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火炬松建园无性系球果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炬松8 ̄12年生的227个无性系的球果结实量,连续作了3年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年度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多数无性系结果量偏低;对无性系果量再选择建成的高一级种子园与供选群体相比,增产达85% ̄137%,甚至更高。按球果丰歉波动状态可划分为6种类型,其中以“V”字类型居多。  相似文献   

2.
关于无性系林业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以杨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林木育种和无性繁殖技术的进步以及森林工业的发展,无性系林业开始在世界人工林培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进入无性系定向选育、定向栽培、定向利用的时代。该文针对我国无性系林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并从无性系特性角度阐释了“三北”地区大规模发生的杨树“小老树”、严重病虫危害以及退化甚至死亡的原因。认为无性系林业不仅包括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造林,还应该涵盖无性系利用等内容。指出应充分利用无性系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重视良种的适地适基因型栽培,为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选配适宜的主栽品种进行造林。同时加强重要树种无性繁殖技术标准的制定,以约束采取科学的无性繁殖技术和繁育制度进行良种生产,尽可能降低成熟效应与位置效应对无性系林业发展的影响。强调发展无性系林业要根据栽培环境条件和利用目标选择适宜品种,并突出良种和良法配合,重视林分数量成熟与工艺成熟最佳配合下的经济成熟,保证整个产业链条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尤其是提出了无性系人工林群体衰退的概念,即在同一无性系品种组成的人工林内,各植株的遗传组成和生活习性相同,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内各无性系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加大,当栽培环境不能满足林分生长需求时,如不能及时采取人工疏伐等措施进行密度调整,林分会因个体竞争能力相似而同时发生各无性系植株生长势衰退、病虫害加剧直至死亡等现象。建议国家应针对无性系人工林的特点,修订、完善相关的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杨树等无性系林业发展较好的用材或用材和生态兼用树种列入木本作物范畴,在无性系人工林达到经济成熟时及时通过间伐进行密度调控,或通过轮伐更新利用,避免在林分水肥等资源紧缺时,因个体竞争能力相似而引发无性系人工林群体衰退等问题,在有效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保证国家珍贵的宜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林业生态建设中适地适树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针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选择优良的本地树种、引进优良树种、苗木适地评估等途径,开展基于适地适树原则的林业生态建设,以期为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性系林业的实用化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叙述了无性系林业的特点、无性系繁殖材料的选择与生产途径,以及无性系林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无性系林业实用化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川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城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机制支持;城市林业的发展没有注意到水资源的极度贫乏;盲目追求档次,大兴土木,折房占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大树进城,单一追求城市覆盖率.破坏了原有林带,景观设计忽略了人的需要,树种配置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和城市林业管理知识等。提出了解决的途径;追求自然平实,更多为民考虑。加强城市林业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景观的保护,走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土地和资金的利用率,适地适树,扎扎实实的发展城市林业。  相似文献   

6.
董琳珠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226-226,228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林业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对策,强调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关键造林技术及其保障。  相似文献   

