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江华 《当代农业》2010,(24):17-17
目前.江苏省句容市的农业合作社大都处在松散合作经营的初级阶段.华甸农产品合作社着眼未来,在产业转型上抢先一步.从粗放式的合作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1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1.1支持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普通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组建专业合作社、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2009—2013年农业合作社发展为研究对象,将其特征总结为"量少体大质减",即合作社数量和社员数量减少,合作社雇员数量、经营规模增长,资产负债率和净利率等经营指标降低。同时发现,合作社间规模差距逐渐拉大,但地区差异缩小,雇员呈现从兼职和季节性向全职发展等趋势。由此提出促进引导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促进农业社会分工和合作社开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分层推进、专家挂职、联盟发展等措施主张。  相似文献   

4.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农业的发展正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个体经济向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的产业经济过渡。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带领广大农资经销商走出困境,整合农业产业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涵盖农资直供、农技服务、农机配套多位一体的农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合作社不同于现在的农资加盟、农资连锁和农民自发性组织,它是联合生产企业、贸易商、科研院所和农户自愿成立的一种自助性组织。其核心理念在于集中土地、打包产品、提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正>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政府再次强调,要"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从分散走向联合,从"提篮小卖"走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重要载体,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当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有效衔接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国际国内市场的新桥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绿色无公害生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肉鸡专业合作社在肉鸡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成为推动肉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识别其联合路径对联合社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理论框架,以"苏合"销售合作联社、"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黑龙江"龙联"联合社为案例,分析基于合作社服务功能系统的合作社联合路径,并探讨各联合路径的差异性和共性。结果表明,合作社之间的"二次合作"有助于激活组织间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打破原有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的禀赋约束,增加农民合作经济的效用;合作社的联合有同服务区位联合,服务系统内联合和跨服务系统联合3条联合路径;各路径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联合效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联合社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还需与成员能力相匹配,并且以完善的运营模式为保障。研究表明,不同的联合路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合作社。因此,对已具规模的合作社鼓励其结成战略联盟,对初具规模的合作社鼓励其进行同类产品的联合,对规模较小的合作社鼓励其进行专业性联合。  相似文献   

9.
乌拉特后旗作为内蒙古少数民族边境旗县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体、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矿山产业为主业的经济发展格局。近些年,为了使拉特后旗肉羊养殖产业得到快速推广,地区积极推广"公司(合作联社)+专业合作社+牧户+市场"的合作养殖模式,牵头组建合作社,提供肉羊养殖技术培训、饲草料、回购肉羊等服务,合作联社下设种羊育种合作社、杂交羊繁殖合作社、育肥合作社,提供专业的肉羊养殖服务。随着地区羊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山羊疥螨病呈现高发趋势,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山羊疥螨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决定》不仅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发展合作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提出了支持农村发展合作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物,必然在促进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乡村和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成立于2007年7月1日的山东省青州市清风寨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这些年来不能说没尝到过合作的甜头,但发展的"酸涩"也不少。为了从山楂上多挣点钱,这个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曲折的产业融合之路。其间,合作社规模从成立之初的50户村民发展到580户,辐射带动26个自然村、800多个农户;经营内容从单纯种山楂到成为酒厂的原料基地,再到开发景区搞旅游。用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本研究对河北省涞源县南马庄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须要具备的外部环境包括成熟的市场环境、积极的政策支持、足够的生产规模和有效的群众参与;其内部管理包括经营模式选择、内部管理结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此,建议合作社选择"政府引导成立,合作社独立经营,政府或社会提供服务,政府职能部门外部监督,高校帮助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校中厂"的建设实践为例,从教学实训功能、生产经营功能、技术研发功能,以及社会服务、技能考证功能方面对"校中厂"实训基地给予功能定位。围绕实训基地的功能目标,结合学院现状,探讨了"校中厂"实训基地功能实现的实践问题,强调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合格人才,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并且围绕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校中厂"功能实现的模式,如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高度融合的模式、围绕产品生产为主导的产学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服务社会和科技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策刺激和设立条件相对宽松,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有了快速发展,但农民专业合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设立门坎过低、设立目的不正确、合作社无"合作"成了"空壳"、成员对"合作"认识模糊、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和制度均不健全等等。因此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从设立、验资、政策、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引导和管理,逐步将农民专业合作引向规范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村级合作农场是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些农业发展较快地区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联合性差、市场话语权低、信息流通滞后等缺点的暴露,有效的管理与联合成为他们更好应对农业市场的迫切需要。村级合作农场从经营模式来看,是"家庭农场+合作社"的一个升级,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保证了它将从更高层面统筹协调,运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运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有效途径。为了深入了解村级合作农场,本文采用实地走访、深入访谈的形式,以江苏省常熟市合作农场为例,着重分析比较两个典型——勤川合作农场和坞坵村级合作农场的主要构成、经营模式、发展困境,最后总结归纳发展村级合作农场带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视角下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对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出当前湘西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有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模式、"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民俗旅游"观光模式、"飞地经济"精准扶贫模式和山区林下经济综合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政府要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扶贫,以及增强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等促进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是否能够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进而推动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选择南疆A县两家参与产业减贫的典型合作社进行案例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差异对减贫成效的影响。结论表明,由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构成的组织创新经营模式的差异,是不同合作社对产业减贫效应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基于结论,合作社应从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入手,完善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水平,从而提升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长春市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设工作,农民合作社获得了较快发展。一是发展数量快速增长,质量有所提升全市农民合作社数量是2007年的52个的270倍。农民合作社正在从横向合作向纵向合作深化,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拓展,从传统合作向新型合作演变。合作领域拓展到加工、流通、服务  相似文献   

19.
科技型新型经营主体是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根基。文章从新时代对中国特色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新需求出发,归纳了科技型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类型,即"专家+新型经营主体"自营流转型规模经营、"专家+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业主带动型规模经营、"专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全产业链辐射型规模经营,阐述了技能型科技人才对新型经营主体及马铃薯产业的技术引领作用,即开拓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思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基层技术服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助整合产业资源等,以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这种大背景下,部分农民合作社按照中央要求,顺应农民成员融资需求增加的形势,坚持限于成员内部、服务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开展信用合作,有效缓解了合作社成员资金短缺问题,也提升了合作社服务功能,增强了合作社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