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曙光5号’和‘曙光6号’是从‘金丝小枣’园群体中选出的枣抗裂大果型新品种,均为大果型,深红色,有光泽,抗裂果。‘曙光5号’单果重12.64 g,可食率95.08%,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7%,总糖含量24.6%,可滴定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3 270 mg/kg,制干率54.6%。‘曙光6号’单果重12.25 g,可食率95.13%,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9%,总糖含量25.3%,可滴定酸含量0.32%,维生素C含量3 010 mg/kg,制干率55.1%。在河北省沧州市,这2个品种果实均在9月下旬进入白熟期,10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2.
枣抗裂果新品种雨帅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帅是我们从金丝小枣选出的枣抗裂果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1 g,果实红色;平均单核重0.34 g,核内不含种仁;果肉质地致密,汁液少,风味较甜,干制品质上等;可食率96.90%,脆熟期鲜枣可溶性总糖含量24.70%,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4 350.00mg/kg;全红脆熟期制干率58.00%左右,干制红枣可溶性总糖含量65.50%,可滴定酸含量1.00%,干枣肉质松软,黄褐色;在河北省献县,果实9月下旬成熟,是中晚熟品种。2009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枣鲜食制干兼用新品种长红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红1号是在山东省邹城市千泉街道南岭村主栽品种为长红枣枣园中选出的枣鲜食制干兼用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3.0 g,最大单果重14.6 g,果皮红褐色;果肉淡绿色,肉质致密,甜酸可口,鲜食风味佳,品质上等;总糖含量30.04%,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6 364.80 mg/kg,可食率96.98%,制干率51.20%;在山东省邹城市,果实9月中旬成熟。2011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枣极早熟鲜食新品种鲁枣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枣极早熟鲜食新品种鲁枣1号是枣品种金丝小枣自然实生。枣果椭圆形,平均单果重8.1g,最大单果重13.6g,果皮鲜红色;果肉厚,果肉白色,肉质细,汁液中多,风味酸甜,品质上等;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10%,可食率95.92%,可滴定酸含量0.42%,维生素C含量3240.50mg/kg;在山东省泰安,果实8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70~75天,是极早熟鲜食品种。2009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鲁枣11号是枣品种金丝小枣自然实生。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2.8 g,最大单果重17.4 g,果实橙红色;果皮中厚,果肉厚,绿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中多,风味甜酸,品质上等;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1.10%,可滴定酸含量0.42%,维生素C含量3 170.00mg/kg,可食率94.70%;在山东省泰安市,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0120天,是晚熟鲜食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银枣1号是从靖远小口枣自然实生后代选育的鲜食制干兼用枣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6.5 g,最大单果重37.8 g,红褐色;果肉浅绿色,肉质细,风味浓甜微酸,品质上等;可溶性圆形物含量27.00%,维生素C含量1 453.80 mg/kg,鲜枣水分含量66.80%,可食率95.40%,制干率52.00%;在甘肃省白银市,果实10月上旬成熟.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7.
沧金1号是我们在河北省沧州市大褚村乡发现,发现时树龄200年生以上,来源不详。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8.3 g,最大单果重12.7 g,果实紫红色;可食率97.00%,果肉厚,核小,口感好,风味甘甜微酸,品质上等;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2.08%,维生素C含量4 510.00 mg/kg;制干率60.00%,干枣肉厚、核小,含糖量73.50%,适于鲜食和制干;烂果少,裂果率低;在河北省沧州市,枣果9月中旬成熟。2010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元氏1号’是在河北省元氏县发现的‘婆枣’变异单株,抗枣缩果病、裂果病性能显著强于当地主栽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优良的制干、鲜食兼用型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3.7 g,最大果重19.8g,果个大小均匀。果皮赭红色,果肉厚、浅绿色,肉质细脆,汁液中等,酸甜适口。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7%,最高可达34.0%,可滴定酸含量0.64%,维生素C含量为2 284 mg/kg,品质上等。可食率95.8%,制干率50.4%。201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鲁枣3号是金丝小枣自然实生,是枣早熟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0.3 g,最大单果重12.7 g,果皮鲜红色;果肉厚,白色,肉质细,汁液中多,风味酸甜,品质上等;鲜枣可食率为97.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50%,可滴定酸含量0.45%,维生素C含量4 273.00 mg/kg;在山东省泰安,果实8月底至9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80~85天。2010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中卫大枣是原产宁夏中卫市香山乡的南长滩等地的地方古老枣树品种。果实圆筒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4.0~19.0g,最大单果重30.0g;果皮深红色,果面平整光滑,有光泽;果肉绿白色,汁液少,鲜食风味淡甜;鲜枣水分含量6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90%,总糖含量25.00%,总酸含量0.40%,维生素C含量3721.00mg/kg,可食率95.00%左右;适宜制干、加工等,鲜枣制干率40.00%~45.00%,干枣总糖含量60%左右,总酸含量0.70%~0.80%,维生素C含量约200.00mg/kg;在宁夏中卫市,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1.
12.
 ‘粤红1号’是鲜食红辣椒早中熟一代杂种, 适合在南方地区露地栽培。青熟果绿色, 羊角形, 无棱沟, 果长17.7 cm, 宽2.0 cm, 果肉厚0.3 cm, 单果质量30 g。红熟果大红色, 鲜艳有光泽, 果面光滑, 果条直, 硬度好, 耐贮运, 辣味浓, 品质佳。  相似文献   

