作、催芽及芽苗移栽、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步骤,旨在提高樟树苗木质量,改善造林效果,降低投入。  相似文献   

18.
木荷等3个树种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木荷、青冈、红叶石楠3个树种,分别采用芽苗移栽、种子直播、扦插进行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对比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网袋容器育苗法能有效控制1年生木荷和青冈苗的主根生长,促进须根生长。与浅根性的树种木荷相比,深根性树种青冈经网袋容器育苗后,根质量及其总生物量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网袋容器对青冈的修根作用比较明显。还观察了3个树种的苗木生长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网袋容器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油松容器育苗的施肥效应及其诊断施肥综合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设立不同的肥料种类及用量梯度,对油松容器育苗进行了施肥效应的试验,并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1年生的油松容器苗进行了营养状况诊断。结果表明:试验所施用氮肥的第2、3水平(每千克基质混施氮肥0 22~0 43g)及施用磷肥的第2、3水平(每千克基质混施磷肥1 0~2 0g)对苗木的高及生物量的增长有利;应用DRIS对1年生油松苗木的营养综合诊断重要参数为N/P、N/K、K/P,它们的最佳值分别为:5 7921、1 2673、4 7238。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缓释肥对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设置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结果表明,缓释肥能够有效地促进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生长,有助于苗木生物量的累积。当施氮量为100mg/株时,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累积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14cm、2.51mm、0.51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加量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