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地休耕的研究进展与现实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休耕作为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土地利用制度已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从休耕制度目标、休耕申请程序与机制、休耕规模和空间布局、休耕影响与效益评价和我国休耕的区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回顾并总结了各国休耕经验和制度特征.结果发现:1这些经验和制度均对我国即将实施的休耕制度提供了逻辑起点和制度借鉴,但我国在申请程序、技术、补偿和监督等方面的研究仍需加强;2目前我国应在积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国情的耕地休耕制度;尤其是在推行休耕制度过程中需审慎评估实行耕地休耕对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结合我国耕地细碎化和小农经济特征设计休耕制度体系,休耕模式的设计需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差异化.  相似文献   

2.
浅谈耕地休耕模式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黄明镜  赵聪  黄学芳 《农学学报》2020,10(10):46-49
休耕制度是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体实现的有效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笔者详细归纳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休耕制度的提出背景以及休耕制度实施的具体方式和休耕补偿办法,并且分析了中国在资源匮乏地区、耕地破坏地区、生态薄弱区等区域耕地存在的独特性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科学改良措施和当前施行的休耕补贴政策。通过对比国外模式和分析国内现行休耕制度,笔者认为国内当前土地休耕应当大力发展预测模型,科学规划休耕区域,并且加强政府监督,改变当前的休耕补贴方式,刺激更多科研单位和商业公司加入到土地休耕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补贴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耕是保护耕地资源、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休耕补贴是实施休耕过程中的必要举措。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已实施了多年休耕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休耕补贴的相关启示,希望为中国休耕政策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美国、欧盟和日本耕地休耕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休耕政策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恢复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美国、欧盟和日本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耕地休耕政策实践,从政策实施背景、实施方式、实施效果3个方面系统展现其政策实施全过程。对中国而言,在推行耕地休耕政策过程中,应当从保障粮食安全、注重环境效益和创新耕地休耕政策实施方式3个方面来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省域耕地休耕规模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增量城镇用地区域配置的方法和原理,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模型、趋势预测法及熵权法,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测算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休耕耕地规模.结果表明: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可休耕耕地规模为1 690.73万hm2,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耕地生态安全及休耕规模差异明显,休耕规模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北、沿海地区休耕规模大,西南、东北地区规模较小的分布格局.研究既突破了仅从宏观层面及粮食安全视角研究休耕规模的局限性,丰富和完善了探究耕地休耕规模的视角和方法,又为我国休耕规模分配和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及理论指导,有利于实现耕地休耕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国际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且粮食安全指数较高的美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粮食保障政策的变迁,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究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启示。研究发现,美国对耕地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通过限制农地非农化和休耕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推进粮食市场化的进程中,美国以粮食保险作为减损手段;美国的粮食补贴顺应了市场规律,以直接补贴为主,减少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恶劣的耕地质量和农业环境问题,中国大陆地区按照地区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休耕势在必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区面临的农业威胁因素各异,因此造成我国进行休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大陆地区是首次进行休耕政策,缺乏经验,因此需要借鉴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休耕实施措施和补贴政策,吸纳其中符合中国国情的休耕措施以及其休耕政策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的相应保障政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保证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我国休耕制度实施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体制性障碍已成为影响休耕制度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阻力。现行休耕制度试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休耕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矛盾,降低了休耕制度的吸引力;产权界定与休耕预期收益模糊,抑制了休耕主体的积极性;休耕市场化补偿机制欠缺,阻碍了休耕地的维护和改善动力;休耕监督与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了休耕地的持续利用等。从休耕计划制定、休耕保障与技术相结合对休耕制度试点进行再思考,提出包括构建耕地保护计划与休耕计划的转换机制;推进多元化休耕保障渠道,稳定休耕农户预期;构建休耕推广路径,健全监督与养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梳理总结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休耕规模测算和布局优化、轮作休耕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客观评价已有研究的成效、问题、重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深度推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应关注休耕后的潜在风险问题,亟需开展风险识别与风险规避机制研究;更加关注农户对耕地轮作休耕的认知问题,应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为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规范化,应加快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研究;应探索轮作休耕地后期审核制度研究;为提高耕地轮作休耕绩效,开展轮作休耕后耕地的监督管护体系研究。未来要更加关注耕地轮作休耕在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层面产生的局地效应研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郓城县从2018年开始承担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推行玉米与大豆轮作,不断扩大大豆种植规模,加快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本文基于实践,主要阐述了郓城县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的现状、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建议措施,以期为本县乃至全省耕地轮作休耕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壤变薄、肥力下降、地下漏斗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耕地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威胁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从客观上迫切要求我国实行耕地休耕。考虑到发达国家悠久的休耕历史、相对完备的休耕体系以及较好的休耕效果,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休耕制度的基本情况与各自的特色进行阐述,并将休耕的背景、制度执行方式和效果进行综合对比,进而总结国外耕地休耕的经验,为我国耕地休耕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是国家为应对农业发展转型与粮食安全挑战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苏州作为江苏省的首批耕地轮作休耕自主试点地区,轮作休耕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总结苏州市耕地轮作休耕的做法与实际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耕地轮作休耕的对策建议,为相关地区耕地轮作休耕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面临粮食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的"三高"格局,耕地资源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等多重问题,因此,中国应尽快实施休耕制度。学习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制度设计可以帮助中国大陆少走弯路。为此,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休耕制度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并就年份、类型、特点、目的与政策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最后总结了经验与启示,为中国大陆实施休耕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3500万亩黑龙江省今年将继续推动"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农业"三减"行动,将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扩大到3500万亩。50亿元要通过试点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财政部高度重视耕地的轮作休耕试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规模,2018年拟安排约50亿元,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2400万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推行休耕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目前我国耕地大面积抛荒和掠夺性开发等耕地无序利用并存的现象,分析我国实施休耕制度必要性、难点及实施途径,从而在宏观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经济分析、文献总结、实证研究等得出耕地的无序利用是农民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休耕有利于实现国家和农民利益的最优化。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实施休耕制度可能遇到的难点,设计了3种休耕实施模式供参考:季节性休耕、"流转+休耕"及休耕计划。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3500万亩黑龙江省今年将继续推动“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农业“三减”行动,将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扩大到3500万亩。50亿元要通过试点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财政部高度重视耕地的轮作休耕试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规模,2018年拟安排约50亿元,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2400万亩。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休耕是应对生态资源压力、保护耕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CRRS),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二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农户休耕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生态环境区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样本中有5.41%的农户参与了休耕,在参与休耕的农户中,47.93%为诱导型休耕,52.07%为自发型休耕。在诱导型休耕中,生态补贴对农户的休耕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自发型休耕中,职业路径依赖和政策学习能力对农户的休耕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生态环境区域中,生态补贴对农户休耕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他因素也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为提高农户休耕率,要深化生态补贴制度改革,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补贴方式;加强职业能力培训,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加强休耕政策教育,提升农户政策内容认知。  相似文献   

19.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交流各地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做法和经验,部署今年试点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扩大,轮作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休耕面积扩大到200万亩,任务更加繁重。各试点地区要主动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转变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农业发展转型与粮食安全挑战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自2016年起,仪征市成为了江苏省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区域,2018年被列为耕地轮作休耕部级试点县。为保障仪征市轮作休耕工作的持续推进,特对其实施成效和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并针对耕地轮作休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应用不到位、核查工作标准难以量化等,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综合效益、完善补贴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周边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