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室内杀虫剂处理水培棉苗选育抗性棉蚜,研究棉蚜在药剂诱导下抗性的变化,比较吡虫啉、吡虫啉 增效磷、氧乐果和氰戊菊酯对棉蚜抗性诱导的差异,评价棉蚜对吡虫啉抗药性的风险.结果表明,用吡虫啉等药剂分别选育棉蚜至18代都能够诱导抗性上升,棉蚜对吡虫啉抗性达到10.08倍,对吡虫啉 增效磷的抗性达9.70倍;而用氧乐果和氰戊菊酯分别选育棉蚜至12代时,其抗性分别达28.48倍和35158倍.各抗性品系停止选育12代,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抗性棉蚜对其它杀虫剂交互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化学防治使棉蚜相继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尤其是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性迅速发展,给棉蚜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威胁。为了弄清抗性棉蚜对不同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并为选择轮换药剂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田间笼内培育的棉蚜溴氰菊酯抗性  相似文献   

3.
棉蚜对溴氰菊酯不敏感性与水解酶的变化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生物测定和生物化学方法就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溴氰菊酯不敏感性与水解酶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地区棉蚜对溴氰菊酯存在高倍不敏感性。同一地区,蕾铃期棉蚜不敏感性高于苗期棉蚜。在离体条件下,棉蚜羧酸酯酶的活力随着棉蚜对溴氰菊酯不敏感性增加而增加。磷酸酯酶活性变化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测定新疆棉区沙湾的棉蚜种群对常用杀虫剂吡虫啉、丁硫克百威、溴氰菊酯、氟啶虫酰胺和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并在当地棉田开展了新型杀虫剂防治棉蚜试验。室内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21—2022年新疆沙湾棉蚜种群对溴氰菊酯、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大于4 500倍、大于3 500倍),对丁硫克百威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6~237倍),对氟啶虫胺腈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7~27倍),对氟啶虫酰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7.8~15.0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喷施处理第3天对棉蚜的防效为86.0%、83.4%,第7天防效为93.1%、96.0%,第14天防效为92.6%、92.0%,明显优于其他4种供试药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由此得出新型杀虫剂品种双丙环虫酯、氟啶虫酰胺可作为轮换或替代药剂用于新疆抗药性棉蚜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农药抗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和农药生产厂家的重视,国际上成立了农药抗性委员会.近几年,我国棉虫抗药性也日趋严重,为解决日益增长的抗药性问题,更好地预防和加强综合治理,我们于今年3月25日-27日在京召开了有国内外专家参加的"棉虫抗药性治理研讨会",现选取部分文章刊登于后,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专题论文参加本刊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浅谈杀虫剂的混用和轮用在克服害虫抗药性中的优劣罗余平(华南农业大学植保药物研究开发中心510642)自从Melander(1908)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蚧(Aspidiotusperniciosus)对石硫合剂有抗性以来,各种害虫相继产生抗药性,并随着...  相似文献   

7.
邓平华  张沛  周成富 《植物保护》1965,3(6):223-225
河南省各主要棉区从1957年起广泛使用1059防治棉蚜,效果良好,很受群众欢迎。但是,近几年来,各地反映1059防治棉蚜效果显著降低,药效持续时间缩短,不少地区大幅度提高用药浓度,增加防治次数,效果仍然不好。如灵宝大王公社小南朝大队,1959年前用2,000倍治蚜,效果很好;1963年后改用1,500倍,防治5—6次,效果仍差。  相似文献   

8.
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新疆尉犁县4种棉花品种的棉田调查,利用棉蚜数量和时间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其种群动态,应用棉蚜数量和瓢虫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棉田棉蚜种群与瓢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基本呈指数规律上升与下降。在尉犁县孔雀农场的中棉35和军棉1棉田中,从2001年5月31日至6月28日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从6月28日至7月26日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下降。在尉犁县达西村的抗虫棉9和新陆中11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开始发生和发生高峰期均比中棉35和军棉1推迟1周左右,其中抗虫棉9棉田的棉蚜发生高峰期数量最多,而新陆中11棉田的棉蚜发生期数量最少。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瓢虫是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对棉蚜起控制作用,它与棉蚜种群数量呈显著的跟随关系,发生期比棉蚜滞后1周左右。  相似文献   

