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济阳区近30年气象整编资料,分析评价了济阳区2019年度的气候特点以及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交通、人民生活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济阳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年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异常天气频发,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综合评定济阳区2019年气候年景为平年.  相似文献   

2.
使用1961—2020年茌平区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及茌平区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腐殖质厚度资料,对影响圆铃大枣生长发育的气候及土壤因子进行分析,运用Kriging插值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GIS技术给出茌平区圆铃大枣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论显示: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温陈街道中部、贾寨镇、杨官屯乡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庆云县试验区2019—2020年冬小麦各生育期间主要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了主要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以及特殊气候和各种自然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以期为小麦试验和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品质气候影响评价是指气候条件对水稻品质影响的定量化评价,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是依靠收成情况及种植经验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评价认证。以湖北香润生态农业合作社特色香米黄毛粘为例,利用该区域周边孝感国家基准气候站(下简称孝感站)和陡岗区域站(下简称陡岗站)观测资料,构建黄毛粘品质气候评价模型并开展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近10年(2010—2019年)黄毛粘品质达优的有4年,品质为良的有6年,2020年黄毛粘垩白度评价等级为三级,糙米率为二级,整精米率达一级,碱消值为一级,胶稠度为三级,透明度为二级,综合评定2020年黄毛粘气候品质等级为优,评价结果与农业观测记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湘西州极端天气多发,近年来以2020年较为极端,利用湘西州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研究湘西州2020年气候特征,并对年气候进行影响评价分析,为后续州内科学防灾减灾,更有效地应对极端天气提供气象依据。结果表明,2020年湘西州年平均气温正常,但季节气温出现极端值;年平均降水偏多,突破1960年建站以来历史第1极大值,主汛期洪涝灾害多发,达到中度洪涝标准;日照偏少,为建站以来第1极小值。年内极端天气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冰雹、连阴雨、寒露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湖南省气候年景评估指标评定,2020年湘西州气候年景等级为较差,评定为大范围较严重洪涝年。  相似文献   

6.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该文分析了2019—2020年太和县的气候条件及其对当地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太和县夏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东部玉米主产区气候空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东部4个盟(市)是内蒙古主要的玉米种植区,通过分析该区域1951-2010年间温度、降水和气候空间的变化,并引入气候空间概念评价了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指出了气候资源对玉米单产提高的影响.研究表明,从1951年到2010年,区域内6个站点的温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发生了温度突变;降水量变化剧烈,但没有明显的规律.气候空间的变化表明温凉区、温暖区和温热区均向高温低降水方向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温暖区、温凉区具有成为内蒙古玉米稳产区的潜力.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气候资源应该纳入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赣州市赣县区近年来积极探索苹果特色林果业的种植。主要根据赣州市赣县区气候实际和苹果种植情况,统计了1991—2020年赣州市赣县区灾害性天气,并探究了赣州市赣县区灾害性天气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防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油茶品种对重庆市不同区(县)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为重庆市油茶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国29个油茶主栽区(县)和12个国家油茶良种基地的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温等11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影响油茶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方法,计算重庆市31个区(县)栽培油茶的气候适应性指数,进而对重庆市油茶栽培区进行区划.[结果]影响重庆市油茶栽培的最重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即年均气温、11~12月平均气温、无霜期、最冷月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其次为日照时数、年降水量、最热月平均气温等水分和光照因子.对重庆市的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油茶栽培的气候适应性指数(CAI)与油茶最适区基本一致,均大于0.80.[结论]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气候条件适合油茶生长,建议从相似性总分值小于1.50且热量、降雨和光照条件较一致的贵州天柱、湖南长沙、浏阳及江西分宜等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时期收获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甜高粱是重要的饲草作物之一,种植广泛。研究甜高粱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物产量、营养品质以及饲用价值,可为确定甜高粱作为饲草的适宜收获期提供依据。【方法】以甜高粱杂交种济甜杂2号为研究材料,在济南市历城区和济阳区大田以及东营市盐碱地种植,分别在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收获取样,对相关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相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济甜杂2号植株高大,历城区和东营市株高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440.0和390.0 cm,济阳区在完熟期达到最大为445.9 cm。茎秆是构成济甜杂2号总生物量的主要部分,在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茎秆鲜重分别占总鲜重的83.8%、83.3%、78.9%、78.4%和78.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从孕穗期到蜡熟期,历城区和东营市总鲜重呈递增趋势,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970.5和1977.5g/plant,在完熟期降低。济阳区从孕穗期到完熟期总鲜重呈递增趋势,最大值为2389.4g/plant;历城区和东营市总干重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487.2和469.0g/plant,济阳区总干重在完熟期达到最大为573.5g/plant。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对株高、叶鲜重、秆鲜重、穗鲜重、总鲜重和总干重有显著影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济阳区和东营市均在孕穗期最小,分别为45.27%和46.3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济阳区和东营市在孕穗期最小,分别为29.06%和32.07%。