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洲鲥鱼安全越冬技术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和2006年引进2批美洲鲥鱼乌仔,经过前期培育,全长平均为15 cm;11月中旬,水温降至15~20℃时,进入冬季管理,采取升温措施可以保证其安全越冬;并阐述了其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洲鲥鱼温室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分别于2003年至2005年分6批引进美洲鲥鱼(图见彩中插2)受精卵25万粒进行孵化与养殖试验。三年来已育出优质鲥鱼种12万尾,商品鲥鱼3150千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美洲鲥鱼温室越冬技术是取得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一、越冬前的准备1.越冬设施。20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日本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好,虾苗及亲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保护海捕亲虾资源,促进养殖捕捞同步发展,走人工越冬培育亲虾的路子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于1995-1998年进行了养殖日本对虾人工越冬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l试验材料l.l设施设备1995-1996年用越冬池2个,倒地ml个,池子规格为长X宽X高一11X4.2X].3;1;’,底面积为46.2叶;1997-1998年用池子5个,倒池用1个,每池规格为8X4。1.5J,Jfa面积为32奸。池底在离出水孔二I;1处铺设1()of。1厚细沙,并铺设“非”字型塑料充气管。其它设施…  相似文献   

4.
口虾蛄,俗称“虾耙子”、又称“琵琶虾”等,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口足目、虾蛄科、口虾蛄属。我国沿海均产,以福建、广东、浙江、渤海及海南为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5.
吴郭鱼系罗非鱼家族,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温能力强、单雄性率高(95%以上),肉味鲜美、无助间刺等优点,是一种高效优质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在本地区,由于养殖季节受到温度的限制,而以两年的养殖模式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年4—5月份放养10cm左右的越冬鱼种,经4—5个月的精养可达500g以上。为此,1995—1996年观察,同时,利用一个BG120W气泵24h充气增氧。1.2试验鱼试验鱼是本所实验鱼池培育5—10cm长的吴郭鱼冬片鱼种。每天上午8一9点钟投食,投食量控制在0.5%一l%。每天(24h)记录4次水温变动情况,保证水温的变幅在1d内…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促进淡水养殖品种结构调优,进一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承担和实施了《美国鲥鱼的引种驯化和养殖试验》。经过项目课题组成员一年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当年苗种培育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7.
革胡子鲶属鲤形目,胡子鲶科鱼类,近年来在各地大量养殖。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病害少、耐低氧特点,特别适宜农村房前屋后污水塘养殖,是农村养鱼业的一个好品种。我区气候寒冷,革胡子鲶是否适应山区养殖,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我县鱼种场于1988年引进埃及胡子鲶种苗3万尾(规格3厘米),历经几年的保种养殖,均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成鱼池单养亩产超过1.5吨,同时每年生产苗种100多万尾,为本地区养鱼业提供了新品种,近年来还远销贵州省及湘西自治洲等地。能否保证革胡子鲶安全越冬,度过寒冷季节,是全部养殖过程的关键。1988—1990年3月底,利用县电厂排放的余热水进行越冬保种,水温保持在革胡子鲶的适宜温度,为革胡子鲶选择了安全的越冬场所。1990年3月30日,县电厂因机组改建停电一个月(改用柘溪水电),余热水排放完全中断,4月1日池内温度由22℃下降到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热水对非鲫鱼种进行越冬保种,越冬池10个,出池密度19.4 ̄25.7kg/m^2,净增重率54.61 ̄92.85%,成活率在90%以上。总投入150460元,总产出303690元,投入产出比1∶2.02,总净收入153230元,每m^2净收入153元,属高投入,高收入。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人工越冬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水泥地保温方式和土地塑料大棚方式进行大黄鱼一龄鱼种越冬均获得成功,越冬水温为8℃~14℃,越冬时间为11月至翌年5月上旬,平均越冬成活率为87.4%。  相似文献   

10.
张德珠 《内陆水产》1994,(11):20-20
渔农说:“黄鳝是金条,脱贫致富好,要想连年发,越冬保种苗”。实践证明,黄鳝是名优特水产品,已行销海内外。因此,豫南老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农户利用庭院或坑塘养殖黄鳝,投资少,见效快,收入多(20平方米池子,年收入2000元以上).但目前如何越冬保苗种,保证来年增产增收,今介绍其良方。  相似文献   

