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AMOS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多粒型杂交种。2007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0038.5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33.6%,平均含糖率为17.8%,平均产糖量8906.9 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9.2%。2008—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0965.2 kg/hm2和53942.4 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增产20.1%和9.3%;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6.4%和17.0%,与对照品种相同和比对照高0.6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440.5 kg/hm2和9181.4 kg/hm2,比对照提高20.2%和13.3%。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丛根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的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1999年北京昌平区开始进行精品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试验。通过逐年疏大枝改造树形、改进修剪方法、连年增施有机肥、及时灌水、花期人工授粉、疏果定果、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适期采收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2002~2004年5.53hm2试验园平均666.7m2产量达2387.5kg,比对照区增产33.7%。平均单果重289~30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硬度9.35kg/cm2,果形指数0.91,端正果率87%,全红果率100%,萼洼着色果率87%,均显著高于对照。2002年建立了155hm2优质富士示范区,2004年示范区平均666.7m2产量2638.7kg,优质果率88.6%。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区3200hm2苹果园普遍推广,产量迅速提高,优质果率由推广前的31%提高到77%。经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验收,定为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园艺文摘》2014,(5):227-236
小苹果‘紫香’的选育及主要性状表现 小苹果新品种‘紫香’是以‘红海棠’为母本,‘赤阳’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2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命名。果实呈短圆锥形,平均果重45 g,最大果重74 g,8月下旬~9月初果实成熟,果实整齐度好,较耐贮藏和运输,丰产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可溶性糖含量11.94%,抗坏血酸含量37.0 mg/kg,可滴定酸含量0.46%。近4 a区域试验点平均每1 hm2产量25860 kg,比对照品种‘金红’增产6.5%,生产试验点2 a平均每1 hm2产量28510 kg,比对照品种‘金红’增产6.41%。植株抗寒、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易栽培管理,适宜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吉能源甜菜1号"是以单胚品系DTN 162-3-11为母本,二倍体多胚品系HRR7为父本,按3∶1比例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2008—2010年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为45627.6kg/hm2,比对照品种HYB74增产7.5%;含糖率为17.2%,比对照高1.6度,差异显著;产糖量为7836.5kg/hm2,比对照提高16.9%;乙醇产量4411.5kg/hm2,比对照提高18.2%。"吉能源甜菜1号"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于东北西部及蒙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长辣5号是以5211为母本,281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线椒杂交种。该品种中早熟,果表微皱,果实细长羊角形,青熟果浅绿色,生理成熟果实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8~20g,果长22~25cm,横径1.4~1.5cm,果肉厚0.22cm,质脆,品质好,辣味中等,以鲜食为主。湖南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为1528.3kg/667m2,比对照湘辣4号增产0.55%;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384.1kg/667m2,比对照湘辣4号增产10.2%。该品种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适宜湖南、四川、江西、海南等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福湘早帅是以H2802为母本,S20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炮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牛角形,果表有纵棱,青熟果绿色,生理成熟果实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7.5g,果长14.3cm左右,横径4.2cm左右,果肉厚0.31cm,果皮薄,肉厚质脆,品质上等,味中辣,以鲜食为主。全国区试2年平均前期产量为1295.4kg/667m2,比对照江苏1号增产16.5%;2a平均总产量为2924.7kg/667m2,比对照增产11.8%。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537.7kg/667m2和3309.1kg/667m2,比对照江苏1号分别增产25.6%和18.5%。该品种抗病毒病、炭疽病,适宜在新疆、河北、江苏、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作春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以关口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料作基肥对关口葡萄果实硒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料极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硒含量,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1000 kg/hm2、2000kg/hm2和3000 kg/hm2的处理果实硒含量可分别达到0.079 mg/kg、0.109 mg/kg、0.136 mg/kg。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极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2000 kg/hm2和3000 kg/hm2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分别达13.02%和13.58%,比对照分别高0.68%和1.2%。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沈阳东陵树莓生产基地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底肥树莓增产38.73%;追施化肥树莓的产量提高16.47%~90.35%;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明显提高树莓的产量,在施肥量N 90 kg/hm2、P2O5198.42l kg/hm2、K2O90 kg/hm2时,树莓产量最高,为11 366.53 kg/hm2。施底肥可以明显改善树莓的品质,提高树莓果实的口感;施用氮磷钾肥均能显著提高树莓的品质,其中氮肥施用量在90 kg/hm2时能提高树莓的品质,比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6%,糖酸比和VC含量也有显著的提高;磷肥的施用量在45~90 kg/hm2时对树莓的品质有一定的改善;钾肥对树莓品质的整体提高有显著的效果,与空白相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增加量达到18.8%~39.1%,VC增加量为14.9%~34.5%,糖酸比提高显著,最高达5.75∶1。不同肥料对树莓品质的贡献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9.
