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新建大棚草莓适宜的施氮量,以试验地周边多年大棚种植草莓的常规施氮量为对照,研究草莓越冬期追肥减氮对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越冬期常规施氮处理(210.0 kg/hm2)相比,追肥减氮27.76%时草莓产量无显著差异,约为42 883.62 kg/hm2;减氮17.27%时经济效益最佳,约为57.29万元/hm2;减氮20%、10%时果实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20%、10%、20%时果实VC、花青素质量比及糖酸比显著增加;随着减氮比例的增加草莓灰霉病发病率逐渐下降;减氮使土壤硝态氮质量比有所下降,当减氮30%时硝态氮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对土壤碱解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比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新建大棚草莓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越冬期追肥减氮20%~30%可实现草莓生产提质增效以及减少土壤硝态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丘陵地区大棚草莓为对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化肥减施配施土壤调理剂对草莓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设置5个处理,为不施化肥对照(CK)、常规量施化肥处理(F100)、化肥减施50%处理(F50)、化肥减施50%同时配施硅钙镁土壤调理剂处理(F50S1),化肥减施50%同时配施骨粉处理(F50S2)。试验结果表明,与F100处理相比,不施化肥对照(CK)和F50处理草莓单株叶片数和头茬果单果质量显著减少(P<0.05),幼苗期土壤电导率、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显著降低(P<0.05)。与F100处理相比,F50S1处理草莓幼苗期土壤pH值显著提高,缓解了土壤酸化对草莓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株高和叶面积、现蕾率显著提高(P<0.05)。F50S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和头茬果单果质量与F100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二茬果二级果果实硬度比F100处理显著提高了27.03%(P<0.05), F50S2处理能够显著延长草莓果实的货架期。综上所述,在过量施肥土壤中应适量减施化肥同时配施土壤调理剂,可以有效维持土壤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樱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在北京市通州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CK(不施肥),以及等氮量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有机肥的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间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指标、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与CK和纯施化肥的处理相比,50%(以氮计)化肥+50%有机肥的处理可以显著(P<0.05)提升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脲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在产量未显著下降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果实品质最好。在当地的樱桃生产中,50%化肥+50%有机肥是推荐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减氮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3种土壤肥力水平下的减氮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与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下减氮20%,中肥力土壤下减氮10%,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而低肥力土壤不宜减氮。抗倒伏指数的土壤肥力和施氮量互作不显著,并且与施氮量和土壤肥力负相关。土壤肥力和施氮量互作对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食味评分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垩白、蛋白质含量和食味评分在土壤肥力之间差异较大,而加工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施氮量极显著正相关,食味评分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减氮20%处理食味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昆明地区草莓露地栽培的最佳施氮量,为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105、225和330 kg/hm~2)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草莓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柄长、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225与N330处理间除叶片数外差异均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硬度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氮225 kg/hm~2时达到最高,但可滴定酸含量持续增加;产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330处理时产量最高。【结论】综合草莓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以施氮量225 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F,100%化肥)、化肥减量20%配施精制有机肥(OF)、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BIO)、化肥减量30%联合配施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COB)对设施菊花产量和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0%或30%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有提高设施菊花鲜切花产量的趋势,并显著改善设施菊花土壤肥力性状,调控土壤p H值。至菊花收获期,常规施肥(CF,100%化肥)可使设施菊花当季土壤p H值下降0.6个单位,而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的OF、BIO和COB处理则显著减缓了土壤p H的下降;与常规施肥(CF,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20%和化肥减量30%条件下,OF、BIO和COB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设施菊花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6.9%、11.1%和7.7%。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BIO)显著增加了当季设施菊花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F、OF和COB相比,分别增加了3.3%、5.2%和3.9%。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明显不同,起分异作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是p H值和碱解氮。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改善设施菊花土壤肥力,提高设施菊花产量品质的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配方肥在纯养分减施30%的条件下,草莓移栽后成活率提高17.4百分点,产量增加9.2%,果实畸形率减低4.0百分点,糖度提高0.7百分点,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及氮含量有所增加。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施用可以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有助于草莓产量增加和改善品质,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常规化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和提高番茄品质、稳定现有产量提供应用和理论基础。【方法】化肥常规用量减施30%、50%,根据不同减施比例配施生物有机肥,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土样及番茄果实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减施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及番茄果实营养品质、产量、发病率的影响。【结果】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番茄果实总酸提高7.87%,VC含量提高24.95%,可溶性糖提高17.19%,产量与常规持平,差异不显著,番茄脐腐病发病率较常规施肥降低56.83%。【结论】在加工番茄种植中,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施肥方式可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番茄果实的生长,品质提高,降低番茄脐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水葫芦有机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低、中、高3种不同施氮量的水葫芦固态与液态有机肥(沼液)配合处理,研究了水葫芦有机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产量随着水葫芦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各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糖酸比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明显,可溶性固形物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达显著水平;对Vc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水葫芦固液肥配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对后茬土壤的培肥作用优于对照.采用固液肥配施方法进行水葫芦有机草莓生产,建议使用低施氮量即464.4 kg/hm2,以兼顾产量、品质及培肥土壤,也可节约用肥成本.  相似文献   

10.