粗蛋白质含量在各个生长时期变化较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济阳区在孕穗期最大为6.29%,东营市在开花期最大为6.8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均在完熟期达到最大,济阳区和东营市分别为14.09%和15.69%。灰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济阳区在完熟期达到最大为8.53%,东营市在蜡熟期达到最大为5.36%。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灰分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干物质采食量在5个生长时期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济阳区和东营市在孕穗期最大,分别为2.65%和2.59%,可消化干物质也在孕穗期最大,分别为66.26%和63.92%,相对饲用价值也是在孕穗期最大,在济阳区和东营市分别为136.17和128.35。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对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有显著影响。【结论】甜高粱的生物量、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受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蜡熟期前后收获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孕穗期收获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但综合考虑生物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乳熟期到蜡熟期是甜高粱的最佳收获时期。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甘肃省玉门市近30年气候资料,通过距平和趋势分析法,对玉门市2020年度基本气象要素及异常气候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玉门市气温正常,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年内大风沙尘天气偏少,但大风沙尘天气对农林牧业生产的影响较大;晚霜冻结束时间接近常年值,早霜冻来临时间晚于常年值,晚霜冻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甜高粱是重要的饲草作物之一,种植广泛。研究甜高粱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物产量、营养品质以及饲用价值,可为确定甜高粱作为饲草的适宜收获期提供依据。【方法】以甜高粱杂交种济甜杂2号为研究材料,在济南市历城区和济阳区大田以及东营市盐碱地种植,分别在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收获取样,对相关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相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济甜杂2号植株高大,历城区和东营市株高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440.0和390.0 cm,济阳区在完熟期达到最大为445.9 cm。茎秆是构成济甜杂2号总生物量的主要部分,在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茎秆鲜重分别占总鲜重的83.8%、83.3%、78.9%、78.4%和78.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从孕穗期到蜡熟期,历城区和东营市总鲜重呈递增趋势,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 970.5和1 977.5 g/plant,在完熟期降低。济阳区从孕穗期到完熟期总鲜重呈递增趋势,最大值为2 389.4 g/plant;历城区和东营市总干重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487.2和469.0 g/plant,济阳区总干重在完熟期达到最大为573.5 g/plant。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对株高、叶鲜重、秆鲜重、穗鲜重、总鲜重和总干重有显著影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济阳区和东营市均在孕穗期最小,分别为45.27%和46.3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济阳区和东营市在孕穗期最小,分别为29.06%和32.07%。粗蛋白质含量在各个生长时期变化较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济阳区在孕穗期最大为6.29%,东营市在开花期最大为6.8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均在完熟期达到最大,济阳区和东营市分别为14.09%和15.69%。灰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济阳区在完熟期达到最大为8.53%,东营市在蜡熟期达到最大为5.36%。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灰分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干物质采食量在5个生长时期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济阳区和东营市在孕穗期最大,分别为2.65%和2.59%,可消化干物质也在孕穗期最大,分别为66.26%和63.92%,相对饲用价值也是在孕穗期最大,在济阳区和东营市分别为136.17和128.35。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对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有显著影响。【结论】甜高粱的生物量、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受环境、生长时期以及环境和生长时期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蜡熟期前后收获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孕穗期收获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但综合考虑生物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乳熟期到蜡熟期是甜高粱的最佳收获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评价气候条件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烤烟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10个州53个县1971-2004年共34年的光照、温度、降雨量等主要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以烤烟生育期均温、生育期最高气温、生育期最低气温、生育期累积日照时数、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蒸发量、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等为指标,基于SPSS系统聚类方法将云南黄金走廊烟区划分为4个气候类型区域,并分析了各类型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生育期均温、最高温、累计日照和平均相对湿度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差别较小,而生育期最低温、降雨量和蒸发量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影响黄金走廊烟区特色烤烟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有菊  张春  祝伟  张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169-170,230
利用山东省济阳国家农气基本站2016-2017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实测资料,探讨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有利气象条件,评价了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17年度济阳越冬前积温足,墒情好,冬小麦平均分蘖和次生根较上一年偏多,小麦安全越冬;返青后至抽穗期间气温偏高,光照足,降水多,利于冬小麦返青后快速生长;灌浆期间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灌浆和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5.