9.
1983—1986年就北京及河北省廊坊、香河、涿鹿等地区的瓜-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对拟除虫菊酯杀虫药剂的抗药性作了系统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廊坊及香河等地区的瓜-棉蚜种群对氰戊菊酯及溴氰菊酯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以LC50及LC95进行抗性比较,对氰戊菊酯分别为519和6416倍;对溴氰菊酯为401和14805倍。蚜体中水解α-乙酸萘酯酶(以下简称酯酶)的活性与其对氰戊菊酯及溴氰菊酯的抗性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在显著水平以上。因此、酯酶是瓜-棉蚜抗拟除虫菊酯的主要抗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初报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苹果轮纹病 ( Macrophoma kawatsukai)是苹果产区重要病害之一[1 ] 。富士、金冠、元帅等品种历年发病较重 ,果实在采收期前后往往大量腐烂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药剂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内吸性杀菌剂 ,但是又具有高抗药风险性 ,病菌极易产生抗性使其失去防效。近期调查表明 ,河北保定郊区一些果园的轮纹病对该类药剂似有抗药性的迹象。但尚未见有关苹果轮纹病菌抗药性研究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有效而简洁的测定苹果轮纹菌抗药性的方法 ,初步确定轮纹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 ,为进一步查清苹果轮纹病菌的抗…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内研究了10种常用有机溶剂对烟蚜Myzus persicae、棉蚜Aphis gossypii、大豆蚜Aphis glycines定居行为的影响及蚜虫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3种蚜虫对供试有机溶剂具有相似的行为反应。在1~10 μL剂量范围下,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对3种蚜虫的定居行为有轻度的影响,但苯、二甲苯、己烷、石油醚和乙醚对蚜虫的定居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在适宜剂量下,3种蚜虫对苯和二甲苯的移动率皆超过30%,并伴随剧烈的行为反应。此外,棉蚜、烟蚜对己烷与石油醚反应的移动率分别达到44.27%、46.45%和49.90%、52.58%。  相似文献   

12.
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苹果轮纹病是一种重要病害,使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进行药剂防治一直是其主要控制措施之一。国内外不断有植物病原菌对多菌灵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报道,苹果产地也不断反映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下降,但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的抗性菌株在国内的地理分布及抗性水平并不清楚。为此,作者于1999~2000年对我国重要苹果产区的苹果  相似文献   

13.
杨帆  桂习水 《植物保护》1992,18(3):50-50
25%单甲脒是国内新近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性有机氮类杀虫杀螨剂。我们于1991年引进其25%水剂,在对棉花主要叶面害虫棉蚜、棉红叶螨进行室内毒杀和田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工作,使用面积达50余万亩次,杀虫杀螨效果良  相似文献   

14.
麦套Bt棉田的经济效益和对棉蚜及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5年,在冀南棉区调查了麦套Bt棉田对棉花苗期蚜虫和天敌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麦套棉田的棉蚜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田(P<0.05),其高峰期的蚜虫种群数量低于防治指标,且受棉蚜的危害程度小于对照田。麦套棉田中的瓢虫和僵蚜的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田和化防田,与对照田相比,麦套棉田中的瓢虫发生高峰期提前10天左右。化防田的籽棉产量高于麦套棉田和对照田,但麦套棉田2004和2005年的综合经济效益分别为1.7万元/hm2和2.08万元/hm2,比化防田多0.53万元/hm2和0.57万元/hm2。试验结果还表明,棉花苗期蚜虫能够显著影响棉花产量,采用套种等多熟种植模式可以作为Bt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利用棉蚜抗性种群的适合度代价,指导田间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笔者采用浸渍法测定并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差异,并组建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期明确河北省抗性棉蚜种群的适合度变化。结果表明,邯郸棉蚜种群对丁硫克百威(RI=80.5)、氰戊菊酯(RI=28.6)和阿维菌素(RI=108.7)的抗性明显高于保定和沧州地区棉蚜种群。从各地区棉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来看,邯郸棉蚜种群净繁殖率(37.9±2.51)和相对适合度(0.78)明显低于室内敏感种群,而保定和沧州棉蚜均与敏感种群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已有棉蚜抗性种群适合度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河北省邯郸棉蚜种群适合度下降可能与其对丁硫克百威或阿维菌素的高抗性有关。因而,针对邯郸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应暂停使用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轮换使用抗性风险较低的吡虫啉、噻虫胺等杀虫剂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兰州吐鲁沟公园金花忍冬植物上采集的二点叶螨为敏感种群,在室内盆栽菜豆苗上饲养繁殖后分别用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及螨嗪菊酯(甲氰菊酯 四螨嗪)混剂喷雾处理20代,获得二点叶螨抗氧乐果种群(抗性指数RF=35.84倍)、抗甲氰菊酯种群(RF=479.79倍)、抗四螨嗪种群(RF=67.26倍)以及抗混剂螨嗪菊酯种群(RF=26.75倍)。用生化法测定离体酶活性的结果表明,上述四个抗性种群的形成与体内羧酸酯酶、磷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增加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有关。4个抗性种群对常用15种供试药剂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氧乐果、甲氰菊酯与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水胺硫磷、久效磷、氰久合剂有交互抗性,甲氰菊酯还与螨蚧克有交互抗性;四螨嗪与三氯杀螨醇(RF=14.15倍)、齐螨素(RF=10.26倍)有交互抗性;螨嗪菊酯与双甲脒、氧乐菊酯有负交互抗性,RF值分别为0.85、0.71倍。  相似文献   