研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燕麦氮素积累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探索减氮50%配施有机肥实现燕麦高产和品质提升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7个处理。结果表明,减氮50%(氮肥45 kg/hm~2)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 500 kg/hm~2)处理,燕麦中后期茎鞘、叶片和穗氮积累量达到常规氮肥水平;配施有机肥达到15 000 kg/hm~2时,对燕麦地上部各器官氮积累量有促进作用;减氮50%(氮肥45 kg/hm~2)配施足够有机肥(15 000 kg/hm~2),燕麦产量才能达到常规氮肥效果;而减氮50%(氮肥45 kg/hm~2)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 500 kg/hm~2)有显著提高燕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的效果,比常规氮肥分别显著增加10.83%和6.17%。  相似文献   

11.
氮肥减量施用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氮肥减施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质和管理措施的关系,明确氮肥减施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2021年公开发表的90篇论文,按照氮肥减施的比例、种植体系及其在不同条件下(肥料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土壤酸碱度以及水分管理等)的作物产量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氮肥减施0—40%没有显著降低水稻产量,氮肥减施0—30%没有显著影响小麦和玉米产量,但是减氮30%—40%显著降低了小麦和玉米产量,减产分别为6.1%和5.4%。不施氮肥区产量水平没有显著影响3种作物氮肥减施的产量效应。土壤全氮含量>2 g·kg-1时,氮肥减施水稻产量(6.5 t·hm-2)显著高于常规施氮产量(6.3 t·hm-2);土壤全氮含量>1 g·kg-1时,氮肥减施小麦产量(6.9 t·hm-2)显著低于常规施氮产量(7.4 t·hm-2);土壤全氮含量>1.5 g·kg-1时,氮肥减施玉米...  相似文献   

12.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农民习惯施氮量(N1,尿素,纯氮1 0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N2、尿素,纯氮700 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N3,尿素,纯氮700 kg·hm-2)、5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N4,尿素,纯氮500 kg·hm-2)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用氮肥相比,减施氮肥处理(N2、N3和N4)的番茄产量没有降低.N4处理产量最高,比N1增产9.7%.N2和N4处理氮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的产投比均显著高于N1处理(P<0.05),其中N4处理最高,为28.9 kg·kg-1和12.6,施肥效益最高.不同施氮肥处理间果实Vc含量虽没有显著差异,但N4处理是N1处理的1.2倍.番笳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旱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307,P<0.05),N3和N4处理果实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Nl处理(P<0.05).0~100 cm土层累积的硝态氮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1处理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减施氮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对硝态氮的累积.土壤硝态氮多累积在0~40 cm土层,硝态氮的相对累积量约为50%,这部分残留的氮素可被下季作物吸收利用.果实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累积的硝态氮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2=0.800 3,P<0.05),说明土壤硝态氮含量过高能够增加果实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在寿光设施蔬菜生产条件下,在农民习惯施氮量基础上减氮30%~50%既町以保证较高产量和较好的果实品质,同时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累积.从产量、肥料效益和土壤可持续利用角度来看,N4处理更具优势,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发展,提升氮素利用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施及减施下粪水替代对设施白菜产量、土壤无机氮累积量及氮素盈余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20%对设施白菜产量影响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下粪水替代白菜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减施处理,可以提高白菜对氮的利用能力。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种植茬数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土壤铵态氮累积量。化肥减施处理氮素盈余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23.38%,化肥减施粪水替代处理氮素盈余量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29.24%~30.65%,氮素盈余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化肥减施下粪水替代在保证设施白菜产量的同时,提高了氮素利用率,是降低氮素盈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设施番茄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氮(CK)、常规施氮(FP)、氮肥减量28.6%(OPT)和氮肥减量28.6%+秸秆反应堆(OPTS) 4个处理,研究减氮和秸秆反应堆对设施番茄产量、氮素利用、果实品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施肥处理相比,减氮条件下OPT和OPTS处理番茄产量分别提高10.7%和15.6%,其中OPTS处理显著提高。与FP处理相比,OPT处理番茄氮吸收总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0.40%和4.48%, OPTS处理分别提高5.57%和7.64%;与FP处理相比,OPT和OPTS处理果实硝酸盐分别显著降低35.2%和39.7%,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1%和29.0%。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0-100 cm土壤NO-3-N总累积量652.8 kg·hm-2, OPT和OPTS处理土壤剖面NO-3-N总累积量分别显著减少26.3%和46.5%。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氮28.6%结合秸秆反应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最佳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盐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H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600 kg.hm-2时,冠幅显著增加,造成枝叶徒长。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即施氮量低于600 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施氮量导致产量下降,产投比也显著降低。施氮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总酸度下降,糖酸比的增大,Vc含量的增加,硝态氮的累积均达显著水平。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646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04 kg.hm-2。  相似文献   

16.