13.
早中熟优质辣椒新品种‘汇丰2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汇丰2号’辣椒是早中熟优质杂交一代品种,果实羊角形,青果绿色,成熟果大红色。果长18.0~18.2cm,果宽2.53~2.64cm,肉厚0.31~0.32cm,单果质量36.4~39.4g,单株产量0.29~0.55kg。商品性好,耐贮运,品质佳。中抗疫病,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均强。适合在南方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春秋大棚茄子专用新品种‘茄杂6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茄杂6号’是由自交系‘134’与‘圆杂-黑扁-1-1-M’配制而成的春秋大棚茄子专用品种。该品种耐弱光,易坐果,着色好,抗性强。株形紧凑,门茄节位8节左右。果实扁圆形,果色黑亮,果肉浅绿,单果质量850~950g,商品性好。产量一般为90~105 t·hm-2。  相似文献   

15.
 ‘海田9565’西瓜为早熟、优质、高产、稳产的杂交新品种。全生育期92 d, 果实椭圆, 青皮网纹, 皮厚1.0~1.2 cm, 果肉大红色, 质脆沙, 中心糖1214%。平均单瓜质量7 kg左右, 产量47.01~52.33 t·hm-2。抗病性、抗逆性较强。果皮韧性好, 抗裂性极强, 耐贮运。  相似文献   

16.
长季节栽培番茄新品种‘西农20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农205’是无限生长类型、连续结果性强的番茄一代杂种。每株可连续坐果6~8序, 果实圆形, 大红色, 单果质量150~180 g, 大小均匀, 商品性好。果实硬, 耐贮运。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oMV) 和早疫病, 耐黄瓜花叶病毒(CMV) , 抗逆性强。适宜陕西省保护地长季节栽培, 亦可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雪冠65’花椰菜是以自交不亲和系‘T1644’为母本,以自交系‘M5116’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株幅50㎝左右。叶色深绿,叶面蜡质层较厚。花球半球形,颜色洁白,口感佳。平均单花球质量1㎏。平均产量30t·hm-2。定植后约65 d可收获。抗病,耐热,耐旱,耐涝,适合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丁潮洪  华金渭  刘庭付  李汉美 《园艺学报》2010,37(11):1883-1884
‘丽芸1号’菜豆是由‘红花黑籽’ב黑珍珠’杂交选育而成,中早熟,嫩荚浅绿色,嫩荚长×宽×厚平均为17.2cm×1.1cm×0.9cm,不易纤维化,质地较糯,嫩荚含粗纤维0.9%,粗蛋白1.35%,维生素C187mg·kg-1,可溶性固形物7.50%。产量24995.7kg·hm-2,耐热、耐旱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漾濞大泡核桃是云南省的主栽品种,但该品种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御霜抗病性较差,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培育核桃新品种,使其坚果品质与大泡核桃等优良品种相近,而对瘠薄土壤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优于大泡核桃,于是用大泡核桃与娘青核桃杂交.经25年的努力,培育出漾杂1号、漾杂2号和漾杂3号,已于2006年3月通过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白菜种质资源创新, 结合温室加代, 成功选育出了适合在不同季节和地区栽培的系列新品种‘新早56’、‘新乡小包23’和‘新早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