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生长期饲用油菜的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为饲用油菜的牧草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分析了蕾苔期、结夹初期和结夹末期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植株的营养价值及青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生长期变化,饲用油菜的总能、粗脂肪、粗蛋白质、硫甙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蕾苔期油菜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结荚初期和结荚末期(P <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结荚初期和结荚末期(P <0.01);结夹末期植株中粗脂肪含量达到16.02%,极显著高于蕾苔期和结荚初期(P <0.01)。2)不同生长期油菜青贮后pH、乙酸含量、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以及V-Score评分差异显著(P <0.05)。同一生长期油菜不同青贮时间点的pH、乳酸含量、丁酸含量、V-Score评分差异显著(P <0.05)。蕾苔期、结荚初期油菜青贮过程中乳酸、乙酸含量迅速升高,到60 d时达到最高,各处理组内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结荚期末油菜青贮后感官品质、V-Score评价级别都比较低。综上所述,蕾苔期和结荚初期饲用油菜营养价值较高且适宜青贮,单... 相似文献
3.
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种植利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油菜是甘肃省武威市近年来引进种植利用的一种饲用植物.依据试验示范,对饲用油菜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营养价值及动物利用、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饲用油菜具有种植技术简单、易操作、产草量高、营养丰富、家畜适口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优质饲草.另外,可以防止麦收后出现大面积裸地,有利于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4.
5.
6.
为探讨饲用燕麦的最佳播种行距和施肥管理模式,本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行距(20、25、30 cm)和不同复合肥施用水平(0、450、600 kg/hm2)下的饲用燕麦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行距增加,饲用燕麦干草产量下降,株高先增后降,干物质、淀粉、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先降后略有增加,其中行距20、25 cm处理干草产量分别较行距30 cm处理显著增加18.04%和10.72%(P < 0.05)|(2)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株高和干草产量及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其中施肥处理450 kg/hm2较0 kg/hm2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9.32%(P < 0.05)|(3)行距和施肥仅对整株燕麦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存在互作效应,以行距25 cm、复合肥施用量0 kg/hm2的处理最低,其次是行距20 cm、复合肥施用量450 kg/hm2。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播种量150 kg/hm2的前提下,饲用燕麦在行距20 cm、复合肥(N-P-K为25:13:7)施用量45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和较好的饲草品质,其产量可达12.657 t/hm2。[关键词] 饲用燕麦|行距|施肥|产量|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氮肥用量对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全膜双垄沟播模式下不同氮肥施用量(N1:0 kg·hm-2,N2:100 kg·hm-2,N3:200 kg·hm-2,N4:300 kg·hm-2)对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P、K肥条件下,在0~300 kg·hm-2纯N用量范围内,粮饲兼用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鞘和茎秆的干物质量,持绿性,以及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降低,随生育进程增加;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增加,随生育进程降低;相同施氮量处理下的叶片中NDF和ADF含量在不同时期均低于叶鞘;高的施氮量也有利于籽粒饲用品质的改善。因此,适量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粮饲兼用玉米产量,改善其品质。建议陇中旱农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粮饲兼用玉米时氮肥用量为纯N 300 kg·hm-2,既能提高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又能改善青贮和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秣食豆产量、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鼓粒期和N2P2K2(N 40 kg/hm2,P2O5 70 kg/hm2,K2O 50 kg/hm2)施肥水平下秣食豆饲用品质表现最佳,秣食豆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是39238.09和16209.12 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4.47%、36.17%;粗蛋白、粗脂肪最高,分别为18.40%和2.60%,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7.02%、73.61%;粗纤维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18.46%。 相似文献
9.
10.
11.