11.
人工诱导池养3+龄鲥鱼性腺发育的初步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似鲥鱼性腺发育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埋植 LHRH-A 和 Testosterone 缓释放颗粒激素,诱导池养3~+龄鲥鱼性腺发育季至第1期,成熟系数达0.9%。试验摸索出麻醉操作鲥鱼不死的有效方法。对今后鲥鱼全人工繁殖的前景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鲥鱼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在江西省峡江县赣江鲥鱼产卵场人工授精后鲥鱼卵的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长江鲥鱼资源评估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73~1975年对长江鲥鱼调查的生物学资料以及1970~1985年的渔业统计资料,应用Ricker和Fox模式进行评析,评析的结果是: 1、如果开捕年龄t_(?)为1.9龄,其最佳捕捞死亡系数F为0.6。 2、根据对雌鲥单位补充量繁殖力的估算,当t_(?)=1.9时,F>0.5,资源将处在高危险区;而当t(?)>3.9时,下论F值多大,资源将不会处在高危险区。 3、最大持续产量MSY的269.4吨,其相应捕捞努力量f_(MSY)为12938流刺网网片数。 4、最适产量Y_(?)为262吨,其相应的捕捞努力量f_(?)为10111流刺网网片数。 5、当前(1985年)的状况是:t_(?)=1.9龄,F=2.003,总捕捞努力量已超过30000流刺网网片数。雌鲥单位补充量繁殖力的相对值低于2.61%。其资源量已从1974年的1862吨减少到1985年的39.8吨。显然,当前长江鲥鱼资源的利用已出现补充型捕捞进度,资源处在高危险区中的最危险点,资源已严重衰竭。为此,作者提出为恢复,保护和管理该珍贵渔业资源的八点建议。计算和绘图均用自编程序在电子计算机ABACUS—11和HP7475A X—Y绘图仪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亲虾越冬大规模人工育苗的生产性试验,总结了适用于生产的育苗技术措施:通过分类管理可以适时并相对集中地获卵;为提高育苗的成活率,采取低温产卵、适温孵化、上限育苗”的控温技术。赵冬亲虾可以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15.
从福建厦门引进花尾胡椒鲷受精卵95×10~4粒,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海上网箱中间培育试验。受精卵孵化率67.8%,室内培育56d,出池全长2.3cm的鱼苗21.1×10~4尾;海上网箱暂养至全长5.77cm,成活率达83.7%。  相似文献   

16.
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的生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年保持25—30℃温度,人工饲养的甲鱼,生长速度加快。个体重为4.2—4.5克的稚甲鱼,通过365—414天饲养,可养成308.4—342.3克的成甲鱼;在面积为66.7平方米的生产池,群体产量达141.2—198.5公斤;成活率为80.66—87.50%。在饲养过程,50克以下的稚甲鱼,生长缓慢;当个体重在50克以上,生长速度加快;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个体之间生长速度有差异。自然界甲鱼的性比约为1:1,在人工饲养下,雄体生长速度超过雌体。  相似文献   

17.
张炯  陈毓山 《水产学报》1964,1(1):119-122
缢蛏产于我国和日本,是我国海涂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但关于它的人工控制产卵的工作却做得很少。我室连续在1958和1959两年间进行缢蛏生殖的研究时,曾多次引用岩田清二,Galtsoff,P.S.[4-6]及郭继绪等人用于其他贝类的人工控制产卵方法来控制缢蛏产卵,如采用KCl,NH4OH,膘胨、淀粉等各种化学药品,做成海水溶液进行注射或浸泡亲贝;用提高水温刺激、感应电流刺激、以及放入缢蛏的精子或卵子做成的海水悬浮液诱导,均不能引起缢蛏产卵放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彬明  张其永 《水产学报》1993,17(2):126-136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性腺周期发育、成熟系数周年变化、个体生殖力以及雌雄同体。港养斑鰶能在半封闭式湾内发育成熟而且自然产卵。其卵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精巢发育分为6期。卵膜由透明带、外放射带和内放射带组成,内有孔道结构。第4时相中期卵母细胞的内放射带有7~8层纤维状片层。产卵后鞘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分裂增殖变成游走的吞噬细胞。西埔湾港养斑鰶Ⅰ龄鱼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从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生殖盛期为2月,雌鱼成熟系数高达17.88%。个体绝对生殖力为7575~72621粒,平均 35310粒,系属于分批产卵类型,第1批生殖力大于第2批。  相似文献   

19.
用配制海水进行中华绒螯蟹人工繁殖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乃刚 《水产学报》1980,4(1):95-104
本文报道了用人工配制的海水繁殖中华绒螯蟹的试验。介绍了人工配制海水的总盐度、各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水温、溶氧量、饵料等,对中华绒螯蟹交配、产卵、孵化、骚状幼体的发育的影响。据试验,总盐度在10‰到17‰对中华绒螯蟹的促产是比较适宜的。其中钙的含量在144mg/L至335mg/L之间时,都有可能将潘状幼体育成大眼幼体,而且在此幅度内随着含量的提高育成率也有提高的趋势。镁的含量以461mg/L到935mg/L之间比较适宜。钾的适宜含量约在200mg/L到400mg/L之间。铁的适宜含量是0.02mg/L到0.05mg/L。铜的需要量似乎极微,即使缺无也无明显影响。水温变化对蟹卵的孵化及骚状幼体的发育有影响。中华绒螯蟹产卵时的适宜温度在14℃以上,蟹卵在21.1~26.9℃条件下,约需13—27天孵化,潘状幼体的发育的适温似乎比孵化时的适温要稍稍高些。中华绒螯蟹骚状幼体对缺氧的忍受度远较鱼类低,当溶氧量在2mg/L时引起骚状幼体大量死亡,下降至1.4mg/L可引起立即死亡。骚状幼体正常发育所需的溶氧量在4mg/L以上.盐水丰年虫的无节幼体是培育中华绒螯蟹的骚状幼体理想的饵料。  相似文献   

20.
刺参南移与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树旭  顾功超 《水产学报》1981,5(2):147-154
本文报道了将刺参从山东南移到厦门的试验结果及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度夏情况,并介绍了人工培育刺参幼体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