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北园艺》2004,(6):52-52
由山西农大蔬菜专家张光呈教授主持的“耐热抗病甘蓝新品种选育”项目,历时数年结出硕果。日前,项目组育成的“晋甘蓝4号”、“四季佳”甘蓝两个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甘蓝4号”属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四季佳”甘蓝为优质圆球型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都  相似文献   

2.
秦菜3号甘蓝     
秦菜3号甘蓝是陕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85~90天,适于晚夏及秋甘蓝栽培。该品种198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8~1990年经全国  相似文献   

3.
我区自1977年开始引进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原种,并进行繁育、杂交制种及一代杂种利用,推广了京丰一号、秋丰、晚丰三个品种。1979年选育出新品种“早丰”,1985年又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春丰”甘蓝二个亲本原种(均为自交不亲和系)进行繁育、制种、推广应用。现在我区春、伏、秋甘蓝生产的杂种一代品种已系列化配套,并形成以区良种场为原种繁殖基地,省内外设  相似文献   

4.
西园二号、西园三号甘蓝已于1986年4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川农牧品审(86)04号文件)正式发布为优良新品种。一、西园二号该一代杂种是由甘蓝地方品种“小楠木”和“二乌叶”中选育出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1983年育成,1984-1985年参加四川省统一组织的秋冬甘蓝新品种区域试验,在6个区试点上,平均亩产4000公斤以上,比对照“京丰一号”增产20%。1985年秋,经全国蔬菜抗病丰产新品种选育攻关协作组,组织专家进行了验收,一致认为,该一代杂种性状整齐、丰产、抗病,是一个优良的秋甘蓝杂交组合。现已在省内及国内的部分省市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甘8号’为新选育出的抗病、丰产秋甘蓝一代杂种。该一代杂种于1981年开始选育,1982到1983年继续进行亲本纯化和品种试验。1984到1985年在北京郊区的生产示范和两年的全国秋甘蓝区域性试验中均表现较好。1985年秋,全国蔬菜抗病丰产新品种选育攻关协作组组织专家对该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6.
由山西农大蔬菜专家张光呈教授主持的“耐热抗病甘蓝新品种选育”项目,历时数年结出硕果。日前,项目组育成的“晋甘蓝4号”、“四季佳”甘蓝两个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甘蓝4号”属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四季佳”甘蓝为优质圆球型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都具有耐热、耐旱、耐低温,高抗黑腐病,纤维少、品质好,耐裂球等特点,667m2产量可达6000kg以上。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这两个品种具有品质绵、纤维少、含糖量高、品质性状好等特点,适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部分季节栽培,也可作为长江流域越冬栽培品种。山西…  相似文献   

7.
夏光甘蓝是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它的主要特点是耐热,早熟,结球紧实、整齐度高、品质好。该杂种一代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耐热性,居众甘蓝品种之首,在8、9月份平均  相似文献   

8.
甘蓝与大白菜一代杂种及双亲幼苗两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7个甘蓝和5个大白菜一代杂种及双亲幼苗的过氧化物酶和a- 淀粉酶同工酶,甘蓝过氧化物酶共分离出6条酶带,大白菜分离出7条酶带。A-淀粉酶由一个基因座位控制,甘蓝有3个等位基因(a,b,c),大白菜除有具酶活性的等位基因(a)外,还有一零等位基因(0)。 7个甘蓝品种均可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别主要由自交引起的假杂种;a-淀粉酶可用于庆丰、京丰1号、中甘8号和中甘 9号的鉴别。小杂 55、 56及75号大白菜用过氧化物酶可鉴别假杂种。文章认为主要由亲本自交引起的假杂种的鉴别比较容易,一个同工酶有效座位就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品种纯度;不明来源的品种间的混杂的鉴别难度较大,一般要求同时检测多种同工酶。在分析可能引起混杂的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同工酶分析,品种纯度的检测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9.
王翠仙 《蔬菜》2006,(1):6-7
惠丰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甘蓝一代杂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等特点。2001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我国山西、河北、山东、内蒙、河南等省种植。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早熟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01—88、 02—1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 1984年育成新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中甘11号’.1986—1987年已通过全国春甘蓝区试和生产示范。该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不易先期抽薹等优良特性,定植到收获约50天,一般亩产可达3000—3500公斤,比‘报春’约增产20%,亩产值可增收约200元.该品种适于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春季种植,1987年已在该地区示范推广28万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报春”、“双金”、“园春”、“庆丰”、“京丰一号”、“秋丰”、“晚丰”等早、中、晚配套的甘蓝一代杂种已在国内许多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一九八四年,上述甘蓝一代杂种推广面积达140余万亩。由于它们可比原有地方品种增产20—30%,对提高甘蓝生产水平,促进市场蔬菜周年供应起了重要作用。当前,种子数量已逐步得到解决,但种子质量却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1984年,我们对北方地区一些单位生产的一代杂种种子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纯度上看,好的,杂交率在95%以上;差的,有 30%的假杂种。从发芽率看,好的,可达98以上,差…  相似文献   

12.
秦甘70甘蓝     
秦甘70是甘蓝一代杂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中甘12号是利用02-12-2和79-156-1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在北京市历年区试和生产示范中,表现优质、丰产、不易未熟抽薹。从定植到收获约45天,与现有早熟春甘蓝主栽品种中甘11号相比,产量相近,但可早熟5~7天,每666.7m2增收1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王翠仙 《上海蔬菜》2006,(3):28-28,30
惠丰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甘蓝一代杂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等特点。2001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1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我国山西、河北、山东、内蒙、河南等省种植。  相似文献   

15.
西园春二号系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一代春甘蓝新品种,在重庆、四川等地作早秋、越冬春甘蓝种植,秋季表现早熟、产量稳定、品质好,春季表现为产量高、商品性好等优势。是川、渝两地及同类型气候地区度淡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武永慧 《蔬菜》1995,(3):17-18
运城地区甘蓝露地越冬种株的栽培要点030031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武永慧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杂种一代优势十分明显,1986年以来,我省运城地区繁殖甘蓝杂种一代的制种基地不断发展扩大,但还存在产量不稳问题,为了有助于稳产高产,结合我们的制种经验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西北园艺》2002,(6):41-42
中甘10号甘蓝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约50天,叶球近圆形,耐未熟抽薹,品质优,适宜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8.
通过配合力测定和品种比较试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黑叶小平头7221-3-4-2(SIL2)和另一引自日本的自交不亲和系85625(SIL5)配制出丰产的早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华甘1号(2×5),产量比京丰1号高出约20%,二者的品质相近。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可以在湖北省推广。  相似文献   

19.
十字花科蔬菜杂种优势明显,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甘蓝和白菜等蔬菜上,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种一代种子供生产上应用。我国近十几年来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京丰一号’和‘夏光’甘蓝,‘城青2号’和‘青杂3号’大白菜等,都是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种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2005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6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2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