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庆华  赵炎光 《北方牧业》2010,(12):15-15,17
<正>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上百种以上,主要有黄曲霉毒素、麦角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对养猪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毒素。1主要病原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引起猪只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主要分布于肝脏,可经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而发生羟化、脱甲基和环氧化反应。黄曲霉毒素影响DNA、RNA的合成和降解,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代谢,线粒体代谢以及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黄曲霉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毒素 M1则是黄曲霉毒素 B1的代谢产物。目前各个国家对各种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B1以及黄曲霉毒素 M1的含量都有严格限制。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述,以期对奶牛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产毒株产生的。哺乳动物和禽类的黄曲霉毒素中毒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中毒反应。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发生于全球许多地区。通过病史、尸体剖检和肝脏显微镜检查可以表明是肝毒性,但必须确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及其浓度。避免本中毒症的发生,主要是管控好饲料源。1发病分析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产毒株产生的。这些毒素是在花生、大豆、玉米及其他谷物生长和储藏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正>霉菌毒素是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在其污染的饲料中产生的可以引起动物中毒的代谢产物。毛皮动物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可造成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种实质器官的损害。目前,对毛皮动物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酶烯酮毒素等。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产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脱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对人体和畜禽有毒的一类生物毒素,给畜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发生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文章主要从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脱毒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频率越来越高,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威胁乳制品安全的重要毒素之一。1黄曲霉毒素的生物特性黄曲霉毒素(AF)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常见的真菌主要有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黄曲霉毒素分为B1,M1,G1,B2,M2,G2。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的终极代谢产物。目前已知黄曲霉毒素及衍生物有20多种。各种谷物和副产品极容易被黄曲霉污染,尤其是在夏季潮湿多雨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十分利于黄曲霉繁殖生长。黄曲霉在谷物饲料中寄生繁殖后会产生大量黄曲霉毒素,当动物进食了被污染的谷物饲料后,常常引起急性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严重危害动物养殖产业的1种中毒疾病,毒素主要损害动物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异常,肝细胞变性、坏死。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起猪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肾组织故被称为肾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则对肝脏毒害作用最大。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其诊断、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目前已知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余种,各种谷物及其副产品极易污染,尤其是夏季多雨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污染情况更为严重,产生大量的毒素,用以饲喂畜禽极易引起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对养殖业危害极其严重,主要以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增生为主要特征。本文对临床上遇到的一起猪因采食发霉玉米而导致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次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样品2423个,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发现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棉籽粕、花生粕、玉米和国产玉米酒精糟中,从地区来看,华南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严重。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B2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96(P0.01)。所有检测样品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  相似文献   

12.
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现象,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霉菌毒素污染为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饲料在自然条件下污染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B_1、B_2、G_1、G_24种,因为黄曲霉毒素B_1具有致癌性,饲料和粮食中一般以黄曲霉毒素B_1作为黄曲霉毒素含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_13078-2001只对黄曲霉毒素B_1限量进行了规定。目前,对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胶体金法、薄层分析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主要对近年来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限量要求下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黄曲霉毒素简介 1.1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原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霉菌产生,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如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温度范围为12℃~41℃,其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6%~87%条件下,在48h内黄曲霉能很快生长。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高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乳畜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代谢生成的羟基化产物黄曲霉毒素M1可通过乳汁污染乳及乳制品,并因这两种毒素都具有极强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的肝脏、瘤胃和乳腺等部位均可代谢转化,黄曲霉毒素M1向乳中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与转移排泄、影响黄曲霉毒素M1的转化因素以及黄曲霉毒素B1对乳腺上皮细胞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副产物和饲料后产生的一类结构相近的化合物统称为黄曲霉毒素,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在目前发现的17种黄曲霉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分布最广,含量最高,毒性最强,它们存在于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中。  相似文献   

17.
<正>1奶牛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毒性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具有强毒性的、诱导机体突变和致癌的混合物。分泌到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可形成黄曲霉毒素M1(AFM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在泌乳期奶牛饲料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分别不得  相似文献   

18.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指家禽摄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或其它食物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毒性毒素,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软毛青霉所产生。这些真菌都可在所有家禽饲料和配料中生长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特别是在潮湿温暖环境条件中更易生长产生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肝脏,其次为胆囊、造血器官、免疫系统等,造成家禽贫血、肝脏肿大、黄疸、消化功能障碍及免疫抑制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饲料及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南京奥迈科技有限公司霉菌毒素分析中心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畜禽因食用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上升趋势。因此,特将畜禽黄曲霉毒素B1中毒症状、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控制方法作一简介,以帮助大家认识了解黄曲霉毒素。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主要是由发霉饲料引起的畜禽常见病之一。它是由于畜禽采食了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等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