设施甜瓜作为河北省特色农业,广泛存在连续种植、肥药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性质恶化、微生态失衡等问题。本研究以河北省设施甜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调控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多样性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控措施分别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效磷18.8%和45.8%,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与复合肥配施有机肥比,增施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微生物和放线菌数量18.0%和43.8%,提升果实可溶糖29.4%;增施微生物菌剂显著提高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提升果实可溶糖22.5%;同时增施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显著提升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显著增产40.3%,提升果实可溶性糖31.2%。因此,常规复合肥同时配施有机肥、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具有显著降低土壤水溶盐含量、增加土壤细菌丰度、提高甜瓜产量、改善其品质的作用,可以在河北省设施栽培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水稻种植中氮肥的过量施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各处理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配施有机肥在氮肥用量降低不超过30%时,水稻不会减产;当减氮不超过20%时,土壤碱解氮和总氮含量下降不明显,但当氮肥减量30%,土壤碱解氮和总氮含量会大幅下降。因此,配施有机肥3 000 kg/hm~2,氮肥减量20%是较为合理的配施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有效地减少大蒜氮肥施用量,提高增产增效,本试验研究氮肥减量与NBPT配施效果。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N肥(CK1)、常规施N(CK2)、减N10%(T1)、减N20%(T2)、减N30%(T3)及减N40%(T4),其中T1~T4均与NBPT配施,NBPT用量为总N的0.5%,研究了NBPT和氮肥配施下,减施氮肥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NBPT,大蒜各生长指标随氮肥减施基本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T2处理较好,显著增加了单头鳞茎重和一级鳞茎比例,较CK2增产15.14%。添加NBPT减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可溶性糖和大蒜素含量,纤维素含量随氮肥减施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硝酸盐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丙酮酸含量T3较CK2显著增加;各处理间Vc、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大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品质排名T3T4T2T1CK2CK1。综上,大蒜栽培可利用NBPT和氮肥配施的方式达到减氮增效的目的,目前蒜农经济收益以产量效益为主,因此,施氮量减施20%+0.5%NBPT为较优施肥方式,大蒜产量较高且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进行了土壤减氮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对烟叶的生长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率、经济性状以及烟叶的干物质积累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减少,烟株的长势越来越差,干物质积累越来越少,烟叶产量与质量下降,中上等烟比例也呈降低趋势,其中当地推荐施肥量处理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最好、发病率较低、干物质积累最多,常规施肥量减氮70%处理次之,且从烟株的田间长势及经济效益综合来看,常规施肥量减氮30%处理与施当地推荐施肥量处理无显著差异,在保障烟叶产量与质量没有显著影响的前提下,减少30%当地推荐施氮量,既可减少肥料流失和对地下水的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施氮量减少30%在腾冲地区是可推广的。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延边苹果梨为材料,共设置5个处理,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苹果梨产量品质、土壤性状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果实产量影响较大,OF3(1 kg复合肥+30 kg有机肥/株)产量达26.76 t/hm2,较CK(未施肥)增产11.3%,且各处理组果实品质较CK都有明显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9.7%~11.0%,果实软化率降低,但对外在品质没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K含量显著增加,且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正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性状,有益于培肥土壤;苹果梨果实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且内在品质各指标之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土壤性状尤其养分含量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大,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与果实内在品质的相关性均较强。因此,化肥配施有机肥不仅能够降低化肥投入,更能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OF3(1 kg复合肥+30 kg有机肥/株)效果最好,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