收集2001年贵州20个植烟区的气象因素和烤烟的评吸质量,研究气象因素对烤烟评吸质量的影响。在比较植烟区气象因素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贵州植烟区划分为3类气候生态区;评价不同气候生态区域内烤烟评吸质量指标得分的差异显著性,确定出获得最佳烤烟评吸质量的气候生态区;通过气象因素与烤烟评吸质量指标得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贵州植烟区温度(10cm地温和气温)是影响烤烟评吸质量的主要因子,相对湿度则通过对10cm地温的影响而对烤烟评吸质量有间接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2020年开鲁县国家基准气候站采集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气象要素数据和相应历年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局地大风、暴雪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气候条件对全县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7.
为开展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文献计量法,聚焦土地自然属性,基于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梳理农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选取12个指标构建土地宜耕、宜园、宜林、宜草性评价体系。基于限制性因子法与1OAO原则筛选不适宜区,针对适宜区利用综合评价法考虑适宜程度,最终形成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标准,并以2020年石羊河流域为实证区开展验证。结果表明:2020年石羊河流域内仅有2.69%的土地属于耕地适宜区,42.96%不适宜发展耕地;园地适宜区有17.08%,不适宜区有19.12%;林地适宜区有10.27%,不适宜区有6.17%;研究区域内无草地不适宜区,适宜区有12.93%。本研究根据2020年研究区土地覆被现状与2010—2020年农用地转化等实际情况,验证上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结果表明仅存在3.76%的耕地分布在耕地不适宜地区、林地不适宜区没有林地分布,农用地转入和转出也主要分布于一般适宜区和适宜区,基本上符合因地制宜发展,证实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利用限制性因子法开展适宜性评价贴合实际,能够为未来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宁夏15套农田小气候站资料,对比分析了2020年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生育期主要气象条件差异,并进行气候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2020年贺兰山东麓产区全生育期≥10 ℃的有效积温为1 560.0~1 984.0 ℃·d,平均气温为17.3~19.2 ℃,降水量为47.4~186.4 mm,日照时数为1 281.0~1 706.0 h;2)2019—2020年冬季未发生越冬冻害,各产区酿酒葡萄均能安全越冬,但萌芽至开花期,全区霜冻过程频繁,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多数地区酿酒葡萄受冻减产,并且浆果膨大期阴雨天多,日照偏少,花期出现大风天气,对酿酒葡萄开花坐果产生不利影响;3)气候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从产区来看,石嘴山产区酿酒葡萄气候品质评价等级均为良,贺兰产区为良→特优,银川产区为良→优,永宁产区为良→特优,青铜峡产区为良→特优,红寺堡产区为一般→优,从品种来看,赤霞珠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良→特优,且以优→特优等级为主,美乐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一般→特优,且以良→特优为主,霞多丽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一般→特优,且以良→优为主。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5—2020年枣庄石榴主产区(峄城区)品质资料和同时期气象监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和加权之和等方法,分析石榴气候品质和发育期气象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石榴气候品质定量评价体系。用2021年石榴生长期间气温、日照和降水等实测值,对石榴气候品质定性评价体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气候品质评价体系所得结果与化验实测数据结果及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相关技术人员确定、消费者的客观反映基本一致,即得到2021年枣庄石榴果实气候品质均为优级,说明所建立的定性和定量石榴气候品质评价体系适用于开展石榴气候品质评价,客观反映石榴品质,为石榴品质提高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阳信县气象局1971-2020年近5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及阳信县2005-2020年近16年鸭梨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近50年来阳信县气温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呈阶段性缓慢增长趋势,气候趋向暖湿化.近16年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温是影响鸭梨物候变化的主要因子,气候变暖,鸭梨花期和幼果期提前;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