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蜂花、牛至和熏衣草冬季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蜂花、牛至和熏衣草为材料,研究了香草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和插条节段对香草植物扦插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扦插香草植物,种类是影响其扦插生根成苗的主要因素,3种香草植物都易扦插成苗,其中牛至扦插成苗效果最好。蛭石、珍珠岩及二者混合的基质均利于3种香草植物插条生根成苗,其中以蛭石基质更有利于插条不定根生长。茎段和梢段都可用于该3种香草植物冬季的扦插育苗,但梢段插条的生根质量好于茎段。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种香草植物扦插生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生产中冬季可直接将香蜂花的插条用清水浸泡2 h后进行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2.
不同激素和基质对杜鹃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扦插是目前杜鹃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繁殖方式,为提高其成活率和壮苗率,以"红云"杜鹃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探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基质对杜鹃插穗生根率、根数、根长、根茎粗度、老叶留存数、老叶留存率、新梢数、新梢长和根冠比等生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在根系长和新梢长上表现最佳,而IBA处理则在总根数、根茎粗度、老叶留存数、老叶留存率、新梢数和根冠比上表现最佳,两者为其扦插育苗的理想生根剂,其次为NAA,IAA效果较差不宜用于其扦插育苗;单一浓度方面,20mg·L-1IBA的育苗效果最佳,生根率达66.250%,具有较高的根数(12.680条)、根长(13.260cm)、根茎粗度(3.520mm)、老叶留存数(13.860枚)、老叶留存率(69.250%)、新梢数(1.900个)、新梢长(7.760cm)和根冠比(0.297);不同栽培基质对红云杜鹃插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表明,纯泥炭和混合基质(河沙∶泥炭∶珍珠岩=1∶1∶1)为其理想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3.
单双芽扦插对全球红葡萄成苗及苗木长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葡萄快速高效育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芽扦插和双芽扦插,研究单双芽扦插对全球红葡萄成苗及苗木长势的影响。[结果]采用双芽扦插的全球红葡萄在愈伤组织产生、生根、发芽、插条成活率(87.96%)和移栽成活率(73.81%)方面比单芽扦插好,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单双芽扦插的全球红葡萄幼苗期新梢的长度和茎粗、成苗期的株高和茎粗等生长势以及冬剪前苗的茎粗和成熟节位数量差异都不显著。[结论]在葡萄的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单芽扦插,结合使用生根类产品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结果年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的插条性质对其扦插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长度、不同粗度以及不同变种的插条进行扦插,比较其对南五味子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插条茎长为9 ~ 10 cm成活率最高,茎粗越粗的插条成活率越高,小叶变种的南五味子的扦插成活率比宽叶南五味子高.[结论]该研究为南五味子扦插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圣诞花扦插育苗的季节、插条规格、质量、扦插的技术要求和插条愈合生根的规律。结果表明:海南地区圣诞花的扦插育苗季节应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宜,标准插条应是当年生花后木栓化老熟枝条,长度10 ̄15cm为佳;地上部分以多留叶片或少剪叶片为好,成活率高;扦插深度以入土2 ̄3个茎节较好,抽梢和发根力强。  相似文献   

6.