试验旨在研究浓香型酒糟与饲用油菜混合青贮的品质,确定浓香型酒糟在饲用油菜青贮中的最适添加比例.以盛花末期刈割收获的饲用油菜为试验材料,设R组(不添加酒糟)、RS-10组(添加10%酒糟)、RS-20组(添加20%酒糟)、RS-30组(添加30%酒糟)4组,青贮60 d.结果显示,各组饲用油菜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均较好,RS-10组和RS-20组青贮的感官评价达一级优良.酒糟添加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R组(P<0.05),RS-20 组和RS-30 组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ADF)、铁(Fe)、铜(Cu)含量显著低于R组和RS-10组(P<0.05),酒糟添加组青贮pH值显著低于R组(P<0.05);RS-20组的氨态氮(NH3/N)和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青贮饲料均未检测出丁酸.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草质量(RFQ)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排序均为RS-20组>RS-30组>RS-10组>R组.研究表明,添加浓香型酒糟能改善饲用油菜的青贮品质,其中饲用油菜中添加20%酒糟时青贮发酵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熟期青贮玉米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在该地区种植的大多数晚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尚未达到适宜收获期就被迫收获,造成籽实成熟度差,营养物质含量低,严重影响了青贮饲料的品质,而大多数早熟的玉米品种虽籽实成熟度较好,但生物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将不同生育期的青贮玉米品种以混播方式进行种植,晚熟品种可保证较高的生物产量,早熟品种可提高籽实产量,从而改善青贮品质,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以晚熟玉米品种中原单32和4个早熟玉米品种龙单13、龙单8、海育9号及海育8号为材料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单播及混播试验,探讨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P<0.05);应用Milk 2000粗饲料评价指数分析,中原单32与海育9号的混播组合评价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紫花苜蓿品种‘巨能7’、‘三得利’为供试材料,采用混播方式(‘巨能7’单播,‘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巨能7’与‘三得利’间行混播)和播种量(13.5、18.0、22.5 kg·hm-2)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混播方式和播种量对2017-2019年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得到紫花苜蓿适宜混播方式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混播方式和播种量对2017-2019年苜蓿平均株高、一级分枝数、干草产量、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影响显著(P<0.05),而对鲜干比、叶茎比、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其中,‘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干草产量显著高于间行混播、播种量为22.5 kg·hm-2组合,高达16.79 t·hm-2;‘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相对饲喂价值为156.87,仅次于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3.5 kg·hm-2组合。经PCA综合分析,‘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综合表现最好,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生长阶段的油菜饲用营养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7,(21):19-22
探索不同生长阶段油菜的营养价值,为油菜的饲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以同一品种、不同时期(蕾薹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初期、结荚后期)采集的油菜以及油菜秸秆作为试验素材,通过常规营养成分的检测分析以及随意干物质采食量(DMI)、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粗饲料分级指数(GI和GI’)的预测,分析油菜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1)随着油菜生长阶段的发展,结合常规营养成分、随意干物质采食量(DMI)、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以及粗饲料分级指数(GI)分析,油菜饲用的营养价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油菜生长的不同阶段饲用价值不一样,通过预测分析,应结合生物产量以及饲喂动物,综合营养指标选择合适的生长阶段进行采收、贮存和饲用。 相似文献
16.
18.
有机肥施用量对饲用高梁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基肥)施用量对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的条件下,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先增高后下降,施用量以75和150 t/hm2为最好;同时,青贮饲料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增加,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不断下降。综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饲用品质,饲用高粱青贮利用栽培时,施用有机肥基肥75~150 t/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9个饲草专用谷子品种分别在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综合分析不同品种营养成分差异以及不同时期营养物质变化规律,以期为饲草谷子选育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所有饲草谷子粗蛋白质含量均超过10%,且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其中饲草谷子2号粗蛋白质在开花期最高,达到15.45%。本试验大多数饲草谷子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60%左右,酸性洗涤纤维为41.5%~31.9%,纤维素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增高。饲草谷子的饲喂价值为111.83~84.38,以开花期最高,大多数品种总可消化养分也在开花期最高,平均值61.21%。饲用谷子微量元素含量丰富,Ca含量为0.46%~0.78%,P含量为0.39%~0.19%,Mg含量为0.42%~0.21%,K含量为4.09%~1.93%。相关分析表明,相对饲喂价值和总可消化养分、碳水化合物、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酸性洗涤纤维以及中性洗涤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分级评定,本研究的9个饲草谷子品种都满足三级的所有标准,饲草谷2号和饲草谷10号部分指标满足二级标准。综合分析饲草谷子的含水量、主要营养物质以及相对饲喂价值等指标,饲草谷在灌浆期末期到成熟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0?g/L(CK)、0.2?g/L(BS1)、0.5?g/L(BS2)、0.9?g/L(BS3)、1.4?g/L(BS4)5个枯草芽孢杆菌浓度梯度,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饲用西瓜品质指标、矿质营养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为西瓜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撑,为畜禽养殖提供质优价廉的新型饲料原料。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饲用西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瓜氨酸含量,且以BS3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21.03%、36.21%、58.14%、42.24%,BS2次之;降低硝酸盐含量,且以BS3处理下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20.90%,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N、P、K、Ca2+、Mg2+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阈值,当其浓度不高于0.9?g/L时对上述指标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在0.5~0.9?g/L浓度范围内的效果相对较好。枯草芽孢杆菌对瓜数的影响不显著(P>0.01),但在0.5~0.9?g/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提高西瓜的大小一致性,提高平均单瓜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