H809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引自荷兰安地公司的二倍体单粒型杂交种。2008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2364.8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28.9%;平均含糖率为17.7%,比对照低0.7度;平均产糖量9268.6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4.0%。2009—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5987.9kg/hm2和57260.2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1%和11.1%;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9%和17.3%,比对照品种分别高0.1和0.4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959.7kg/hm2和9865.9kg/hm2,比对照提高13.9%和13.7%。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种植区域: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  相似文献   

10.
辣椒钴60γ辐射突变体的筛选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用3个剂量(5.16、7.74、10.32 C/kg)的钴60γ射线处理辣椒品种兰州大羊角干种子,从辐射剂量为5.16 C/kg的处理中经过连续10 a 选择,选育出性状表现稳定的新突变系C14.以突变系C14为母本,自交系043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6D2,熟性早,果实羊角形,果面有皱褶,果长26.0 cm,肉厚0.25 cm,单果质量50~55 g,果色绿,味辣,果实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毒病,耐疫病.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28 718.55 kg/hm2、64 351.95 kg/hm2,比对照陇椒2号分别增产2.2%、5.9%.适宜于北方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几种因素对富士苹果钙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伟尉  陈锋  翟衡  徐月华  张静 《果树学报》2006,23(3):317-321
研究了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cv.Fuji)几种栽培管理技术与果实钙组分的关系,结果发现,小型果的总钙浓度、HCl-Ca和NaCl-Ca显著高于中型和大型果;位于树冠下部的果实钙浓度最高;长果枝上的果实钙浓度高于短果枝。套袋使果实总钙浓度、HCl-Ca、HOAC-Ca和NaCl-Ca3种钙组分降低。不同土壤类型栽培的富士苹果总钙浓度与水溶性钙含量呈正相关(r=0.9878),其中,棕壤土果实的HOAC-Ca、HCl-Ca极显著低于其他土类。每株施10kg有机肥+0.5kgCa(NO3)2的果树采收时果实的NaCl-Ca和HCl-C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5.9%、99.3%,而HOAC-Ca和Res-Ca含量分别增加了84.6%、123.4%。贮藏前果实钙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H2O-Ca>NaCl-Ca>Res-Ca>HOAC-Ca>HCl-Ca;经过3个月贮藏后钙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NaCl-Ca、Res-Ca大幅度提高,其他组分降低。  相似文献   

12.
苹果矮化砧木新品种‘青矮1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矮化砧木‘青矮1号’是以‘M2’为母本,‘M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树冠较小,节间长1.6 cm。嫁接基砧的成活率84.0%,嫁接品种的成活率87.8%,3年生矮化中间砧果苗出圃率73.8%。嫁接的‘红富士’盛果期树高2.93 m,冠径3.10 m;嫁接口无肿大,不发生气根,品种/中间砧的干周比值0.95;2年生结果株率61.5%,7 ~ 14年生树平均产量43 380 kg · h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4.9%,硬度8.3 kg · cm-2,果形指数0.86。适宜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矮化苹果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3.
增施钾肥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三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证明,对豫西地区富士苹果树增施氯化钾,可使树体营养状况有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得以明显改善,且产量增幅可达6.1%~19.0%。施钾时期以当年果实膨大期(6~8月)追施为好。N、P2O5、K2O以1∶1∶1或1∶1∶1.5的施用比例且每666.7m2施39.8~59.8kg氯化钾的综合效果和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微域环境温湿度与苹果果面碎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果实微域环境温湿度与红富士苹果果面碎裂发生的关系,以10a生盆栽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采取在果实发育期搭阴棚适当遮阴、高温时期喷水降温等处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遮阴+喷水处理的果面碎裂裂果率、裂纹指数均为最低,分别为44.47%、2.98mm/cm2,对照(常规管理)的裂果率、裂纹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88.33%、8.03mm/cm2;不同时期、不同时间的温度与果面碎裂裂果率、裂纹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与果面碎裂裂果率、裂纹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时期微域环境温湿度对果面碎裂的影响均以6月15-30日的相关系数最高。不同时间微域环境温湿度对果面碎裂的影响以12:00、14:00的相关系数较高。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果面碎裂现象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磷肥对籽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N、P、K不同配比和P的不同用量对籽瓜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150、150、90kg/hm2,籽瓜的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表现最好,比分别不施N、P和K肥的各处理增产25%、33%和5%,除去肥料成本,分别增收1951、2508和234元/hm2;有效提高了单瓜重、单瓜籽粒数和籽粒重,并减少了白籽率;得出在甘肃农垦八一农场小井子分农场限制籽瓜产量单质营养成分的因子是P>N>K,推荐最佳施P量为P2O5150kg/hm2。  相似文献   

16.