绞股蓝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茎的扦插繁殖试验表明,其插条极易长出不定根,扦插成活率高,无需生长素处理.扦插后第10天,95%以上的插条在茎节、节间处长出大量不定根.经观察,绞股蓝扦插生根过程可归纳为3个结构变化阶段:部分髓射线细胞分裂活动→根原基的产生→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香蜂花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群仙  徐严  张雅新  王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91-2992,2995
研究生长素、扦插基质、季节和插条类型对香蜂花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蜂花为自身生根能力很强的植物,冬春两季都可用香蜂花的梢段和茎段扦插育苗,但春季扦插生根质量明显好于冬季。蛭石、珍珠岩及其混合的基质均利于香蜂花插条生根成苗,其中以蛭石基质更有利于香蜂花插条不定根的诱导和生长,NAA诱导生根成苗效果好于相同浓度的IBA、NAA+IBA的处理,150 mg/L的NAA是春季扦插香蜂花的最适浓度,规模生产中可直接用清水处理插条2 h进行香蜂花的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苜蓿扦插生根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苜蓿不同部位茎段和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中部茎段插穗生根能力最好,其生根率(85.4%)、根系效果指数(0.77)和根干重(0.0287 g)均高于其他茎段;中部茎段插穗的生根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茎段,根系总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茎段;但中部茎段扦插后新梢高极显著(P<0.01)低于基部茎段,不同处理间根平均直径和新叶数差异均不显著。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以劈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94.7%)、根系效果指数(1.21)和根干重(0.0382g)均高于其他处理;生根数、根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处理;扦插生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个处理;但劈插处理扦插后新梢高极显著(P<0.01)低于斜口处理,处理间根平均直径和新叶数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葡萄插条成活率和扦插后生长量,研究了不同催根处理方法电热温床、冷床、地暖和火炕催根对温度均衡性、生根特性、幼苗生长特性、生产成本和操作方便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中采用地暖催根后,插条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和扦插成活率、新梢长度、基部粗度、第三节节间距均最高,分别为92. 17%、6. 50条/根、1. 62cm、90. 16%、23. 12cm、9. 82mm、14. 85cm,较对照火炕催根(CK)分别提高了22. 50%、166. 39%、70. 53%、26. 49%、39. 87%、51. 54%、79. 78%,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且新梢芽体饱满,温度调控操作方便。建议有条件的苗圃采用地暖催根提高插条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以草木灰、河沙和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研究夏黑葡萄当年生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结果表明:以草木灰为夏黑葡萄绿枝扦插基质优于河沙和珍珠岩基质,扦插生根率高;在相同基质中,插条留叶状况对绿枝插条生根率无明显影响;插条上留有一节一叶夏芽副梢的生根苗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留有一叶和不留叶的生根苗;选择夏黑葡萄当年生带一节一叶夏芽副梢的双芽绿枝作为扦条,以草木灰为基质,扦插生根率可达93%,移栽成活率为83.3%,但插条生根后继续保持在基质中生长更有利于幼苗发育成株。  相似文献   

11.
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枝段对亮叶忍冬(Loniceranitida‘Maigrun’)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系总长度、根鲜重、新梢数、新梢总长度、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时,各测定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炭处理;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等量混合液(N+I)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NAA)处理,其它各指标则均无显著差异;以新梢基部段位为插条时,生根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枝段,基部和中部枝段为插条的新梢总长度和新梢鲜重极显著高于梢部,其余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枝段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亮叶忍冬新梢基部或中部段位作为插条,经浓度为1000mg·L。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量混合液(N+I)或吲哚丁酸(IBA)处理,可获得较高成活率(70%以上)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根粉与插条规格对云南枸杞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粉处理对插穗新根和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而不同插条规格对插穗的新根生长量影响差异极显著,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差异显著。通过比较,云南枸杞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是用清水浸泡,插条规格为细枝(直径3.0~3.9 mm)。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三叶青单芽扦插成活的基质、激素种类与浓度及其组合、处理时间等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下三叶青嫩枝扦插的生根率、萌芽率、生根数量、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新梢长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宜三叶青嫩枝单芽扦插的基质为1/3珍珠岩+1/3草炭+1/3蛭石,最佳激素组合为NAA 50 mg•L-1+IBA 150 mg•L-1+IAA 100 mg•L-1,最佳浸蘸时间为15 s。上述最佳组合验证试验也表明,处理1个月后,三叶青生根率和萌芽率均达100%,平均最大根长16.4 cm,平均每株生根28.5条,根鲜重0.36 g,根干重0.034 g,新梢长度16.2 cm。  相似文献   

14.
