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养猪法也叫发酵床养猪法,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和提倡的新型养殖模式。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饲养的动物,具有疾病少、抗病力强、成本低、节水省工、肉质好、无药物残留、口味好、养殖圈舍无臭味、污染物零排放等诸多优点。八十九团于2009年引进自然养猪法,通过小面积试验示范,以带动生态自然养殖模式在本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夏飚  吴金山 《科学种养》2009,(12):34-34
干撒式发酵床养鸡技术由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演化而来,是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酵床养猪具有疫病少、节约劳动力、零排放、零污染等优点,在农村养殖小区广为采用。但笔者发现部分养猪户由于使用发酵床不当,导致猪病频发、养殖效益不佳。现结合农村实际浅谈发酵床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伟 《科学种养》2011,(7):32-32
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发酵床垫料产热让睡在其上的猪难于度夏,这也是制约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的主要问题。猪的汗腺不发达,特别怕热,气温过高时猪体能消耗过大,采食量减少,造成体热蓄积和疾病多发,从而导致养殖利润下降,这些都是南方地区发酵床养猪不容忽略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广西北流市在养殖实践中,通过采用综合的预防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发酵床养猪中夏天猪舍温度过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益。现将主要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将一定比例混合的锯末屑、粉碎棉秆(树叶或杂草)、营养添加剂、水所组成的垫料进行发酵,消除粪便的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促进生猪生长的一种规模化生猪养殖技术模式。2009年,农十三师畜牧兽医站依托师科技局"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示范推广了该技术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  相似文献   

6.
张伟 《科学种养》2011,(4):32-32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积极研究探索零排放养猪模式,在广西率先引进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目前,采用发酵床养猪的已超过200家,建造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经1年多的实践探索表明,微生态发酵床养猪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实现养猪零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了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肉鸡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鸡生长性状、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性状:第一批次5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第三批次5、6、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8、10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肉品质:在胸肌品质中:第二批次失水率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1)。第三批次水分网上平养模式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5);粗蛋白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模式(P<0.01)。在腿肌品质中:第一批次PH值发酵床模式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剪切力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结论①发酵床养殖模式下鸡体重优于网上平养模式;②三批次试验鸡产肉性能均较好;③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肉质优于网上平养模式,腿肌品质优于胸肌。  相似文献   

8.
<正>高寒农区生态发酵床健康养殖技术是适合于西北及同类地区发酵床养殖的一项新型开发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较具有耐寒抗旱,发酵床使用时间长(达6年以上)、维护简便、操作简单等优点。为更好地就地取材,发掘本地资源,我们利用当地农村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玉米芯、玉米秸秆以及木材加工废料锯末等为原料,开展了适合高寒农区生态发酵床垫料配比试验,筛选出最适合高寒农区发酵床垫料配比,以推广高寒农  相似文献   

9.
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我国养猪水平和规模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产生的养殖污染、疾病肆虐、药物残留问题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为此,我们于2006年开始研究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经过3年的扩大推广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发酵床养猪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孟聪  杨瑞 《科学种养》2009,(12):32-33
发酵床养猪法又称生态养猪法、自然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由日本民间首创,1992年日本鹿儿岛大学开始对发酵床养猪进行系统研究,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技术规范。近几年我国也引进了该项技术,在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北、内蒙、吉林等地区的中小规模养猪场(户)进行了试验,对育肥猪特别是哺乳和断奶仔猪应用效果良好,特别是在冬季,由于菌体增殖发酵产热,发酵床表面温度可保持在18~21℃,猪只增重快。另外,发酵床养猪还能省劳力约30%、省水约75%、省饲料20%~30%。  相似文献   

11.
李鹏 《科学种养》2011,(3):33-34
发酵床养猪法又叫自然养猪法,是一种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以生产健康无公害食品为目标,尽量为猪只提供优良生活条件等福利待遇的新型科学养猪方法。技术核心在于发酵床的铺设和管理,这直接关系到发酵床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与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探索适宜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生态循环模式,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在对"蚯蚓、发酵床、沼气池"三个关键环节将种养有机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种养生态循环技术开发对策。一、种养生态循环发展对策1.种植—养殖—蚯蚓—种植模  相似文献   

13.
林下养蚓法     
天津市宁河县蚯蚓养殖协会贾立明经过实践证明,利用林间空地养殖蚯蚓,既省地养树又能使蚯蚓快速生长。养殖方法每隔3行树木铺设1条蚯蚓床,床宽以距树木40厘米为宜。未铺设蚓床的地面用作发酵与存放蚯蚓食料以及暂存和外运蚯蚓粪的通道。由于林间小气候条件良好,1亩林地可年产鲜蚯蚓1吨左右。在每行树木株间挖宽0.5米、深1米、距树基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水培大蒜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在红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养殖缸中浮床种养大蒜(Allium sativum L.)试验,研究水培大蒜对红斑马鱼自然死亡率的影响试验;通过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缸中浮床种植大蒜试验,研究水培大蒜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蒜种植量达到4.75 g/L时斑马鱼的自然死亡率显著增加,这可能与溶解氧的降低有关;大蒜种植使得水体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亚硝态氮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其中对氨氮的影响最显著。水培大蒜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但要注意控制种养密度,水培大蒜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夏飚 《科学种养》2014,(10):53-54
<正>干撒式生态发酵床养蛇是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热力学原理,以特定活性功能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新型环保养殖模式。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技术于201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810188255.X)。一、干撒式生态发酵床养蛇的好处1.除臭节能省粮冬天可节省升温取暖费,夏季通风凉爽,四季均可清除异臭味,蛇圈变得干净卫生,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河蟹已成为新疆地区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都较几年前有了扩大和提高。河蟹在我区的养殖成功,丰富了我区人们的菜蓝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河蟹养殖的发展还有待我们去做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发酵床生态养殖,具有除臭环保、节水节能、省工省料、抗病促长、低成本、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有效解决了传统养殖业遇到的水源与大气污染治理难题,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成为现代养殖业发展方向。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将发酵床的制作技术要点与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发酵床内部发酵温度和外部表层温度随季节、气候的变动幅度很小。正常运行的发酵床表层温度基本为二十几度,夏季不会骤升至三四十度,冬季也不会突降至几度。发酵床能冬暖夏凉的奥妙为:  相似文献   

19.
黄鳝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淡水产品之一,在我国民间有“小暑的黄鳝赛人参”之说。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原因,黄鳝天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造成价格高涨,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黄鳝的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多数为山区天然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稻田养殖,部分养殖户曾人工建造水泥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黄鳝,多以失败告终,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镇福田现代农业生态园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在水泥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黄鳝的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创新并形成了“生猪-沼气-葡萄-黄鳝”立体生态健康种养新模式,养猪产生的粪便入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可供日常生活使用,沼渣可作为种植葡萄和蔬菜的有机肥料;猪粪还用于培育蝇蛆,为黄鳝提供高蛋白饲料;葡萄架搭在黄鳝养殖池上方,以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黄鳝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草鱼历来是福建省内陆山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近几年随着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草鱼池塘高密度养殖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产量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病害也逐渐严重,大量用药导致草鱼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鲜鱼品质下降。如何生产无公害、高品质鱼产品以满足人们对健康水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