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延缓褐飞虱抗性产生,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几种药剂混用对褐飞虱防治效果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呋虫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与25%吡蚜酮悬浮剂混用对水稻田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对水稻生长安全。在褐飞虱卵孵至1龄若虫盛期施药,推荐用药量为300mL/hm~2+300mL/hm~2。  相似文献   

2.
经过连续的试验观察,吡蚜酮对褐飞虱的防效已出现大幅下降,单剂使用已无法有效控制褐飞虱的暴发。目前褐飞虱防治的主导药剂和配方为烯啶·吡蚜酮或吡蚜酮+毒死蜱,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吡蚜酮抗性的增加,其对褐飞虱的防效也将出现明显下降。哌虫啶10%悬浮剂、三氟苯嘧啶10%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有极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持效期长达25~30 d,是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呋虫胺20% 可溶粒剂、氟啶虫胺腈240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一般或较短,只能用作褐飞虱防控的应急补充。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方强农场水稻褐飞虱发生为害的药剂,特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褐飞虱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烯啶虫胺SG8g/667m2防治水稻褐飞虱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褐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4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药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盐城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理想药剂,选用了吡蚜酮、噻嗪酮、乙虫腈、艾美乐等药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0艾美乐WG、25噻嗪酮WP、100乙虫腈SC这3种药剂防治褐飞虱的药效发挥较慢,施药后14d内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下,防治效果较差,未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危害;20吡蚜酮WP防治褐飞虱的药效发挥亦较慢,但最终防治效果较好,是防治褐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外界环境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室内、室外条件下从光照、虫口密度及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在短光照、密度为20头/株以下时,雌虫褐飞虱短翅率在87.22%以上,利于短翅型雌虫褐飞虱形成;在长光照、密度在10头/株以上时,雌虫褐飞虱短翅率在46.67%以下,利于长翅型雌虫褐飞虱形成.室外条件下,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不一样,感虫水稻品种上短翅型雌虫褐飞虱比例较高.同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雄虫褐飞虱的短翅率都不是很高,即外界环境条件对雄虫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6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褐飞虱对防治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为寻求防治褐飞虱有效新药剂,利用比较方法,进行燕化吡蚜酮.烯啶虫胺(以下简称燕化扫飞)防治晚稻褐飞虱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燕化扫飞12g、燕化扫飞9g+敌敌畏150ml、吡蚜酮24g、立本烯啶虫胺30g防效分别为94.8%、93.8%、91...  相似文献   

8.
为延缓褐飞虱、灰飞虱对25%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笔者引进相关药剂并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证明,参试的乙虫腈、烯啶虫胺等几种药剂对水稻后期的褐飞虱、灰飞虱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探索呋虫胺、吡蚜酮等几种新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并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进行了其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呋虫胺、吡蚜酮等药剂对褐飞虱防效明显,适期用药1次,其防效可达到9 0%以上,持效期可维持21d以上。各药剂每667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52.5%IKI-2203WP 80g、25%呋虫胺WP 24g、40%噻虫·茚虫威SC20 m L、25%吡蚜酮SC20 m L,在褐飞虱1~2龄若虫高峰期对水50~60 kg喷雾防治,即可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和为害,且各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对稻褐飞虱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韶关市稻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已产生极高抗性,但对扑虱灵、氟虫腈敏感;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对稻褐飞虱防效较差,10%抑虫清悬浮剂、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氟硅菊酯水乳剂能有效防治稻褐飞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褐飞虱虫源饲养的基本工具、条件和方法,并对22份水稻材料进行了褐飞虱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和网室接虫鉴定。结果表明,抗飞虱对照材料Ptb33及含有纯合抗虫基因(R)或杂合抗虫基因(H)的水稻材料,网室接虫鉴定抗性级别为1~5级,具有较好的褐飞虱抗性;感虫对照TN1及含有感虫基因(S)的材料抗性级别为7-9级,均表现为感虫。  相似文献   

12.
总结规范了包括浸种、催芽、播种、试虫饲养与接虫、调查方法、抗性级别鉴定的水稻品种(组合)抗褐飞虱鉴定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2012年9月进行了其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mL,药后3d、7d、12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均在70%以上,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悬浮剂,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褐飞虱对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抗性较高这一现实问题,选取几种常见药剂与三氟苯嘧啶一起进行了水稻飞虱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6 g/L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治效果均较好,药剂持效时间长,且对环境友好,可作为湖南水稻主产区防治水稻飞虱的首选药剂,但应注意与其他有效药剂轮换使用,避免飞虱较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几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采用苗期抗性鉴定、分蘖期蜜分泌量的测定以及田间褐飞虱种群动态调查的方法评价几个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玉香油占和中9优1462在苗期对褐飞虱表现为中抗,分蘖期分泌的蜜露量也少,田H成株期褐飞虱种群数量也少,对褐飞虱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粳籼89虽然苗期鉴定为感虫,但分蘖期蜜露分泌量较少,田间成株期褐飞虱种群数量最少,对褐飞虱表现出一定的成株期抗虫性.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水稻褐飞虱在上海市金山区大面积爆发,并呈现出成虫迁入期早、灯下迁入量大、峰次多、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田间虫量大、田块出现比例高等特点。分析认为,田间发生期提前、气候条件适宜、常用药剂抗性上升是造成2020年金山区水稻褐飞虱重发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防治水稻褐飞虱,需采取提高病虫害测报预警水平、提升科学用药水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应用稻茎浸渍法测定杭州地区水稻褐飞虱对主要防治药剂噻嗪酮和吡虫啉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水平为敏感性降低,对吡虫啉为极高水平抗性。并根据褐飞虱抗药性现状对其抗性治理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笔者开展了褐飞虱防治药剂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吡蚜酮WG、25%呋虫胺OD、25%吡蚜酮SC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药效期较长。建议防治褐飞虱在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药剂选择80%烯啶·吡蚜酮WG150g/hm~2、25%呋虫胺OD480mL/hm~2、25%吡蚜酮SC450mL/hm~2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进行烯啶虫胺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小区试验及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4 g能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其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均显著优于常用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g/L乙虫腈悬浮剂,且对水稻安全;示范区比对照区稻谷产量高6.2%;建议烯啶虫胺与当地普遍使用的稻飞虱防治剂丁硫克百威·吡虫啉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其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对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可在褐飞虱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商品用量以1650~1800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