17.
寄主植物对棉蚜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研究了5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种群对灭多威的敏感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灭多威对AChE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取食石榴和花椒的棉蚜AChE活性最高,是冬青上棉蚜(最低)的2.00倍和3.33倍,说明寄主植物可以影响棉蚜AChE的活性,灭多威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个体的AChE进行抑制后,发现棉花和冬青上的棉蚜种群中AChE对灭多威不敏感的棉蚜个体多于花椒,木槿和石榴上的棉蚜种群,这与棉花及冬青上的棉蚜对灭多威耐药性较其它三种强的趋势近似,表明AChE敏感度的降低是棉蚜对灭多威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药液浸渍法、沙柱法以及与荧光染料Cy3共孵育的方法,以丙溴磷、克百威和阿维菌素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毒力以及对其运动扩散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活性,其LC50值为459.8mg/L,活性低于丙溴磷(159.9mg/L)、克百威(331.9mg/L)和阿维菌素(257.3mg/L);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运动扩散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3.1mg/L,其活性低于阿维菌素(0.8mg/L),但高于丙溴磷(8.3mg/L)和克百威(16.1mg/L)。当丙溴磷和克百威质量浓度分别低至0.6和40mg/L时,可刺激90%以上的线虫摄食;当丙溴磷和克百威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360和300mg/L时,可抑制全部线虫的摄食;溴氰菊酯与阿维菌素则对线虫的摄食无刺激作用;用10mg/L的丙溴磷处理线虫2h后再分别用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处理,发现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20和200mg/L时可抑制全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摄食。研究表明,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具有较高的活性,其在线虫防治领域的开发应用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山东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测定了泰安、聊城和东营3个田间种群及1个敏感种群对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增效醚(PBO)3种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泰安棉蚜种群对烯啶虫胺的抗性倍数为16.95,处于中等抗性水平,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69和9.57,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胺、噻虫嗪和噻虫啉的抗性倍数均小于3.0,仍较敏感;聊城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8.51、25.88和18.16,属中等抗性水平,对噻虫啉和噻虫胺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01和6.37,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烯啶虫胺仍处于敏感阶段;东营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胺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7.95、21.52和12.95,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噻虫啉、烯啶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07、6.38和4.75,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和羧酸酯酶抑制剂TPP对6种供试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明显,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对这6种药剂也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研究表明,山东省泰安等3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可能在棉蚜对该类杀虫剂的抗性中起主要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能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两种增效剂对桔小实蝇抗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三个种群的抗药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这三种药剂分别产生的桔小实蝇抗性种群,PBO和TPP均能对其抗药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对抗敌百虫、抗高效氯氰菊酯的两个桔小实蝇种群,TPP对敌百虫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均高于PBO,且增效作用显著,增效比分别达3.98和2.43,PBO的增效比为1.71和1.66;对抗阿维菌素的桔小实蝇种群则略相反,PBO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高于TPP,但增效作用均低于敌百虫与高效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