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病害防治建立在对病害的正确诊断和对病原物的正确鉴定基础上,明确了对病害所致病原真菌的种类,所属分类地位,其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从而明确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病害。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包括:在掌握各类真菌致病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观察与鉴定等步骤。  相似文献   

2.
rDNA-ITS在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文章综述了rDNA序列结构特点及ITS序列在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分子检测、病害诊断及土壤中病原真菌的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获得与鉴定引发杂交水稻稻曲病的病原真菌。[方法]通过微生物培养方法及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对引发杂交水稻稻曲病害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该研究分离获得了引发稻曲病病害的绝对优势病原菌种,并鉴定为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防治水稻稻曲病病原真菌与减少稻曲病病害发生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以前研究基础上,经继续采集和鉴定,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省观赏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3种,对其症状和病原进行了描述,为了解我省观赏植物病害种类、分布和指导生产实际提供参考。这些标本均存放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对青浦区生菜腐烂病原,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明确了为害青浦生菜腐烂为真菌病害,未发现细菌和其他致病菌复合侵染,确定该病菌为小菌核菌,为该病害后期防治方法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玉米植株的病害较多,其中属于传染性的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一般都有典型的症状,根据症状和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即可获得正确的诊断。另一类属于生理性病害,主要由不良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和缺乏某种营养元素造成,有的还由于化学药物和过量肥料的伤害。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往往不甚典型,而又无病原微生物作为鉴定依据,但只要仔细观察植株在一定生育期中症状的出现和演变,充分了解当时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管理等情况,并考虑和某些传染性病害的区别,多数  相似文献   

7.
在以前研究基础上,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蔬菜上的真菌病害11种,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这些病害涉及病原真菌6属11种,分别寄生在6科10种寄主植物上。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的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r DNA ITS序列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r DNA ITS序列在果树真菌病害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果树病原真菌的检测以及未知菌的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r DNA ITS序列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r DNA ITS序列在果树真菌病害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果树病原真菌的检测以及未知菌的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江西百合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1990~1996年的系统调查和鉴定研究,明确了江西百合病害有26种,其中真菌病害16种,细菌性病害3种,病毒病害2种,线虫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3种,病因未明的1种。本文描述了26种病害的症状、病原物、发生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病害诊断是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前提,只有对病害做出正确诊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地防治病害.病害诊断是一项复杂、细致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对病害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首先明确诊断的步骤和方法,注意诊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茱萸是贵州近年重点发展的中药材之一,为了明确其病害发生种类,对余庆县中药材基地种植的吴茱萸进行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吴茱萸病害6种,其中,真菌性病害5种,分别为锈病、叶斑病、白粉病、斑点病、花梗腐烂病,病毒病害1种。调查结果表明,锈病发生严重,在各药材种植区均有发生,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而其余5种病害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鉴定广西采后火龙果果实上的病原真菌,明确病原菌菌株对季铵化壳聚糖(HTCC)的敏感特性,为火龙果果实的采后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采后贮藏自然发病的火龙果果实上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鉴定后,依据菌株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PI染色法,观察HTCC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菌丝细胞膜的影响.[结果]从采后贮藏自然发病的白心火龙果果实上分离到1株丝状真菌菌株E;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E为火龙果采后病害病原真菌;经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将菌株E鉴定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HTCC对菌株E的作用结果显示,HTCC对菌株E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HTCC浓度呈正相关,0.25、0.50、0.75和1.00 mg/mL HTCC对菌株E的抑菌率分别为20.84%、50.05%、72.91%和83.23%;HTCC处理能破坏菌株E的菌丝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新月弯孢菌能引起广西采后火龙果发生真菌病害,依据HTCC对该菌的抑制效果,火龙果采后流通过程中可使用HTCC来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内感病迎春花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采样、切片组织培养以及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物等方法对病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区域迎春花发病率为85%,病情指数为53;病原物属于尾孢属真菌,病原物通过伤口侵入迎春花叶片,且对老叶致病力更强。本研究第一次报道了尾孢属真菌在迎春花上的危害,增加了人们对迎春花病害的认识,为迎春花的病害更新数据及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录了近几年调研的新疆观赏植物真菌病害,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分布及危害程度均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红枣缩果病是近年来传入阿克苏地区的红枣新病害,该病在阿克苏地区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为准确鉴定其致病病原,明确病害发生危害规律,寻求防治切入点,自2013年以来,对红枣缩果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田间追踪监测,并采集病害不同时期样本,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实验和分子鉴定等技术手段,准确鉴定了致病病原。还通过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学实验初步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针对病害发生的不同时期开展了田间药剂试验,  相似文献   

17.
蔬菜上的侵染性病害很多,不同蔬菜的不同病害有不同的识别方法。诊断时要确诊无误,对症用药。首先,要学习蔬菜中常见的病害种类,掌握各种病害的病原。一般来讲,蔬菜中常见的,需要用药防治的疾病多是侵染性(也称传染性)病害,其病原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以真菌为病原侵染的病害最多,占全部蔬菜病害的70%左右;其次是病毒,约占蔬菜各种病原的中的比例不超过10%。除了真菌、细菌、病毒侵染引发的病害外,还有一种由很小的线形动物引起的线虫病。其次,还要学习各种病原所引发的病害的特点和主要症状,学会通过观察特点和症状准确判断疾病。真菌…  相似文献   

18.
<正> 对番茄叶面真菌病原的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品种与不同真菌病害的关系,致病真菌在不同品种叶面上的种类、分布、出现频次与比率。以期为病害调查、防治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郑番2号、2—2,强力米寿。采样方法:在田间调查基础上,当叶面真菌病害趋于稳定时,按植株上、中、下三部位每株随机取一片叶;每品种取10株,各部位计取10片叶。  相似文献   

19.
玉米青枯病是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经“七五”“八五”攻关研究,目前已基本明确,造成我国玉米青枯病的病原主要有镰刀与腐霉两类真菌。但由于感病植株上常可同时分离出这两类真菌,以致引发了两菌作用主次的争论。一部分学者认为镰刀类真菌为主要病原,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腐霉为主要病原。为明确有关问题,作者从代谢角度对两菌间以及病原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病原为已经致病性鉴定的肿囊腐霉(PythiuminflatumMalthews),禾生腐霉(Pythi-umgraminicaolaSubram)及其伴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  相似文献   

20.
广西甘蔗主要真菌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广西蔗区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甘蔗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随机踏查、种植户随访、资料查询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广西蔗区甘蔗真菌病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进行调查,并采集病害样本,通过病原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确定真菌病害的种类.[结果]共采集和鉴定出13种主要真菌病害,分别为:黑穗病、凤梨病、梢腐病、锈病、叶焦病、赤腐病、轮斑病、褐条病、褐斑病、虎斑病、白疹病、眼点病、黄点病,其中发生严重并对甘蔗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有黑穗病、锈病、梢腐病和凤梨病.[结论]黑穗病仍然是对甘蔗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生产中急需选育高抗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以替代现有的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