以七年生八棱海棠/SH6/‘晋富’果树为试材,以灌水量和施氮量为固定因子,在富士果树不同生育期开展不同配比氮磷钾滴灌耦合试验,通过采用2因子3水平正交组合研究各试验小区富士果树新梢生长及各生育期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对比,以期为明确滴灌条件下追施磷钾肥的最佳配施比例和时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P2与K2协同作用下富士树体新梢生长旺盛,果实单果质量较高,果肉紧致细脆,着色均匀,果品耐贮性高。在高磷水平时果实酸度适中,中磷水平酸度较低。综上所述,在该试验区以田间持水量90%、60%为滴灌水上下限,通过基施有机肥,追施100 L·hm^-2氮肥并耦合施用常规用量×70%的磷钾肥有望基本实现富士果树节水节肥,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枝量类型富士苹果光强分布及产量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陇东改良纺锤形富士苹果3种枝量类型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树冠不同部位光照分布特征、果实产量、产量分布特征及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枝量过多型树冠内小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比例最大,枝量合理型次之,枝量不足型最小。枝量合理型、枝量不足型、枝量过多型小于30%的相对光照体积所占树冠总体积分别为32.23%、24.19%、49.53%;产量分别为3 195、1 555、2 098 kg/667m2;果实品质各项指标枝量不足型略高于枝量合理型,但二者均达到了优质苹果的要求,确定出陇东地区富士苹果优质高产的最适留枝量为84 000/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钙对高锰诱发苹果粗皮病的矫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高锰引起苹果生理粗皮病发生的问题,2004年在施锰的基础上进行施钙矫正试验。结果表明,施锰400mg/kg同时施钙1000mg/kg,施锰600mg/kg同时施钙2000mg/kg,施锰800mg/kg同时施钙2500mg/kg可有效控制粗皮病的发生;施锰400mg/kg诱发叶片发病后,施钙2000mg/kg可有效控制粗皮病发生;施锰枝干发病后施钙,对粗皮病蔓延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效果不明显。施锰同时施钙,土壤、树体锰含量大幅度降低,土壤钙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富士苹果施钙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年生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cv.Fuji)为试材进行不同组合钙肥试验,结果表明,土施CaSO4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总钙、交换性钙和果实钙含量,以3.5kg/株CaSO4处理效果最显著;将3.5kgCaSO4分为幼果期和膨大期2次使用增钙效果明显,分期施肥无论配合秋施有机肥还是春季喷氨基酸钙都极显著提高了果实钙含量,以S2+1.5AM处理(春施2kgCaSO4+喷3遍氨基酸钙+夏施1.5kgCaSO4+秋施5kg苹果专用有机肥)的钙含量最高,达到179.17mg/kg;秋施苹果专用有机肥明显提高果实钙含量,增加根系和枝条的贮藏钙,以10kg/株配合春施1kg/株CaSO4的效果较好。当有机肥施用量达到15kg/株或CaSO4超过3.5kg/株时增钙效果下降。交换性钙、土壤及果实Ca/Mg比值与果实钙含量呈正相关,土壤速效磷、钾、果实N/Ca比值与果实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施肥处理果实的N/Ca比值和Ca/Mg比值差异显著,采收时富士果实N/Ca比值<17,Ca/Mg比值≥7,贮藏期间的苦痘病发生率较低。有利于富士苹果钙素营养的施肥组合是秋冬施有机肥加钙化肥、幼果期喷钙和果实膨大期土施钙肥。  相似文献   

20.
黔椒3号是以y38为母本,y15为父本配制的早熟菜椒一代杂种.果长11~15 cm,横径2.5~4.0 cm,肉厚0.28~0.35 cm,平均单果质量25~35 g,果面微皱,味辣,抗逆性强.鲜椒蛋白质含量3.47%,干物质含量29.00%,VC含量303 mg/100 g.早熟,从定植至始收55 d,平均产量45 000~52 500 kg/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