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剧烈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 ,幼鹿易患本病。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饲养失调 (如饲料质量低劣 )引起消化不良时易发生该病 ,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 ,经诊治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2月 7日 ,河北省永年县某养殖场 ,饲养的 5 3只梅花鹿 ,其中 12只幼鹿。鹿群突然发病 ,发病的全部是幼鹿 ,第一天有 2只幼鹿发病 ,第三天 9只 ,并死亡 3只 ,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均无疗效 ,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  相似文献   

2.
2003年7月26日,长白县八道沟镇某鹿场因喂发霉饲料引起鹿发病、死亡。经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鹿场共养鹿108只,发病28只。7月26日死亡1只,另有2只已出现弓背,腹泻等临床症状。28日下午,这2只公鹿也抢救无效而死亡。另25只鹿立即停喂饲料,并辅以药物治疗,几天后全部治愈。2临床症状本病呈慢性经过,病鹿表现厌食、消瘦,对环境反应淡薄,长茸缓慢,精神委顿,个别出现兴奋不安、冲跳、狂燥,后期出现弓背、腹泻。3剖检变化剖检3只死鹿,病变完全一样。心肌变软,有出血点;肺充血,有大量气泡;肝脏严重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2011年山西某鹿场报告14只成年鹿只不明原因死亡。经调查了解到该鹿场在发病前,鹿只长期采食由污水灌溉的牧草,并且当地半个月内一直连阴下雨。本病具有传染性,成年鹿发病21只,膘情好的发病率较高。病鹿表现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在夜间饲喂时未发现任何异常,次日凌晨起即见鹿只死于圈内,有的在白天饲喂时发现鹿只精神委顿、不食,10分钟后突然死亡,病鹿耳尖凉或热,体温一般在37.6℃左右,粪便正常。病程稍长的鹿只,卧地不起,无法站立,有腹痛,濒死鹿和死鹿口吐黄绿色液体。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某鹿场共饲养600只鹿,从未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于1999年12月1日凌晨2时开始有鹿发病,到中午不同圈舍先后有8头病鹿死亡,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鹿均体格健壮,最先死亡鹿为马鹿.死前口吐白沫,因怀疑中毒,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抢救无效死亡.死后腹胀明显,黏膜发绀,皮下胶样浸润,其中1头天然孔有血液流出,血液不凝.  相似文献   

5.
<正>1发病情况调查2014年5月12日,东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凌云乡人和鹿场育成鹿突然大批死亡疫情报告。该鹿场存栏梅花鹿264只,其中,成年鹿172只,育成鹿92只。10~12日,死亡育成鹿22只。据饲养员和管理人员介绍,今年春季,鹿群膘情较差,特别是育成鹿群都没有脱毛,采食量下降,认为鹿群"春天火大"。5日,在育成鹿饲料中添加了土霉素粉,大约按规定剂  相似文献   

