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土地流转视角下的庆阳市赵渠村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严峻的耕地撂荒问题,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走进村民家庭与农民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庆阳市赵渠村耕地弃耕撂荒情况及该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发现:赵渠村由于种植业效益低、耕地条件差等原因造成耕地撂荒范围广、面积大等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耕地撂荒与耕地流转的相关土地政策,从土地流转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耕地流转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等措施,缓解土地撂荒现象,为赵渠村严峻的土地利用形势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驿马乡在劳力转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耕地撂荒。如何使耕地有效流转,避免撂荒,浪费资源?结合具体实际,本文提出耕地有效流转的主要途径是土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耕地被撂荒是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耕地自身质量较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所致。从治理的角度看,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禁止农民撂荒;通过科技推广和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得部分农户撂荒的耕地向种田大户流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减少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造成的越来越多的耕地撂荒现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成本视角,分析了务农与务工的机会成本、规模化耕种成本、规模化流转交易成本、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对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影响机制,揭示了耕地撂荒背后的成本问题。结果表明,务农机会成本高、规模化耕种成本高、规模化流转交易成本高、劳动力流动成本高是影响我国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应缩小务农与务工的机会成本差距,降低耕地规模化和耕地规模化流转交易成本,以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为对象,实地考察了汉台区4个乡镇的耕地撂荒情况,分析了农村耕地撂荒情势,总结了耕地撂荒的各种原因,提出应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耕地产出效益,加快土地流转等多种措施并举,从而减少耕地撂荒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查小麦种植户与人口普查年龄分布比较、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情况、农业技术人才稀缺、种植大户面临的困境等方面分析了耕地抛荒撂荒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集约化程度;壮大年轻化队伍,培养新型农技人才;完善粮食收储机制;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力度;明确设施用地标准,简化审批流程等5个方面防止农业耕地抛荒撂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小麦种植户与人口普查年龄分布、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的情况、农业技术人才稀缺、种植大户面临的困境等分析了耕地抛荒撂荒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具体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集约化程度;壮大年轻化队伍,培养新型农技人才;完善粮食收储机制;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力度;明确设施用地标准,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防止农业耕地抛荒撂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岩市耕地撂荒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龙岩市耕地撂荒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撂荒原因,并提出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撂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展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耕地的撂荒现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对比法梳理耕地撂荒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目前对耕地撂荒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普遍认为耕地撂荒现象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2)耕地撂荒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务农机会成本高、种地比较利益低下与耕地边际化是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农村劳动力析出导致的农村农业劳动力减少是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3)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农户自身特征、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环境。(4)耕地撂荒的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和经济2个方面,经济方面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5)针对耕地撂荒的建议大致归纳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惠农政策,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建立耕地撂荒惩罚机制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6)在耕地撂荒区域比较与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撂荒时空演变、趋势模拟与风险评估,耕地撂荒的生态、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有效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以耕地撂荒问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等是广东省耕地撂荒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针对性提出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土地流转、振兴乡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等建议,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其它地区的耕地撂荒治理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重庆市酉阳县两乡四村共291 户农户土地撂荒情况调查数据,分析山区耕地撂荒 的现状,并从主动撂荒和被动撂荒两个方面提出减少耕地撂荒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耕地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近年来,随着玉屏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撂荒现象也日益严重。为此,我们对玉屏县土地撂荒情况进行了调查。一、玉屏县耕地撂荒的基本情况玉屏县统计耕地面积86812.5亩,其中田58800亩、土28012.5亩。全县耕地撂荒面积为7448.3亩(其中田4013.1亩、土3435.2亩),占耕地总面积8.5%,主要集中在朱家场、田坪和新店等乡镇,朱家场镇  相似文献   

13.
当前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现象普遍,威胁区域粮食安全,揭示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政府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促进农地有序流转,缓解耕地撂荒;因此,本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利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耕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耕地流转现象普遍,但耕地流转规模较小,多为无偿方式,对解决耕地撂荒作用有限;由于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户生计非农化抑制农户经营耕地,会加剧耕地撂荒问题;此外,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农业收入、平均地块面积对农户转入和转出耕地面积均有显著影响,而家庭纯收入仅对耕地转出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营耕地面积和微耕机仅对耕地转入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耕地撂荒是土地利用的负极端化,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改变农村面貌。因此,研究耕地撂荒对更新我国农村农业景观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分析法,以耕地撂荒原因—影响—对策思路完成。结论:(1)撂荒原因、对策、影响几乎贯穿所有学者的研究,农业效益低是学者普遍认可的内在原因;(2)耕地撂荒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浪费耕地资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但在生态脆弱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3)土地流转是解决耕地撂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耕地撂荒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利用景观格局研究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特征。选取和顺县义兴镇西北方向四个村为研究区,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成果,利用ArcGIS10.1及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斑块特征及空间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撂荒耕地面积占景观总面积比重大、撂荒情况严重、斑块破碎,但形状简单规则且聚集度高,易于开发再利用;与耕作景观相比,撂荒景观破碎、形状复杂、分布离散,但有个别村例外;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特征存在差异,与村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对撂荒耕地景观有很大影响。运用承包地确权数据进行撂荒地块的景观格局分析,可以精确掌握撂荒地块特征,提高耕地利用率,支持农地流转和整理工作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发展快速推进,全球范围内耕地撂荒已成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深刻改变了农村土地景观,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湟水流域上游36个样本村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耕地的原因,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湟水上游耕地撂荒比较普遍,撂荒农户占比为10.74%,所有农户撂荒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为3.08%,但撂荒农户撂荒面积占撂荒农户耕地面积比高达24.01%,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峡口附近和农牧交错带,平坦地区和距离西宁市较近的地区撂荒较少。耕地撂荒的主要因素为耕地坡陡无法开展机械作业、土地贫瘠和耕地距离远3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占据主导,其次是农户自身特征因素,最后是社会经济因素。农户会根据耕地特征和自身条件将耕地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条件对耕地进行选择性撂荒,故耕地撂荒情况在不同类型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稳定型农户户均撂荒面积最少,稳定型次之,基本型最多。而拥有耕地的数量以及转出面积和退耕面积是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区内退耕耕地并未完全落实,导致大面积耕地处于荒芜状态。因此,提出需加强耕地保护和补偿、完善土地流转等相关法律制度,大力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甘肃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及走访的方式对白银市头寨镇等4个市31个乡(镇)的400个农户耕地撂荒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耕地撂荒问题主要因素,另外,村干部指导以及耕地人为破坏也影响了耕地的有效使用。为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需要加强村干部的领导作用和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同时确保合理利用耕地,依法强化监管,彻底消除农村耕地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82-8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村耕地呈现大面积撂荒.根据静宁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运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县耕地撂荒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这对解决静宁县耕地撂荒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皋兰县撂荒土地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扭转被动局面;狠抓基础建设,增强耕地抗风险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种惠农政策;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提高撂荒耕地利用率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耕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但受青壮劳动力析出,务农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耕地撂荒问题成为耕地保护亟待关注的新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撂荒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耕地撂荒风险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粤北山区兴宁市为例,从基础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土壤质量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撂荒风险测度,探析不同撂荒风险耕地特征,最后提出分类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耕地撂荒风险测度模型PCM系数为72.8%,能较好地测度耕地撂荒风险;兴宁市约三成耕地为高撂荒风险状态,其主要分布在土壤质量较差、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耕作便利性较差的高海拔坡耕地上,且主要为田块细碎、形状不规整的旱地。为避免耕地大规模撂荒,建议建立耕地撂荒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土地流转,通过扶持种植大户,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方式推广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