对三叶青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总结和应用.在搭有小拱棚的苗床中,用新鲜黄泥土作基质,三叶青插穗生根效果最佳;三叶青插穗茎段长度在3~65 cm都能扦插繁殖成功,10~15 cm茎段生根效果最好;插穗年龄对插穗生根有显著影响,二年生枝条效果最好;三叶青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扦插育苗最佳时期为3—6月.结论为选择二年生枝条,根据培...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菜用枸杞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菜用枸杞又名枸杞头,是以其嫩茎(幼梢)供食用。凉拌、炒食均可,还可做汤或火锅配料。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扦插育苗 菜用枸杞由于连续采收幼梢,一般不能开花结籽,故多采用扦插繁殖。 1.1 扦插时间。在8~9月份于露地或保护地内扦插育苗。 1.2 插条选择及处理。选择无病、生长健壮的植株,取枝  相似文献   

16.
以沼泽小叶桦1年生硬枝插条为材料,研究了3种浓度腐胺(50、100、200 mg·L~(-1))和3种处理时间(5、30、120 min)下的扦插生根率、扦插苗的生长和生物量情况,旨在为沼泽小叶桦扦插育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P<0.05),腐胺50 mg·L~(-1)+30 min处理和腐胺100 mg·L~(-1)+5 min处理的扦插生根率最高,达92.2%;适宜的腐胺浓度和处理时间能提高沼泽小叶桦的扦插生根率,但对苗木地径、苗高、根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的作用很小,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条件和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7.
南川绣线菊的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完全随机试验,在大棚内对六盘山区野生观赏灌木南川绣线菊进行了ABT号生根粉硬枝扦插育苗试验.从2005年4月23日扦插至7月23日,每隔10 d观测1次插穗生长指数.与水处理相比扦插2个月时,ABT处理硬枝生根期早7~11 d,生根率高16%,平均生根数多52根,平均根长长3.1 cm,平均新梢长8.7 cm.扦插3个月时ABT处理与水处理高生长量间差异极显著,ABT处理插穗平均高度为25.1 cm,清水处理插穗平均高度为14.1 cm(P<0.01).试验结果表明:南川绣线菊属皮部生根型易生根灌木,可采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8.
一、枝蔓管理1.抹杈扦插育苗的葡萄苗于7月上中旬新梢长到40~50厘米,其中会有若干苗木长有数个新梢或1个新梢数个副梢,此种苗木,难以培育出壮 苗.对于密度较大的苗圃,必须及时抹杈,留取1个健壮的新梢,其余的新梢或副梢(杈)全部抹去.2.摘心待葡萄苗木新梢长到50厘米左右时,摘去10~15厘米.摘心后发生的副梢,除留下顶端的1个外,其余全部抹去.顶端的副梢长至5~6片叶时,留2~3片叶摘心.副梢上再生的副梢全部抹掉.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根剂及温度对白栀子花扦插的影响,旨在解决生产中栀子花育苗效率低和新品种扩繁速度慢的问题。选择3种生根试剂处理栀子花插条,采用露地和搭建拱棚2种方法进行扦插试验,筛选最适宜扦插生根试剂和扦插方法。结果表明,IBA、ABT、NAA处理的栀子花插条成活率分别为85.0%、84.0%、73.3%,显著高于清水对照(68.6%)(P<0.05)。利用生根试剂IBA处理栀子花插条有利于生根,提高成活率,同时搭建拱棚有利于插条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不同昼夜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茶树扦插生长指标,分析温度和光周期对茶树扦插生长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昼温升高,新梢长和新生叶片数增加,28℃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茎粗明显增加,25℃条件下茶苗成活率最高;随着夜温从15℃升高至25℃,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20℃夜温度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优于其他处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生根率和根数增加,16 h光照条件下,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优于其他处理。综合茶树根系及茶苗地上部生长指标,昼温保持在25~28℃、夜温20℃为宜,增加光照时间,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