6.
固原县某养鹿场饲养的 4 8只梅花鹿 (其中公鹿 5只 ,母鹿 2 8只 ,仔鹿 1 5只 )。 2 0 0 1年 1 2月 2 2日早上突然发现有 2只大公鹿死在圈中 ,另有 5只鹿发病 ,1 2月 2 3日死亡 1只大母鹿。该场饲养的梅花鹿在半年前除接种过羊三联疫苗外没有接种其他疫苗。发病前 2d刚开始喂青贮玉米秸秆。1 临床症状鹿发病突然 ,死亡快 ,病初兴奋不安 ,奔跑、鸣叫、回头顾腹、腹痛、腹泻、离群呆立 ;拉酱红色、黄色水便。 3~ 6h后 ,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全身肌肉震颤、倒地 ,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眼球乱转、磨牙、头后仰 ,呈角弓反张状 ,以后出现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健康动物肠道的常在菌;但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差等条件下,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现将吉林省前郭县一例梅花鹿溶血性大肠杆菌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1年11月,前郭县浩特芒哈乡某鹿场有7只体况良好的幼鹿突然发病,第2天就有1只死亡,在及时确诊和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8.
马龙县马过河镇某科技园养殖场饲养梅花鹿90只,2003年8月22日突然发病死亡12只,死亡率为13.33%,其中死亡成年母鹿6只,仔鹿6只,造成该场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常常来不及救治即死亡。为了尽快确定病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病原分离、鉴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崇礼县某综合养殖场饲养的54只梅花鹿(其中公鹿7只,母鹿29只,仔鹿18只)。2001年10月19日晚上突然有9只鹿发病,当晚死亡1只公鹿,10月20日死亡2只公鹿,10月21日死亡1只公鹿。该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发病前饲喂过经粉碎的带棒青玉米。二、临床症状鹿发病突然,死亡快,病初东张西望、奔跑、鸣叫、惊恐不安、回头看腹、腹痛、腹泻、离群呆立,腹泻,排出酱红色水便。2~4小时后,步态不稳、呼吸加快、全身肌肉震颤、倒地、四肢划动、眼球转动、磨牙、头后仰、口腔黏膜苍白、…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黏膜病病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病情况 2005年7月19日吉林长春双阳区鹿乡镇养鹿户一头鹿腹泻,经治疗未愈,最后死亡。 2流行特点 病鹿和带毒鹿是传染源,病毒随鼻眼分泌物、乳汁、粪便、尿液及精液等排出体外,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由于摄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污染。病鹿咳嗽,剧烈呼吸,喷出的传染性飞沫也可使易感鹿感染,还可通过胎盘感染和精液传播。通过运输工具、饲养用具传播本病也是可能的。本病常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9年5月青海省某鹿场兽医站工作人员向我室陆续送来4份死亡鹿病料,据该工作人员介绍,该鹿场现有梅花鹿、白唇鹿、青鹿等510只,此次发病共死亡鹿21只,均为成年梅花鹿。鹿群曾注射过羊四联苗、口蹄疫苗。病鹿死前体温为36.5℃,流泪且有眼屎,呼吸急促,有肚子疼痛的症状,发抖。一只鹿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肛门松弛,另一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发病时曾用磺胺脒、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均无疗效。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情况 铁力市汪洋乡养鹿场,2005年存栏梅花鹿240只,其中公鹿165只,母鹿175只。自9月配种结束进入舍饲期后,突然死亡1只最好的公鹿,随后各圈公鹿相继发生死亡,最多1天死亡6只,仅9月就死亡39只,截止12月27日共计死亡65只,其中公鹿中膘情好、体壮、年龄在6~10岁、雄性强,产茸量占70%以上。而且当年产仔鹿20余只无一存活。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1 0月中旬 ,我市某养鹿场发生了一起急性传染病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突然死亡 ,其胃粘膜呈现大面积的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马鹿快疫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1 998年初 ,该鹿场从东北引进马鹿 60只 ,其中母鹿 45只 ,公鹿 1 5只。至1 999年 1 0月 ,鹿场存栏马鹿 80只。其中 2 0只为自繁仔鹿。1 999年 5月、8月 ,该场鹿群突然两次发病 ,死亡 2只鹿。 1 0月又突然死亡 1只 ,死亡的 3只鹿均在 2岁以下。死亡前没有任何临诊症状。2 病理变化 真胃粘膜大面积弥漫性出血…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2002年12月7日,河北省永年县某养殖场,饲养的53只梅花鹿,其中41只成年鹿,12只幼鹿。鹿群突然发病,发病的全部是幼鹿,第1天有2只幼鹿发病,第3天发展到9只,并死亡3只,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均无疗效,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它的病原体为弓形虫,是一种球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008年,长春市乐山镇养鹿专业户麻某饲养的梅花鹿暴发弓形虫病,7 d死亡母鹿38只,其经济损失严重,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梅花鹿弓形虫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及死亡情况2008年11月12日麻某养鹿场一号鹿舍内的5只母鹿发病,13日早晨死亡4只。15日又发病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山东省胶南一鹿场鹿群突然发病,出现以精神不好、排稀便、体温升高、站立不稳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有3只(1公2母)膘情较好的鹿死亡。发病当天死亡1只,第2d死亡2只,经过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鹿场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再没有发生死亡并于1周后全部康复。本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最后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情况2012年5月6日,行唐县养鹿专业户胡某饲养的180多只鹿,先后有5只出现高热、贫血、呼吸急促等症状,其中2只大鹿、3只小鹿。胡某试用头孢噻呋钠、柴胡、病毒灵、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病程发展,1只小鹿因体质瘦弱、抗病力差而死亡。因病情复杂,遂到我处就诊。2临床症状病鹿体温达40.6℃,呈稽留热,心悸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鹿场存栏梅花鹿157只。2008年6月,有2只鹿突然死亡,均为年轻公鹿且营养良好。据饲养人员介绍,2只鹿生前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现象,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其中1只曾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2只病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但肛门松弛,其中1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调查2012年1月31日,东辽县疫控中心接到本县某鹿场成年鹿突然大批死亡的疫情报告。该鹿场存栏梅花鹿168只。其中,成年鹿122只,育成鹿46只;成年公鹿73只,经产母鹿55只,膘情较好。1月30日夜至31日,死亡成年鹿32只,其中公鹿23只,母鹿9只。据饲养员和管理人员介绍,1月29日鹿群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和饮水正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10日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养鹿户养鹿10头,4头发病,死亡1头,临床表现腹泻,粪便腥臭难闻,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定是大肠杆菌病,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鹿户4头鹿突然发病,有1头严重的病鹿数日内死亡,病鹿临床表现腹泻,有的粪便带血,死前眼眶下陷,耳壳温度变低,四肢发凉,后肢肌肉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