7.
8.
杜炜 《吉林农业》2011,(11):171-171
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一定的造林地区,如果树种选择恰当,既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又可提高成林后的稳定率,从而发挥林分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否则,造林就会不易成活,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即使有些树种能够成活,也因不适宜当地的环境条件而生长不良,林分残缺不全,抗逆性差,生物产量低,生态环境效益低下,经济效益不能发挥。因此,树种选择不但要考虑树种的适生特性,还要考虑树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不同需要。树种选择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那么,如何正确选择造林树种呢,一般来说,主要应考虑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考虑造林目的的需求,二是要注重适地适树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造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中、北亚热带丘岗地区,营造工业用材林宜以火炬松为主,适当兼顾湿地松材、脂兼用林、造林密度以1667株/hm^2为宜,部分较优立地或高规格带路整地区可考虑1333株/hm^2,部分较差立地可考虑2000株/hm^2,首次间伐宜在10-12年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额关键问题之一。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的选择就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49个火炬松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总结了6个测验年度,5~8年的149个火炬松的自由授粉家系测验结果,表明家系间材质生长有显著差异,按水平表现法得50分以上的系占46%,它们的材积增益平均为11.3%,按选择目的,用途及测验持续时间长短,将它们分为4组,结果还表明,不同来源的家系群优秀率不同,中选家系均优于任一对照,有力地说明选择改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武汉引种火炬松种源基本密度的变异与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3年炎生炬松18个种源间本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度以递增模式为主,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早期测定是可行的。基本密度与种源原产地经度、纬度间相关系数很小,无明显的经向或纬向变异模式。种源内个体间基本密度的变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吉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大量解析木资料,在分析其干形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湿地松二元立木动态材积模型。材积模型经适用性检验表明:具有精度高、稳定可靠的特点。该模型不但能充分利用样木信息,而且参数能对样木信息资料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作出解释。材积模型可以在研究区域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对褐斑病的抗性随植株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病害症状以叶枯为主,二年生以上幼树则多在针叶上出现病斑。选壮苗和施用混合肥可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抗病性。 用高抗、中抗和感病湿地松个体的嫩枝作接穗,一般实生苗湿地松作砧木,无性系植株的抗性和原来母株的抗性相一致,其发病程度还受到砧木感病性的影响。 针叶组织抽提液的缓冲容量与针叶病斑数显著相关。高抗植株和感病植株的抽提液对褐斑病菌的产孢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1992年6-10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740m)用现代化学、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对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土壤N素供应状况,优势树种林木N素营养与土壤N素供应关系及与物侯的关系。优势树种间N素营养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根层土壤含水率、全N含量、NO3-N和NH4-N含量与其上层动态趋势相似并和下层土壤有较大相关性;(2)原始阔叶红松林冠层优势树种林木特别是红松在生长季对NO3-N、  相似文献   

16.
小兴安岭杨桦林下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的格局与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详实的外业调查和细致的内业分析,揭示了天然杨桦林下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的格局与过程。结果表明:山地杨桦林和山地白桦林下红松更新的数量和质量均优于谷地苔草白桦林,质量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红松种群呈聚团状发生,其大发生时期晚于杨桦种群大发生时期;各龄红松的生长受不同林分结构因子的制约;人为透光抚育可以加快红松种群的更新进程,提高红松更新质量;建立上层白桦较下层红松大适宜年龄的更新复合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原始红松林下木本植物种间结合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小兴安岭地区原始枫桦红松林和椴树红松林下木本植物的结合性(Association of Species)应用2×2列联表(Contingency table)及X~2检验作了初步分析。在α=0.05的置信水准下,枫桦红松林中呈一般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8.0952%、明显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6.666%;一般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49.5238%、明显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15.7143%。椴树红松林中呈一般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5.2308%、明显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7692%;一般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49.2308%、明显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2.7692%。 文中根据X~2计算所得的矩阵及植物种间正联结与负联结的程度提出了植物生态种组稳定配置模型的思想。文中还对植物种结合性研究中样方最小面积的方法及根据提出了探讨。同时,讨论了研究植物种间结合性确定在种间关系及营林实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然红松树木生长特征与林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树木生长规律和群落结构、动态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应用树木生长模型研究林分垂直结构与树木生长动态之间相互关系的新方法。预测了红松树木生长和形态的时空模式以及树木不同发育阶段影响生长主要因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天然红松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形成是与其林隙更新途径密切相关的。在树龄160a以前主要为高生长时期,受林隙形成的垂直层次上的生境控制;树龄在160a以后为径生长时期,林木达到上层林冠,从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顶端开始结实,主干开始分叉,叶面积增大,形态呈平顶状。此阶段林木生长主要依赖于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疏伐强度与种子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的4种不同疏伐强度标准地的林木开花结实与气象因子观测,进行了疏伐强度对母树林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疏伐可有效的促进母树林的开花结实;(2)疏伐强度与母树林单位面积产种量相关密切;(3)疏伐促进林木结实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地面温度等气象因子;(4)樟子松天然母树林定株疏伐的最佳密度为19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